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文淵
2022年5月1日,新修訂《職教法》,首次明確擴大職業本科、應用型本科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計劃,推動職普融通[1]。作為中職-高職-職業本科重要晉升通道的關鍵要素,英語是中高職一體化學生繞不開的一道難題。因此,提升中高職一體化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切實打通中職晉升高職、職業本科的“斷頭路”。當前,討論初高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形成了大量學術成果,而對職業院校學生的研究相對較少,特別在家校共育背景下,探討家校共育與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兩交叉學科研究關注度更低,尤其是職業院校中高職一體化學生的數據分析和實證研究幾乎空白。論文希望給出提升該學制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建議和對策。
通過翻閱相關資料,了解國內外家校共育理論、方法以及學習英語自主學習理論,本課題經過梳理分析,主要借鑒了教育協同理論觀點,并以此構建了家校共育基礎理論模型框架下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研究[2]。論文基于文獻資料法選取了徐錦芬等國內專家、研究生觀點中具有較高信度的成熟量表開展線上討論。根據討論結果提出修改后的訪談提綱,并采用訪談法有針對性的采訪了學生家長、英語教師、中高職一體化班級學生。
調查問卷由個人因素和正式量表組成。家校共育背景下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量表指標體系包括:家長對學生實施教育、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自我規劃能力、探索學習策略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多元互動學習能力等構成[3]。論文選取蘭州現代職業學院7所中專院校29個專業的中高職一體化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不同年級分層抽樣確定20%的等比例學生人數,并按照等距抽樣法確定抽樣學生名單,向59個班級,共968位同學以二維碼的形式發放線上調查問卷。在抽取樣本時,調查問卷瀏覽量為962次,收回問卷942份,有效問卷933份,回收率為97%。
從信度分析可知,六個維度和各因素的同質性系數在0.905,表明問卷的一致性信度非常高,測量結果極為可靠。
調查問卷數據效度分析顯示,KMO 值為 0.887,說明樣本的抽取是合適的,適合做因素分析。此外,Bartlett 球形檢驗卡方統計量的觀測值為12425.437,自由度為 496達到顯著,顯著性水平(相伴概率)p=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 0.05,說明各題項之間相互聯系,提取公因素是有條件的,適合因素分析。
經因子分析公因子方差、旋轉前解釋方差和旋轉后解釋方差,發現他們對主成分分析的累計貢獻率是62.128%。通過旋轉前和旋轉后的成份矩陣可以看出:
公共因子F1在實際效果1、重視程度1、教育理念1上的載荷都很大,分別為 0.708、0.647,0.639。
公因子F2在學習策略2、學習策略3的載荷量較大,分別為 0.796,0.783。
公因子F3在自我監控1、學習計劃1、學習內容1上的載荷較大,數值為0.662、0.633、0.607。
公因子F4在評估策略2和評估策略1上有較大的載荷,其值為0.754,0.681。
公因子F5在積極情緒2、多元互動2上的載荷量較大,分別為 0.750、0.685。
公因子F6在教育方法2、教育內容2上的載荷較大,數值為 0.792、0.785。
公因子F7在教育內容1和教育態度1上有較大的載荷,其值為0.677,0.667。
公因子F8在學習內容2上的載荷量較大,其值為0.757。
通過旋轉后成分矩陣得出探索性因子,并根據量表題項含義進行命名,分別得出教師重視自主學習度低差效果因子、家校指導自主學習策略不足因子、家長督促課程內容學習不力因子、家校引導學生自我評估失效因子、教師鼓勵生生互動積極情緒因子、家長指引學習低效,教師自主學習設計欠缺因子、家校分管家長缺乏了解學習因子、家長購買課外資料輔助學習因子等八個因子。
近年來,國家、學校鼓勵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網絡授課平臺線上建課,其混合式教學模式備受推崇,其課堂教學也由錄播視頻向課堂直播轉變。英語教師過多精力專注于線上建優課、講好課,但通過線上平臺難以掌握學生真實學習水平,尤其是中高職一體化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不主動,自控力差,加之對自主學習理念理解不足,客觀環境不利于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結果是教師在線上課堂對學生較少提出要達成的學習目標和指明具體的學習要求,忽視了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此外,教師對自主學習理論理解不夠,擔心把英語自主學習課堂變成英語自習課,欠缺英語自主學習課堂內容設計能力。
由于家長學歷普遍偏低,更有為生活奔波忙碌使其分身乏術。首當其沖的是,大部分家長無法對孩子提供提升閱讀、寫作英語成績的有效認知學習策略;家長忽略了對孩子自我監控的指導,使其在閱讀、寫作過程中無定力、常拖延、失興趣,最終無法完成英語自主學習既定目標;學生存在“懶學怠學”現象,即使有家長為孩子購買英語課外閱讀、寫作資料,但學生內驅動力不足,出現閱讀、寫作方面的困惑也疏于向老師請教。對于教師而言,需要通過積極主動講解閱讀、寫作技巧,滲透認知學習策略使用,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理解;部分上課敬業下課失蹤的“佛系”英語教師對學生元認知策略自我監控方面有所欠缺。
家長常以不打擾為由退出對孩子學習陪伴,或者籠統告誡孩子要認真學習以及強調經驗式的課前、課中、課后策略,但家長忽略的是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該如何解決而不至于面對英語學習望而卻步。家長既沒有引導孩子對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經驗總結優化,也沒有與孩子深度探究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家長在引導學生自我評估方面是失效的。另外,中高職一體化學生因中考失利對前途迷茫擔憂,正是國家職普融通政策新導向,讓這些學生重拾對未來希望。針對于此類英語基礎不牢的學生,哪怕獲得些許小進步,都能得到極大地成就感。而英語老師對于他們的小成就視而不見,不能及時給予肯定評價,打擊了積極性。
家長和老師認同家校共育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但對當前家校共育結果的滿意度均偏低。追其緣由,雖然家長認為家校共育非常重要,但卻沒有理解家校共育的真正內涵。有60.7%家長認為家校共育就是家長負責創建學生的生活環境,而學生學習如何,關鍵在于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在家長理解的家校共育背景下,家長只分管孩子生活,忽視了對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了解。由此可見,大部分家長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培養孩子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角色定位不準確,尤其是在學生寄宿制學習期間,部分家長將孩子交由學校托管,自己完全置身事外,沒有很好地承擔起家長教育孩子的責任。
教師借助于混合式教育模式儲備的教學PPT、視頻資料,開展翻轉課堂英語自主學習教學內容設計。課前階段:基于課堂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修正PPT。其次,錄制教學視頻,包括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學習策略的簡要介紹;教學過程重點詞匯講解、句型結構梳理和短文理解;教學總結針對性地提出逐步深化的思考問題,以及對易出錯的內容進行強調講解。再次,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設置學習任務清單,使其能夠在互聯網平臺廣泛搜索學習資料、主動樂于學習。最后,搭建QQ平臺與學生相互討論交流。課中階段:以課前預習結果為基礎,判斷學生學習難點并設置教學內容。其次,針對性拋出問題,讓學生以分組討論形式積極思考、相互交流、深入探究,共同尋求解決方案,并將討論結果進行課堂匯報。教師主動參與學生小組討論,及時對小組活動給予點評和答疑解惑。再次,依據前期任務清單,逐項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強化監督、鞏固訓練,并積極聽取學生自我評價。最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將反思結果向老師匯報。
家長鼓勵、督促孩子充分利用無意識記憶、類比記憶等方法,多讀背單詞、課文,閱讀英語讀物和看英文電影,感受語言環境,激發學習興趣;除了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外,家長還要及時監控計劃落實情況,督促孩子能夠認真完成每日、每周、每月既定任務,最終養成自律學習習慣的元認知策略;交際策略中,家長盡量多陪伴關心孩子,聆聽其練習口語的語音、語調,增強學習內驅力,并鼓勵向老師請教問題;繼續培養孩子拼搏進取、勇于挑戰、持之以恒的價值導向教育,運用積極情感策略化解其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消極情緒。教師通過思維導圖構建不同作文類型的常用句型句式,給出代表性例句,形成便于學生記憶的網狀結構;鼓勵學生熟悉英語語序,歸納好詞好句,從模仿詞、句、段落、語篇開始到進行作者意思表達的自我創作;英語閱讀中鼓勵學生勤動腦,善思考,歸納總結閱讀題的幾種問法,有的放矢選用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佛系”教師要樹立“園丁”責任意識,指導學生進行“全過程”學習的自我監控。
家長鼓勵孩子完成每一個學習小目標后及時反思學習效果。以“放手”的姿態迎合青春期中高職一體化學生追求“獨立”的心態,家長把評估權利還給孩子,讓其做自我評估的主人,使其在特定時間和空間內獲得學習體驗和感受。家長的“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而以另一種形式去發現孩子優點,走進、了解、關愛孩子,使其親子關系更加融洽,親子交流更為有效,最終將家長期望與孩子目標緊密捆綁,融為一體。此外,國家職普融通政策導向下,學生看到自我發展的希望,逐漸增強學習內驅力。作為教師不能對學生進步視而不見,而要放大其優點,對小進步及時做出積極評價,加強學生學習自信。教師指導學生建立起過程性自我評價、終結性自我評價和價值增值自我評價的自我評估體系。其中,任務清單完成度、分組討論結果、課堂匯報呈現、向教師提交自我評價報告等屬于學生過程性自我評價。終結性自我評價包括期中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大學英語入學水平測試成績等。掌握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歸屬價值增值自我評價。
建立良好家校關系,離不開家長和教師的有效溝通。作為家長要放下顧慮,克服單純依賴學校的思想,積極主動與英語教師聯系,從而了解學校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學校教學要求和孩子在校情況,以便主動配合學校、協助老師、督促孩子完成學校的各項教育計劃;家長如果指導能力有限,可向具有豐富教育經驗的英語教師請教,在教師的幫助下提升家長教育理念,以及通過雙方積極探討、持續改進針對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教育方法;家長在孩子學習上定位要準確,也是具有與教師同等地位的教育工作者。作為英語教師,不能被動等家長來找,也應主動出擊,通過直接或間接渠道向家長及時反映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英語成績,同時教師也應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學習情況,從而全方位通盤考慮,有的放矢地向學生提出科學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策略、自我監控以及評估的方法和及時疏導學生英語學習壓力,培養學習英語興趣。總之,要通過家校聯動形成教育合力,攜手共育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蘭州市中高職一體化學生存在教師重視度低、欠缺課堂設計、家校學習策略指導不足、家校引導學生自我評估失效、家校分管學生生活與學習,并提出了翻轉課堂使學生掌握學習能力、優化家校指導學習策略、家校建立多元自我評估體系、家校雙向溝通,準確定位的建議,以期能夠為該學制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