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弗蘭茨·梅林 著 / 王印寶 譯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馬克思是德國著名思想家、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在記錄馬克思生平及其思想的眾多嘗試中,弗蘭茨·梅林的《卡爾·馬克思:他的人生故事》至今仍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者是馬克思的同時代人,德國社會民主黨左翼理論家、政論家、歷史學家,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在馬克思女兒的授權下撰寫了這部傳記。
《卡爾·馬克思:他的人生故事》一書是根據1918年德文原文翻譯的,以真摯飽滿的語言,生動再現了革命導師馬克思戰斗與輝煌的一生。此書是作者梅林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國際工人運動史心血的結晶,是梅林的代表作之一。本次出版,是德文原版直譯,且最大程度對書中文字做了保留。

紅船編輯部 編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崇尚英雄、敬仰先烈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講述英雄的感人故事,點亮一座座紅色地標、致敬一座座英烈豐碑,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撫今追昔祭英魂,鑒往知來守初心。該書收錄周恩來侄女周秉德、陳毅之子陳昊蘇、呂正操之子呂彤羽等40余位開國元勛和將帥后人的專訪文章,講述了這些后人記憶中的開國先輩事跡,展現老一代革命家崇高的精神風范,如“周恩來侄女周秉德:不忘總理初心,至今仍住單位宿舍樓”“陳毅之子陳昊蘇:詩詞串起父親的一生”“呂正操之子呂彤羽:父親說別在意當多大官,要緊的是給人民做多少事!”等,通過一篇篇生動的專訪,共話百年滄桑,講述家國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家風。

郝永平 著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百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努力奮斗,先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該書精選作者近年來發表的數十篇理論文章,包括《充分把握黨的創新理論的科學指導作用》《國之大者在為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深刻啟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黨》等,從價值追求、理論指導、引領發展等方面,系統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本質特征、偉大成就、歷史使命等,分析并總結了中國共產黨不斷鑄就輝煌、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原因,幫助廣大讀者堅定理想信念,在新時代趕考路上勇毅前行。

張全民 編著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工作是黨的群團工作、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做好新時代工會工作,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事關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事業的發展,事關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宏偉目標的實現。做好新時代工會工作,不僅需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工會干部隊伍,也需要依靠會員辦會,充分發揮會員群眾的主體作用。
該書由工會理論權威專家編寫,涵蓋范圍廣泛、內容豐富,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依據可靠。為了便于廣大工會會員學習和理解,全書采用問答形式,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可作為工會會員培訓和自學用書。

趙振洲 王凌鴻 編著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工會作為企業民主管理組織者,有責任有義務做好職工代表的培訓工作,為職工代表參加職工代表大會和參與日常民主管理實踐活動創造條件,幫助職工代表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為提高職工代表大會的質量和企業民主管理的發展,提供人員和隊伍支持,奠定堅實的基礎。職工代表受職工群眾的信任與委托,代表職工參加職工代表大會,參與企業民主管理活動,應通過強化學習和積極參與民主管理活動,不斷提升參與管理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完成自己的使命;應在職工代表這個舞臺上,為企業民主管理、企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也在實踐中使自身得到鍛煉和成長。
該書自1996年出版以來,經多次改寫與改版,不斷強化其實用性、可操作性,以期給職工代表和工會工作者提供一些實際的幫助。

張培英 王書進 劉石榴? 編著 /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品牌的基礎,更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和競爭的核心,在質量強國的戰略要求下,班組也要以“質量信得過”為標準,努力開展質量信得過班組創建活動,提升班組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強化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質量信得過班組深受用戶的信任與信賴,能為企業和個人創造更大的價值,帶來更多的榮譽。該書圍繞質量信得過班組的創建與管理,從團隊建設、制度建設、現場管理、設備養護、安全管理、質量把控、有效學習和改進創新幾個方面,深入淺出地闡釋了班組在創建與管理過程中、在各個場景中的具體管理方略,規范了創建活動要求,明確了評價標準,解讀了質量信得過班組創建和管理中常見的問題,輔以鮮活的案例和清晰的創建與管理
條例,希望廣大讀者能夠從中得到啟迪、指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