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教室,拿起手絹,張燕問同學們:“大家知道哪個川劇角色常用這個手絹嗎?”“是旦角。”從北京回到四川,黨的二十大代表、四川省川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張燕又一次走進學校,傳播戲曲文化。“什么是旦角”“川劇有哪些角色種類”“手絹能做什么”……交流互動中,同學們加深了對家鄉戲曲的了解,感受到非遺風采、文化魅力。
張燕說,自己幼年時看川劇,被旦角儒雅溫潤的氣質吸引,從此立志加入其中。老一輩藝術家們在劇目、角色上的傳承,讓更多人看得見、看得懂、愿意學川劇。如今,進校園講解戲曲文化知識,開直播介紹川劇的唱腔、服飾和角色,走入各級文化藝術組織與同行交流……結合時代特點,張燕在傳播戲曲文化上孜孜以求、勤勉努力。從學習傳統藝術到從事大眾傳播,“張燕們”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一個個劇目的傳播傳承中發揚光大、煥發光彩。張燕感慨:“好戲都在人身上,川劇的魅力沉淀在每個從業者的靈魂深處。”文化傳承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需要時間與精神的沉淀。
1.文化傳承。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創作優秀文化作品,“傳”是關鍵一環。有歷史延續性的“傳”,才有更具生命力的“承”,文化創新才有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我們要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浸潤人心,融入生活。
2.文化自信。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豐富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稟賦的充分尊重,對自身精神價值的高度肯定。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凝聚中華兒女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
文化傳承 文化自信 傳統文化 審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