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玲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 工程管理學院 晉中市 030619)
填方路基施工過程中,沉降是影響路基穩定性的關鍵性因素之一。自20世紀20年代太沙基一維固結理論問世以來,國內外路基沉降通常采用太沙基理論開展研究,但在復雜幾何邊界條件下該理論的應用受限,通常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1]。而上述理論只適用于飽和土,是在假定土體處于飽和狀態下開展研究的,而實際中很多土體并非飽和土,這就使太沙基理論的應用受到了很大限制[2]。近年來,有限元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國內外很多學者通過建立模型,對路基沉降進行了模擬計算分析,但往往只局限于一個方面[3-4]。為研究填方材料、填方高度、坡度、壓實度對高填方路基沉降的影響,運用ANSYS軟件建立模型模擬分析,計算得出不同情況下的路基沉降量,進一步分析得出路基的沉降變形規律。主要分析各類因素對路基沉降的影響,可以為高填方路基沉降變形控制提供參考,以便于制定措施進行防治,降低或減少由于路基沉降造成的病害。
為了研究填筑高度、路基邊坡坡度、填料和壓實度四個因素對高填方路基沉降的影響,結合相關高填方施工案例,采用ANSYS軟件進行數值模擬分析[5]。通過軟件計算得出不同類型高填方路基沉降變形量,分析得出高填方路基在各影響因素作用下的沉降變形規律。路基沉降沿道路中心呈對稱分列,因此取半個路基作為分析對象,建立高填方路基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高填方路基有限元模型
高填方路基土體單元分析采用plane42單元,由四個節點定義,每個節點有x、y兩個方向的自由度。采用plane 42單元建立的路基二維模型,可以采用平面應變模式開展模擬分析。文章主要對路基的受力特性進行研究,通過模擬路基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構建路基土體結構。模型構建邊界條件為:地基只在垂直方向上產生位移,側面有水平約束;路基底部設計三個自由度,且三個方向上的位移均為零。考慮到路基的沉降量較大,地基的沉降量較小,劃分網格時對路基進行了加密,因此地基網格劃分相對較稀疏。
路基模擬分析選擇某高速公路,路基設計寬度為24.5m,填方高度為8m以下時邊坡坡度選1∶1.5,超過8m時上部邊坡坡度為1∶1.75、下部為1∶1.5。地基上層為粘性土,厚度為20cm,下部為基巖,厚度為40cm,路基填料和地基的物理力學指標如表1所示。路基各填層壓實度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17)中的相關規定控制。

表1 路基填料和地基物理力學指標
填方高度從2m以上開始進行模擬計算,不同高度路基沉降量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繪制填方高度與路基沉降量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

表2 不同填方高度路基沉降量計算值

圖2 路基填方高度與沉降關系曲線
結合表2計算結果和圖2曲線變化趨勢,隨著路基填方高度的增加,路基總沉降量不斷增加。這是由于填方高度越高,路基自重越大,路基所承受的荷載越大,路基和地基沉降量呈現非線性增加的趨勢,而路基總沉降量呈現線性增加的趨勢。通過數據擬合,得出路基總沉降量與路基填方高度之間的線性關系式為:S=0.024h+0.135。
另外,分析計算結果可以得出隨著填方高度的增加,地基沉降量占總沉降量的比例越高,最大比例甚至超過了70%。在路基勘察設計階段,應做好地基加固方案設計,提高地基承載力。另外,在道路選線時應盡可能減少路基填方高度,以降低路基自重,減少沉降。
路基邊坡坡度取值由填料、邊坡高度等決定,坡度不僅關系到路基的整體穩定性和經濟性[6],還會對路基沉降產生較大影響。結合工程經驗和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15),選取路基邊坡坡度為1∶1、1∶1.25、1∶1.5、1∶1.75、1∶2,并通過建立模型進行模擬計算,所選路基填料和地基物理力學指標如表3所示。

表3 路基填料和地基的物理力學指標
不同坡度路基總沉降量計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路基坡度與沉降關系曲線
分析圖3所示曲線變化趨勢,可以得出路基坡度越緩,路基沉降量越小,但總體差異不大。坡度為1∶1時,路基總沉降量為0.246m,而坡度變緩到1∶2時,總沉降量為0.231m,下降了0.015m,下降幅度較小。因此,路基坡度與路基沉降量之間沒有明顯的線性關系,且坡度對路基沉降量的影響較小。
路基填料對高填方路基壓實質量、沉降變形影響較大,應選取各方面技術指標滿足《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T 3610—2019)要求的材料。選取四種常用路基填料作為研究對象,其物理力學指標如表4所示。

表4 各類填料物理力學指標
各類路基填料路基沉降量、地基沉降量和總沉降量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繪制路基總沉降量與填料容重關系曲線如圖4所示。

表5 各類填料路基沉降量計算結果

圖4 路基總沉降量與填料容重關系曲線
分析表5所列各類填料路基沉降計算結果,路基沉降量受填料自重影響較大。結合圖4所示路基沉降量與填料容重關系曲線,路基沉降量隨填料容重變大而增加。因此,選擇容重比較小的輕質材料,可明顯降低路基沉降。在相同填方高度的情況下,選取粉煤灰作為填料較粘性土可降低約9.3%的沉降,且使用粉煤灰還可以減少占用耕地。另外,采用粘性土填筑路基會破壞地表植被,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壞。相較而言,磷石膏、EPS造價高,而粉煤灰價格便宜,廢物利用還可以降低環境污染,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壓實度是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也可有效控制路基沉降變形。為了確定不同壓實度路基沉降變形規律,選取低液限粘土作為研究對象,選取壓實度為90%~98%,建立模型進行模擬分析,計算得出路基沉降變形如圖5所示。

圖5 路基壓實度與沉降關系曲線
隨著壓實度的增加,路基總沉降量不斷下降,且呈現線性關系。通過數據擬合,得出路基壓實度與路基總沉降線形關系式為:S=-0.0028K+0.3353。當路基壓實度為90%時,路基總沉降量為0.088m,達到98%時,路基總沉降量為0.067m,下降了23.8%,下降幅度較大。因此,提高壓實度可明顯降低路基沉降,說明壓實度對路基沉降影響顯著。
選擇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為研究對象,在施工現場5個不同深度布置應變計,對路基沉降進行監測。同時收集相關技術參數采用ANSYS軟件建立模型計算路基總沉降量,監測與計算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路基總沉降量現場監測與模擬計算結果
分析實測值與計算值,二者相差不大,偏差最大值在深度15m處為5.95%,最小值在深度3m處為1.46%。通過對比分析,計算值與理論值相差不大,考慮到監測過程中各類因素的影響,可認為雖然計算值略高于實測值,但總體準確率滿足要求。
為了分析不同因素對路基沉降的影響,采用ANSYS軟件建立模型進行模擬計算,并結合現場實測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隨填方高度的增加,路基沉降量不斷增加,且路基總沉降量與填方高度呈現線性關系。
(2)隨著邊坡坡度變緩,路基沉降量有所下降,但影響效果不明顯。
(3)路基填料的自重對路基沉降影響最大,填料容重越低沉降量越小,綜合考慮應優先選用粉煤灰作為路基填料。
(4)路基壓實度由90%增加到98%,路基沉降變形下降了23.8%,說明提高壓實度可有效降低路基沉降。
結合現場監測數據,可以得出雖然計算值略高于實測值,但總體偏差不大,說明模擬計算結果符合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