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某個偶然的機會讓我能在這個古鎮里穿行。去過無數江南古鎮的我,卻被這樣一個聲名不顯的古鎮所震驚。各種各樣的所謂古鎮似乎都有統一的風格,每每舉起相機,我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新市古鎮給我的感覺確實是真正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沉淀,時光融匯了風俗,讓一切成了最好的模樣。
這一座古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內,距杭州不足一小時路程。新市始建于公元308年,新市的商貿文化可上溯到兩晉,從地域能輻射到日本、南洋,尤其是絲綢貿易,也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千年的歷史足夠讓這里遍地是傳說。在展覽館里看了本地的宣傳片,就發現浙江原來還有這樣一個人杰地靈的小城鎮,自古以來名人輩出。這些歷史重要人物,影響深遠,有許多政治家、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醫界泰斗、業界奇人都堪稱大家,國家級及國際級的杰出人物也歷歷可數。新市人杰地靈,物產盛繁,但新市人卻羞于自夸,不擅傳誦。行走在大街小巷里,都會發現名人故居。其中許多的人物都讓看慣了歷史小說、名人傳記的我感覺走進了歷史的畫卷。
路邊導游的講解仿佛給我打開了新世界。曾幾何時,這里廟宇成群,寺院遍布,道觀更是鱗次櫛比。縱橫交錯的水道上更是原有72座石橋。到今天只剩下10座了。即使這些,也是見證了當年的水上物流,經歷了人來人往,從此天南地北的百姓往來,物資在這里交換。這些斑駁的石橋見證著歷史,行走其上,一種懷古的憂思總會蕩漾在身邊。10米左右寬的河流兩側,民居臨河而建,傍水而居,店鋪林立,前店后坊,我的無人機從一側的空地上飛到了80米的高空俯視,發現我們的前人早就有了完整規劃的概念,整個古鎮規劃清晰,整個民居的分布都是一個整體,有一種“天人合一”的味道。
沿著河岸走著,封火墻、騎樓、廊棚緊密連接,建筑多融磚雕、木雕、石雕藝術于一體,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歷史的厚重。宅弄深遠,曲徑通幽,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卷。
進入古街,我的相機快門自此沒有停下,因為我知道這都是以后我速寫的最好素材來源。古街兩側閑談的老人,就像是幾十年前的模樣,只有小店墻上掛著的支付二維碼才讓我感到了幾分現代的味道。

每一個地方的美食都是文化的重要組成。在這里像菊花糕、茶糕等小吃,我在外地是吃不上了,現做現吃的熱乎勁兒使得手上的美食風味與眾不同。根據老板的介紹,這樣的手藝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一直沒有變過。小吃用的是那種自己改良的工具來制作,他就用最簡單的方法來給客人做點心。我看到他一勺一勺地往上面倒面粉攪拌。面粉倒進去就均勻地攪拌著,不停地用手揉面,也不知道用了多少時間才能做到面好揉又有彈性。一手拿著美食,一邊看著路邊墻上的介紹,我才發現這里居然是當地民間故事最集中的地方。歷史在這里的傳奇從來沒有停止,從英雄治水到小鎮遷移,從南朝修仙故事到唐代叛將傳奇,再到兩宋的人物風云傳說,歷史和經濟在這里匯集起來,大運河在這里穿行,因受治水之舉而創人居之宜,因位域之便,而得市集之宜。
徜徉在古鎮小巷里,就像行走在一幅幅古樸的圖畫中,盡情領略濃郁的古鎮風情,我效法前人做了一首《水調歌頭》:“古鎮人如海,小巷水連天。千年風雨,重來依舊畫圖間。一帶青山環抱,兩岸綠楊搖曳,景色更堪憐。多少樓臺影,都在夕陽邊。 嘆今朝何日,把心弦。相逢且醉,杯中有酒不須傳。但愿長留天涯,莫問興亡成敗,萬事總由緣。回首運河路,芳草自芊綿。”
(編輯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