楊 茂 張洪偉 尹彭霞 郭啟元 張 瑩
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 湖北襄陽 441100
隨著我國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設備工廠化預制、模塊化安裝成為大勢所趨,單機設備變的越來越重、安裝質量和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如何保證這些大型設備吊裝的順利進行,有效地控制設備吊裝的質量,合理地設計吊裝保證措施變得越來越重要。大型球罐一般是在施工完成的基礎上拼裝、焊接完成,因體積大、重量重、吊裝難度高,整體吊裝項目較少。以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六化建)承擔的新疆阿拉山口市3 臺2000m3球罐整體吊裝搬遷項目為例,詳細介紹了球罐整體吊裝搬遷施工技術。
新疆省阿拉山口市年平均8 級大風天數達到166天,吊裝過程中可能隨時出現大風天氣,影響吊裝進度;每臺球罐設備及附件合計自重均達到370t,直徑15.7m、高20.2m;單罐路程移位距離長,其中T- 301 移動330m、T- 302 移動360m、T- 303 移動450m;必須保證設備不受到任何損傷;球罐吊裝采用的吊耳需要重新設計、安裝;移位通道現有路面地耐力不滿足吊裝移位需要。
針對以上各球罐整體移位的難點和具體現場條件,六化建優化設計和施工措施,包括道路選擇、道路換填、地耐力檢測、吊具設計、鋼絲繩選擇、球罐支腿加固等,最終實現了在整體移位中確保各球罐安全、完好,并避免直接在球罐上焊接、切割等有可能損壞球罐的操作。
(1)為了保護球罐,保證罐體必要時臨時落地支腿的穩定性,對各支腿之間進行輪輻、輪緣狀加固,罐體支腿的加固如圖1 所示。

圖1 罐體支腿加固
(2)附件的拆除:將妨礙球罐吊裝的噴淋管、平臺、附屬管道拆除,不妨礙吊裝的管道固定;
(3)吊車選型進廠:根據吊裝方案選擇滿足吊裝要求的吊車型號進廠組裝;
(4)業主對移動球罐罐體進行全面檢測,明確球罐罐體的各項性能;
(5)對吊車行走路線換填并檢測合格;
(6)工序交接:新罐區各球罐各支腿基礎上墊板施工,對新球罐基礎驗收合格;
(7)柱腳與原基礎分離:原基礎柱腳與基礎采用在底板處齊根拆除,新施工基礎預埋鋼板等候安裝。
(1)參考規范《化工設備吊耳設計選用規范HG/ T 21574- 2018》進行吊耳選型。球罐支腿為Ф600×12 鋼管,材質為16MnDR,采用J507RH 焊條焊接護板與支腿,吊耳形式如圖2 所示。

圖2 吊耳設計
(2)本次吊裝利用在球罐的10 根立柱上個焊接一組主吊吊耳的方式,保證各吊裝點的受力保持最小。吊耳焊縫均為滿焊,焊縫尺寸不小于相連構件的最薄厚度,接頭處設置45°坡口。焊接完成后做100%磁粉檢測,Ⅰ級合格,并出具檢測報告。吊耳裝配順序為:吊耳板與立柱→吊耳板→其他構件。
經查原設計圖紙,球罐球殼質量為318196kg,球罐支座質量為27305kg,底部加強措施質量為3800kg。未拆除附件質量為9600kg。由重心計算公式(式1)可得到重心距地面高度(Z)。

式中:Z——重心距地面高度;
G——總重量;
Gi——重量不均勻分布時各自的重量;
X——重量不均勻部分各自重心距地面高度。
由于吊點在支腿上,支腿長度為10.5m,根據吊耳及吊耳底板尺寸知:吊點高度為10.5- 0.3=10.2m。可見,重心位于吊點下方,無失穩危險,安全可行。
根據吊裝載荷計算并利用CAD 吊裝模擬,選取800t履帶吊,吊臂長度=48m,根據工況選吊裝半徑為16m,擬采用WBWФ52 壓制鋼絲扣10 根。吊車核算及選型如圖3 所示。

圖3 吊裝核算及選型
2.5.1 路基板鋪設
800t 履帶吊起重機吊車工況示意圖如圖4 所示。

圖4 800t 履帶吊起重機吊車工況
由于800t 吊車負重時,行駛300m 需要8h,又考慮到當地自然條件,大風天氣較多,所以準備20m2、厚δ=12mm 的鋼板備用。球罐移動過程中需要臨時暫停時,將球罐落在備用鋼板上。因地面荷載達不到要求,履帶吊不能松勾,防止球罐傾斜。路基板鋪設如圖5 所示。

圖5 路基板鋪設圖
2.5.2 施工測量與放樣
開工前進行現場恢復和固定路線,對現場放出路基邊緣線、棄土場等的具體位置,標明輪廓。路中線和路邊線控制樁采用木樁,直線段每50m 放一個斷面樁;在施工區域以外再布設兩個控制樁,為恢復提供依據,并標出樁號,以便施工時檢查。
2.5.3 路基防水與排水
在路基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場地處于良好的排水狀態。并修建一些臨時排水設施,以防雨水浸泡。
2.5.4 清理場地路基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圍內的垃圾、有機物殘渣,拆除圍墻墻體,并清除拆除墻體下來的垃圾。
2.5.5 軟基處理
臨時道路寬15m,原球罐區加寬至17m,采用360 型挖掘機對路基原地面進行開挖,挖至地勘報告中的第5 條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的1 層為雜土層:厚度0.5~2.3m,雜色,以粉土為主,夾有礫石、建筑垃圾及大量植物根莖,結構性差,易鉆進。密實度:松散。所以挖至2.3m 進行換填。路面剖面圖如圖6 所示。采用砂夾石作為換填材料,壓實系數大于0.94。

圖6 路面剖面圖
2.5.6 路面平整度控制
采用水平儀測量整體路面標高,確保路面平整度誤差在±20~50mm。
2.5.7 路基試驗
為了控制壓實質量,隨時任意取樣進行檢驗。壓實度要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第三方地耐力檢測合格后進行吊裝。
2.5.8 倒運路基板路線處理
用100t 汽車吊和80t 汽車吊對路基板倒運。因地面是粉土,將原地面兩側各平整壓實10m 寬,用來作為吊車的行駛路線。
對吊車行進路線進行換填碾壓夯實;800t 吊車提前進場,由100t 汽車吊和80t 汽車吊共同配合進行吊車組裝;吊耳、吊索具進場驗收,對吊耳焊接檢測合格;對新基礎進行驗收,確認其平整度、標高,提前放置墊鐵;將原基礎地腳螺栓切除,原基礎灌漿層拆除。原罐區吊裝站位如圖7 所示。

圖7 原罐區吊裝站位圖
試吊須按下列程序進行,并做好記錄。
(1)操作:按要求進行分級(按比例進行分級加載,進行20%、30%、40%、50%、60%、70%、80%、90%、95%、100%分級加載)加載,使球罐受力,仔細檢查,確保達到規定值;
(2)觀察:每個觀察點應及時反映觀察情況;
(3)測量:各個測量點應認真做好測量工作,及時反映測量情況;
(4)校核:數據匯交現場,比較實測數據與理論數據的差異;
(5)分析:若有數據偏差,有關各方應認真分析原因;
(6)決策:認可當前工作狀態,并決策下一步操作。
認真檢查整體提升系統的工作情況。提升離地后,空中停滯一定時間,要定時組織人員對結構進行觀察。有關各方也要密切合作,為下一步做出科學的決策和正式吊裝提供依據。試提升結束,經確認后,提升至預定高度。空中停滯30min 以上,觀察整個系統的情況。
先將T- 101 主吊車以16m 半徑起吊,將設備提升至設備最低處與支墩最高處距離約100mm 后停止,檢查索具受力及設備穩定性;然后主吊機起鉤,將設備吊離基礎支墩,提升約0.1m;主吊車以33m 半徑逆時針轉桿,使設備處于其正前方,然后帶載向新建球罐區行走。
行走過程中,注意調整吊車半徑,保證整體負荷率保持在80%左右,保證吊裝安全。同時在帶載轉向過程中,為保證吊裝安全不得同時進行兩個以上相關操作,轉向過程中要平穩。主吊車行走至設備臨時放置位置后,慢慢回鉤,對新球罐基礎進行測量,保證球罐能直接就位。吊車行走時一定要緩慢,保持勻速。輔助100t 吊車和80t 吊車倒運路基箱。
主吊車帶載行走至設備基礎正上方,找正,直至安裝完畢。球罐就位如圖8 所示。

圖8 球罐就位圖
設備找正完畢后,通過吊籃將作業人員吊至設備頂部拆除吊裝索具;然后主吊車摘除超起裝置,通過起鉤、轉桿、回鉤等動作將索具吊至地面。
根據安裝吊裝就位圖依次將T- 302、T- 303 按上述要求吊裝就位。
提前將設備附件(噴淋裝置等)拆除完畢,地基處理完畢,設備周圍妨礙吊裝雜物處理干凈,空中架空線拆除。對吊點設置位置處結構件及焊縫進行強度校核。
主吊車(800t 履帶式起重機)和輔助吊車組裝時涉及運輸、吊裝等多種作業,且吊車部件多,單件重量重,組裝難度大。因此,對負責組裝吊車的機組人員、起重人員、輔助吊車及司機、場地條件要求較高。
根據組裝計劃和需要,80t 起重機配合100t 起重機共同完成800t 履帶式起重機的組裝。
對參與吊車組裝的人員進行合理分工,確保每個作業環節完成后均由相關責任人員進行檢查確認,并認真填寫《履帶式起重機組裝過程檢查表》,嚴禁流于形式。根據組裝計劃,100t 起重機站位場地、800t 履帶式起重機組裝場地,由業主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指定。現場施工應確定吊車吊裝作業范圍。吊車行走范圍內場地必須按要求下挖、回填,處理完畢的地耐力要滿足吊裝作業要求;必須保證吊裝索具長度相等。主吊鋼絲繩扣中間部分與球罐支腿間連接件接觸,兩端部分與吊鉤連接,鋼絲繩與支腿間結構件接觸部位墊設膠皮,以防鋼絲繩磨損結構件。
科學方法與施工經驗的有效結合,使整個吊裝過程平穩有序,3 臺球罐整體吊裝移位一次成功,總共耗時7d(中間2d 大風)。此項目球罐吊裝成功的實施,表明該吊裝措施的正確、安全、可行性,為同類型項目提供了經驗,可供類似工況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