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丹 陳青青 李準 王逸
中國的“流浪氣球”這幾天在美國火了。在對所謂“中國間諜氣球”進行多番炒作后,當地時間4日,美方宣布,按照總統拜登的命令,一架F-22戰斗機在南卡羅來納州海岸附近用一枚空對空導彈擊落了中國無人飛艇。此前,中方經核查后已多次告知美方,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完全是意外情況。美國國防部發言人也表示,該氣球不會對地面人員構成軍事和人身威脅。但美方依然執,意動用武力。對此,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5日分別發表聲明和談話,好美方舉動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表示美方做法明顯是過度反應,中方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多名專家認為,美方使用武力襲擊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的民用無人飛艇,把一個“事故”變成了“事件”,給本已緊張的中美關系增添了新的不確定因素。
渲染緊張氣氛,炒作 “中國威脅”
當地時間4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發表聲明稱,根據拜登總統的指示,美國北方司令部的戰機于南卡羅來納州沿海水域上方的美國領空擊落了中國的“高空偵察氣球”,并聲稱有關舉動有效回應了中國對其主權“無法接受的侵犯”。聲明宣稱,“中國正試圖利用該氣球來偵察美國大陸的戰略要地”。奧斯汀還感謝了加拿大對本次行動的支持和貢獻。
對此,中國外交部網站5日發表聲明稱,中方對美方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方經核查后已多次告知美方,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完全是意外情況。中方明確要求美方以冷靜、專業、克制方式妥善處理。美國防部發言人也表示,該氣球不會對地面人員構成軍事和人身威脅。在此情況下,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中方將堅決維護有關企業的正當權益,同時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5日發表談話說,美方動用武力襲擊我民用無人飛艇,這是明顯過度反應.。我們對美方這一做法表示嚴正抗議,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
根據美國國防部4日的新聞稿,被美國定義為“中國間諜”的氣球1月28日進入阿拉斯加領空,然后在1月30日進入加拿大領空,1月31日重新從愛達荷州北部再次進入美國領空。美國國防部高官稱,2月4日、下午2時39分,一架F-22戰斗機從5.8萬英尺(約合17678米)的高度向處于6萬至6.5萬英尺的氣球發射了一枚AIM-9X“響尾蛇”空對空導彈。氣球被擊中后落在距離加州海岸約6英里的47英尺深的水中。除這架F-22戰斗機外,美軍還派出多架飛機參與了這次行動。美國海軍則部署了一艘驅逐艦和兩艘兩棲登陸艦提供支持。
美媒稱,美方已開始打撈并收集氣球殘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日引述兩名知情人士的話透露,美方計劃將氣球設備帶到聯邦調查局(FBI)實驗室,由FBI和情報機構的專家進行分析。
軍事專家宋忠平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五角大樓官員此前已經承認,上述氣球不構成軍事或人身威脅。但美方依然出動包括F-22在內的多架飛機,如此高規格地使用武力打擊一只“氣球”,目的就是渲染緊張氣氛,給外界一種打擊該目標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印象,進一步炒作“中國威脅論”。
宋忠平認為,美方放出正在“打撈碎片殘骸”等信息也是意圖證明所謂“中國間諜氣球”的臆測。“我們要警惕美國將打撈起來的氣球碎片進行對號入座',按照政治意圖進一步炒作,同時借此迷惑美國民眾;為美國進一步擴軍、對抗中國尋找借口。”
專家:中方可以主張賠償
美國不斷炒作所謂“高空偵察氣球”并興師動眾出動海空兵力實施擊落行動,本身并不正常。中國《航空知識》 雜志主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專家王亞男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類似新聞報道并不多,因為一般來說,各國對于氣象研究的“氣球”都不會過度反應。“專業人士能簡單辨識出氣球用途,氣象研究用的氣球本身不具備可控能力,只能調節高度,不能調節航向,一旦高度調節能力喪失,就有可能誤入西風帶。西風帶風速常年高達100公里/小時以上'氣球一旦進入就無法回收。”
王亞男指出,美國公布的新聞畫面也可以佐證該“氣球”用于氣象研究,“這只圓形的氣球下方懸掛了一些類似太陽能電油板及框架類物體的載荷,但找不到控制航向的推進器,一個無法精確控制航跡的氣象研究氣球根本不可能執行軍事偵察任務。”一名美國軍方高官也對路透社表示:“我們的評估結果是,它不太可能像(中國)其他情報能力(如近地軌道衛星)那樣提供更大的附加價值。”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方在中方已告知其飛艇的民用性質,且明知這是一個沒有危害的飛行物的情況下,依然使用武力,混淆了軍用和民用的界限。美方通過暴力手段攻擊民用資產,中方可以主張賠償。
環球時報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