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真
大學生畢業后就會遇到求職的難題,很多大學生留在了大中城市求職和生存,也有很多大學生面對都市的高房租而考慮返鄉創業。高等院校的擴招為經濟社會帶來了大批的人員,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現象。鄉村振興戰略的出臺促使城鎮居民、農產品和村民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也在很大層面上改變了我國的創業氛圍,這也為大學生返鄉創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返鄉創業對大學生來說是雙贏的抉擇,返鄉創業使大學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合適的應用領域,謀求開發體現自主的價值觀。而對整個社會來說,大學生的返鄉創業可以確保人盡其才,而且還有利于優化社會人才的分布結構,從而改變鄉鎮地區缺少人才培養的狀況。但是,大學生在返鄉創業中同樣也會遭遇很多困局,因此,本文通過對西安大學生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返鄉創業的困境進行研究,并根據返鄉創業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對策。
第一,大學生受到了全面的培訓,思想活躍,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能夠迅速認識并接納,并且大學生作為經濟社會的重要主體之一,在進行返鄉創業的過程中,也需要以其自身的專業能力為依托,積極尋找合適的創業型產業。首先,為大學生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提供一個發揮的平臺,從而能夠將其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其次,大學生的返鄉創業也使鄉村振興戰略的項目能夠得以進一步發展。第二,大學生在畢業之后進行返鄉創業,不管是在哪方面創業,都會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新型科學技術應用于創業工作中,這樣不但有利于大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之中,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經驗,也進一步推動了農村現代化的建設。第三,大學生在進行返鄉創業的過程中,還可以對其學歷水平以及基本素養進行提高,同時更可以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
大學生的返鄉創業不僅能夠帶動經濟的增長,同時還能夠實現大學生自我的人生價值,進一步推動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效益統一。首先,大學生在返鄉創業的過程中,必須找好自己將要創業的項目方向,一方面解決鄉村人員就業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夠鼓舞其勇氣與積極性,從而促使其真正體現自身價值,進而在創業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自我水平,以此更好推進我國現代經濟社會的快速成長。其次,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不僅要借助大學生的返鄉創業,同時還應該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當中,形成一種全新的農村經濟結構。最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進行返鄉創業,有利于提高鄉村的經濟管理水平,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經濟增長方式,還有利于為鄉村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帶動鄉村經濟的快速增長。
大學生返鄉創業應該為城鄉提供新的發展理念,進而培育新興發展農戶,帶動城鄉經濟發展。其中,在對鄉村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有技術能力以及進行創業的人員支持。目前鄉村的常住人口主要以農民居多,而大學生在進行返鄉創業的過程中,雖然不能夠給農戶提供較多的技術支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卻能夠提升農戶的高新技術素質,而且還可以以自己創業過程為例子,為本地農戶提供一種新的模式,促使農戶原有觀念的改變,發揮正確的引導效應,進而致力于培育一大批具備思維、技能過硬、專業知識儲量豐富的新興農戶。
大學生返鄉創業要取得成功必須具備創業素養,大學生一般有著創業動力,因而在畢業后會有創業的念頭。但是其創業意志和創業能力不夠,在開始創業時還缺少創業的積極性,也缺少充分的耐性和自信。西安還有很多大學生覺得在農村創業有損他們的自身形象,態度不能擺正,在創業時也找不到適合的崗位,因而創業工作過程不順暢。創業初期的不順暢,很多大學生卻找不到關鍵原因,面臨難題時輕易退卻。創業能力也是創業最終成功的關鍵,雖然西安很多大學生在校園當中也會學到有利于其創業成功的知識,但是其中大多數的學生都僅僅把理論知識裝進腦袋里,卻缺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或者做事方法還不能完全做到融會貫通,社會實踐經驗也較少,適應社會能力較弱,缺少社會交往和邏輯判斷能力,不符合企業的技術要求和自身創業的基本條件,致使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面臨困局。
西安大學生要想進行返鄉創業,其基礎設施條件是其創業的必然需求。但是目前我國鄉村雖然進行了鄉村振興戰略的計劃,但是在實施落實上卻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使得大學生在返鄉創業的過程中,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同時,西安大學生在返鄉創業的過程中還存在認同感不高的現象。因為鄉村的基礎設施以及就業制度并不完善,并且還存在交通等方面的不完善限制,使得西安大學生在返鄉創業的過程中對創業風險存在擔心。其次,部分西安大學畢業生對返鄉創業存在較大的興趣,并不憂慮農村環保的問題,只是擔心社會輿論的影響。父母雖然對子女期望值很高,卻又不希望子女重返鄉村。大部分人雖然對于大學生返鄉創業存在一定的支持,但其支持的力度并不大,很多人認為是放棄了大城市的生活而選擇了農村的生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西安大學生的返鄉創業。
符合國家的返鄉創業政策以及政府扶持力量,是對大學生返鄉創業最大的保障。政策法規越健全,政府支持力量就越強大,西安大學生也越樂于投入創業大軍中。但現階段,政府部門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扶持還面臨若干問題。首先,我國政府在創業政策中,大學生返鄉創業包括創業補助、創業信貸、稅費減免等,雖然有對大學生返鄉創業進行一定的政策性支持,但其在資金的支持力度上相對較小,使得大學生在進行返鄉創業的過程中出現資金缺少的現象,并不能夠更好發揮其對大學生進行返鄉創業的支撐作用。其次,西安市政府雖然有對大學生返鄉創業進行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但是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大學生在返鄉創業時,所辦理的手續需要地方政府各個部門進行協調配合,但其審核的時間較長,并且審核流程過于繁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積極性。最后,西安市政府在大學生返鄉創業的過程中在政策上雖然對其進行了支持,但并沒有將大學生的返鄉創業納入司法救濟體系中,使得大學生在返鄉創業過程中存在的法律援助等問題并沒有渠道進行維權,一旦大學生返鄉創業過程中出現法律糾紛問題,大多數的返鄉創業大學生將得不到保護,使得西安市大學生創業之路困難重重。
西安大學生必須提高自己的技術素養。首先,西安高校必須培育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一方面,大學生在決定進行返鄉創業之前,必須對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基本技能進行提升,在教師和富有創業經歷的同學指導下,對創業內容的前景進行分析,并對其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解決對策,以此來更好地制定返鄉創業規劃。另一方面,想要返鄉創業的西安大學生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因為創業不會一帆風順,很有可能經歷失敗,因此必須在創業之前堅定自己的創業信念和目標,同時需要密切關注政府針對鄉村就業問題所采取的政策與動向。其次,西安高校應注意實踐與知識的積累。針對高校組織的各類創業實踐項目和活動,畢業生要主動參加,這不但能夠增強自己的交流與組織能力,同時也可以在大家的幫助下掌握更多的創業實踐經驗。
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成功率。社會基礎設施的健全、人民群眾的認同以及新聞媒體的宣傳推廣,都可以提高大學生返鄉創業的主動性。因此,在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過程中,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要改善鄉村創業的環境。一是對鄉村的基礎設施以及創業環境進行改善。農村要通過取得財政資助和項目投入,尤其要在農村道路建設網絡覆蓋率以及交通工具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建設,同時在對鄉村創業的經營條件上,應該對其交易的手段和生態水平進行改善,從而為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二是西安市政府在對創業環境進行改善的過程中,要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改變。大學生在進行返鄉創業的過程中,受到鄉村傳統思想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大學生返鄉創業。因此,西安市政府應該加大對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的號召力度,充分利用鄉村的自身資源,從而對返鄉大學生進行創業思想的建立,以此改善鄉村對返鄉創業的觀念,進一步改善鄉村對于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思想偏見,讓大學生在返鄉創業中能夠實現自我價值以及社會價值。三是西安市政府應該讓家庭成為社區的一部分,對調動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熱情、提高返鄉創業的效率有著很大意義。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創業觀念也逐漸走向了農村社區,部分父母轉變了過去陳舊的思想觀念,積極引導并幫助子女返鄉創業,父母和家人也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提出了與家鄉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創業意見。
西安大學生在返鄉創業時要依托鄉村振興戰略,從而獲得政府以及鄉村的支持。其一,西安市政府在對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上應該進行完善,并且在對其政策的市場主體上進行落實,從而根據西安市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對西安市返鄉大學生創業提出更具有可行性和參考性的創業政策,以此為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政策環境。其二,西安市政府要盡力統籌各地的社會關系,將本地資源比較優勢和城市創造力充分調動。同時,西安市政府在對大學生進行返鄉創業的過程中,也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資金支持,對于大學生創業項目以及創業前景相對較好的,可為其提供專門的創業專用基金。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要放寬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的信貸環境,也可以通過免息信貸等方式來進一步緩解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的資金壓力。其三,西安市政府在對大學生返鄉創業項目進行審批的過程中,對其返鄉創業的審批手續以及審批流程應該進行簡化,并且對于有較好創業方向的大學生應該開辟審批的綠色通道。其四,西安市政府在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法律保障上,應該出臺相關的返鄉創業規定,從而保障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權益。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不但能夠減輕就業負擔,同時還可以對鄉村振興、農業經濟建設起到促進作用。在市場經濟高速增長的今天,社會各行業的科技成長快速,為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搭建了舞臺,而農村市場中被挖掘的發展潛力與機遇也很大,很多農村創業領域都急需新的人才來挖掘。所以,西安大學生返鄉創業要獲得國家政策、地方政府、社區、院校等各方面的積極幫助,以學生自我能力發展為基礎,以國家支持、院校培養、社區扶持為堅實依托,以實現大學生自身成長和鄉村振興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