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凈歆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在多元化時代,我們不能從保守、單一的角度看待音樂藝術,我們需要運用多元化思維,全面學習、了解它。俄羅斯音樂是世界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音樂傳入國內,也成了民族性音樂發展的趨向。進行俄羅斯特色民族音樂與舞臺作品訓練研究,可以讓大眾聆聽更多屬于俄羅斯的音樂,也可以拓寬演奏者的視野。
縱觀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狀況,有關低音提琴俄羅斯民族性的相關作品研究較少。低音提琴本身是小眾樂器,不像小提琴、鋼琴般普及,許多作品未傳入我國。進行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研究,可以拓展低音提琴音樂的研究領域,引入更多屬于俄羅斯音樂風格的樂曲,讓國內更多的人來欣賞。筆者針對俄羅斯音樂作品進行舞臺實踐研究,在導師的指導下,探尋俄羅斯音樂風格中的民族性。
俄羅斯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不論是文學、建筑,還是音樂、戲劇、舞蹈等各種藝術領域,人才輩出。就音樂方面來看,早期的俄羅斯音樂以具有大自然文化意識的民間歌舞音樂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結合當時的人文特點,音樂已存在于各種儀式當中,當時的一些民間風格歌曲已具有一定的民族生活氣息。
俄羅斯古典音樂發展比較晚。東正教堅決抵制文藝復興,阻止了古典音樂在俄羅斯的傳播。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文化逐漸傳入俄羅斯。在淪為歐洲文化殖民地的同時,俄羅斯人民的民族意識不斷加強,俄羅斯音樂擺脫教會的宗教音樂而發展起來。俄羅斯人民對音樂的熱愛更多來源于生活,這促使很多作曲家對民間音樂進行收集并創作。這些充滿強烈俄羅斯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間音樂對后來俄國音樂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量具有俄羅斯民族特色和藝術風格的音樂問世,也讓俄羅斯音樂貼上了民族特色的標簽。現如今,俄羅斯低音提琴在世界低音提琴的發展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也具有自身的獨特性。
一說起俄羅斯的音樂,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其充滿民族特色。音樂來源于生活,俄羅斯音樂也是如此。受文化歷史背景的影響,我們在俄羅斯音樂中可以感受到濃郁的反映現實的風格。十月革命、衛國戰爭等歷史因素,給俄羅斯音樂創作提供了更多的音樂素材。音樂家將國家與民族的命運相關聯,體現在音樂旋律當中,豐富音樂的內涵,這也充分體現出俄羅斯民族音樂的旋律性與歌唱性。比如“強力集團”作品表現了當時俄國的社會現實,反映了基層人民的生活現狀。俄羅斯的民族音樂具有現實因素,音樂就是現實生活的完整寫照,音樂藝術形象生動真實,讓俄羅斯音樂充滿了力量與震撼。
在俄羅斯低音提琴作品中,作曲家喜歡運用小調以及降號調。筆者認為,小調以及降號調的運用是對作曲家極端情緒的反映,更多的是消極的情緒,悲憤而憂郁。但是,在這樣悲傷的情緒中又存在著強大的爆發力,將內心的情緒賦予每一個音符,產生非常強烈的感染力。這就是俄羅斯音樂的特點,在具有強大爆發力的同時,我們也能感受到熱情而奔放、細膩且婉轉的音樂旋律性與歌唱性。
20 世紀的音樂創作具有多元化的特點,許多作曲家為了擺脫所謂的“標簽”束縛,尋找著與之不同的新音樂。隨著歐洲音樂文化的滲透,大量音樂元素涌入俄羅斯,形成了音樂多元化的局勢。在多元化的背景下,俄羅斯作曲家結合民族特色,創造出了屬于自己民族與國家的音樂。
俄羅斯音樂藝術的形成受到歷史條件的影響。俄羅斯不僅是一個充滿戰斗性的民族,也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民族。同樣,悲劇性和民族性是俄羅斯音樂最大的藝術特色。在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中,我們不僅能夠聽到俄羅斯人民頑強拼搏、不屈的斗爭精神,還能夠感受到俄羅斯人民強大的愛國主義意識。流線性的旋律,嚴謹完整的節奏,無論是作品的整體構架,還是曲式和聲、配器、音色等方面,都蘊含著俄羅斯民族文化的色彩。這充分呈現了俄羅斯音樂民族性、多元化等藝術特點,也使得俄羅斯音樂在世界音樂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俄羅斯音樂作品飽含爆發力與渲染力。演奏者在演奏俄羅斯音樂作品時,需要將強大的爆發力表現出來。在演奏《庫塞維斯基升f 小調低音提琴協奏曲》時,第一樂章開頭由強勁有力的銅管組直接強調主題,低音提琴演奏家需要用同等的音量才能將開頭的音樂元素充分展現出來。在演奏這樣的作品時,我們需要加強整體音量,譜面上顯示Forte的地方,演奏家需要演奏Forte fortissimo 的音量。在這里,演奏家要用右手運弓來控制,弓壓過多會導致音色出現“死板”“不好”等情況。演奏家在演奏情感強烈的作品時,會加快右手運弓的速度,并且越強越快。同時,使弓子與琴弦的接觸點更加靠近琴碼,讓更加強烈的振幅通過琴碼傳輸到琴身,從而導致強烈的音響效果的產生。為了達到聲音的平衡,弓子會隨著音域的升高而向琴碼運動。當然,演奏家也會根據強弱的需求運用手腕控制弓毛在琴弦上占用的面積來進行強弱的表現,弓毛占用的面積越大,再加上弓壓和弓速,音量會隨之變強變大。反之,弓毛占用少量面積,接觸點位置更靠近指板,減小弓壓和弓速,會得到piano 的音量,甚至更弱。但是,聲音也可能會“虛”,所以演奏者要有良好的基本功,控制右手弓子。同時,在演奏俄羅斯音樂作品的時候,演奏者需要持續保持一定的弓壓,保證力度和音色的一致。在具有一定弓壓、保持音色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控制弓速來改變音量的大小。在需要強烈音響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加快弓速,來增加音量。反之,弓速減小,并且接觸點更靠近指板時,也可以得到演奏者想要的“弱”。在一定弓壓的控制下,通過運用手腕來改變琴弓的接觸點,從而體現出鮮明的俄羅斯民族特色。在右手控制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跟隨樂曲的情緒變化運用左手揉弦來充分表現。在演奏相對柔緩的旋律時,增加揉弦的幅度,減少頻率,這個時候的音色相對柔和、抒情。左手揉弦的頻率跟隨音響音量的增強而加快,多用手腕上下擺動。同時,加快揉弦的速度與頻率,也能夠加大音色的緊張感和密度,在拉響音符的同時加速揉弦,可以獲得具有爆發力的音響效果并保持音樂的張力。這樣一來,演奏更加能夠體現出俄羅斯音樂的爆發力以及震撼效果,體現出“戰斗民族”的強大。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最能體現出俄羅斯音樂特點的就是力量感。強大而又堅實的音色,迸發出強大的力量,通過演奏家的二度創作,使樂器聲音響徹整個場地,這也成為俄羅斯音樂最大的特色。
對于俄羅斯音樂節奏,霍洛波娃曾說,20 世紀節奏特點歸為兩大類:規律性的小節體系和非規律性的小節體系;各種不同形式的非小節體系。規律性的小節體系主要包括古典的方正性形式,周期性結構形式等。非規律性的小節體系主要包括非方正性形式,混合節拍形式,自由變化節拍,多節拍,交錯節拍,“散文式”節拍等。①在古典以及浪漫主義時期低音提琴作品中,俄羅斯音樂作品更多采用結構對稱的規律性、方正性結構形式的節奏類型,更多運用對稱的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在運用低音提琴演奏俄羅斯音樂作品時,我們要注重節奏節拍的準確性。過于松散的節奏節拍體現不出俄羅斯音樂的風格,即使是慢板的曲子,俄羅斯作品也存在著嚴格的節奏節拍。俄羅斯音樂的節拍多為二拍子、三拍子以及四拍子,在節拍力度的強弱對比上有著屬于自己的音樂特點。一般來說,古典音樂強拍基本上是第一拍,而在俄羅斯音樂作品中,強拍可能出現在任何一拍。這也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戲劇效果,充分體現俄羅斯民族雙重性格的特點。所以,在演奏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節奏節拍是否均勻,跟著節拍器放慢練習,著重練習左右手的配合。在節奏節拍穩定的基礎上,將旋律演奏得更加流暢。低音提琴是一個低音樂器,在樂團中是穩定根基的樂器。就像蓋房子,根基不穩,樓房就會坍塌。而在樂曲中,筆者認為節奏節拍就是樂曲根基,穩定節奏節拍加上充滿特色的強弱音色,才能構成鮮明突出的俄羅斯民族色彩。
俄羅斯民族音樂具有極強的旋律性,我們在其作品中可以體會到充滿俄羅斯民族性以及愛國主義情懷等的旋律色彩。俄羅斯音樂作品旋律感主要來源于俄羅斯民族的文化、感知、意識。俄羅斯音樂作品多運用小調以及降號調式,形成了略帶憂傷的旋律。在憂郁旋律基調的基礎上,逐漸發展為頌歌式開闊的大調色彩,形成一定的戲劇性沖突。這也能體現出俄羅斯民族熱情奔放而又深情浪漫的特點,而極強的旋律色彩在展現“戰斗民族”特點的同時,也充分抒發了作曲家內心愛國愛民族的情感。
演奏家在演奏俄羅斯音樂作品的時候,需要注意旋律的連貫性,將樂句的線條感展現出來可以讓聽眾充分感受俄羅斯旋律的風格。嚴格按照樂譜標記來演奏,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演奏家的二度創作,鮮明的俄羅斯民族特色風格的音樂被充分展現出來。俄羅斯作曲家在作品中運用了豐富的音樂術語,也正是這些音樂標記,將俄羅斯音樂的旋律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低音提琴演奏過程中,右手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旋律連貫性或線條感都是通過右手來控制的。所以,演奏家在平時練習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右手運弓是否會出現“斷”“不均勻”的情況。為了防止換弓導致樂句缺乏完整性,演奏者需要在換弓時充分運用手腕甚至手指來降低換弓痕跡,保證樂句的流暢度和完整性。樂譜上的音樂標記也是體現俄羅斯音樂特色的關鍵,弓法、指法,甚至強弱、速度,每一個標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體現了音樂的戲劇性。只有充分將譜面上的音樂標記以及樂句劃分表現出來,我們才能為演奏出鮮明的俄羅斯風格作品奠定基礎。
舞臺實踐對于音樂演奏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將經驗與生活相結合,演奏家會對音樂作品產生不同的解讀。俄羅斯音樂作品具有非常典型的民族音樂特點。音樂無國界,同時,世界文化多元化,音樂也是多元化的。進行俄羅斯特色民族音樂與舞臺作品訓練研究,探尋俄羅斯民族音樂風格,有利于音樂多元化發展。
注釋:
①霍洛波娃,戴明瑜.俄羅斯音樂的節奏特點[J].中國音樂,199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