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宇 段博文
(1.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蓮池學校 山東 淄博 255000;2.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潤大道東首淄博中學 山東 淄博 255000)
2020 年4 月27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苯┠陙砦覈鴮τ趯W校體育事業高度重視,尤其在基礎教育階段,體育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關鍵意義。小學階段是培養體育興趣,樹立終身體育參與意識的重要時期,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身心發展較為稚嫩,體育參與需要進行針對性體育器材設計。此外,教育部《中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中明確規定中小學應配備體育教學器材,開發和利用其他的體育設施和器材資源,保證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有效實施。鑒于此,本文針對小學體育器材開發與創新進行研究,剖析其難點,提出相應對策,以期助力小學體育事業發展。
體育器材開發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身體發育水平等特點,這些因素對于設計和選擇合適的體育器材至關重要,以確保學生能夠安全、有效地進行體育活動。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其力量、柔韌性和協調性都在快速發育中。因此,在器材大小方面,應該根據學生的體格以及身體素質來確定,以確保學生能夠自如地使用器材。例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可以設計不同高度和寬度的球網、籃板等器材,以適應其身高體格。對于力量訓練,可以設計適合小學生使用的小型啞鈴或彈力帶,使其能夠進行適度的力量鍛煉。此外,小學生的運動技能和協調性也需要在體育器材的開發中予以考慮。對于球類運動,可以設計適合小學生使用的軟質球或輕量化球,以減少意外傷害的風險。
多樣化的體育器材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器材選擇,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來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例如,有些學生可能喜歡球類運動,而另一些可能更喜歡田徑或操類活動。通過開發各種類型的器材,如足球、籃球、跳繩、輪滑等,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傳統的小學體育課程通常以傳統的體育項目為主,如足球、籃球、排球等。然而通過引入新穎、創新的器材,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如飛盤、滑板、攀巖等,從而鼓勵學生嘗試新的運動項目。多樣化的體育器材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開發各種類型的器材,可以創造出豐富多樣的運動環境,讓學生有機會在不同場景中鍛煉自己。
小學體育器材創新開發應考慮到潛在的安全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降低或避免這些風險。例如,在球類運動中,器材如籃球架、足球門等應穩固牢固,以防止傾倒或翻轉。攀登類器材,如攀巖墻或繩索,應提供充足的抓握點、保護墊和安全繩索系統,以確保學生在攀爬過程中的安全。此外,器材的設計還應避免銳利的邊緣或突出的零件,以減少碰撞和劃傷的風險。小學體育器材應選用耐用、可靠且符合安全標準的材料,以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斷裂、破損或脫落等問題。例如,在球類運動中,籃球、足球等球類應具有足夠的彈性和耐用性,以防止意外破裂。此外,學校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檢查和維護器材,確保其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并及時更換老化或損壞的器材。
趣味性原則作為小學體育器材開發的關鍵之一,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體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激發其體育參與動機,樹立終身體育參與意識。通過針對性體育器材設計與開發,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小學體育器材的設計應具有視覺上的吸引力。鮮明的顏色、有趣的圖案和創意的造型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對器材產生興趣。例如,在球類運動中,設計一些以卡通形象為主題的足球或籃球。此外,還可以通過給器材添加燈光效果、音樂或聲音元素等,提供更多的趣味性體驗。小學體育器材的使用過程應具有游戲化的特點。通過融入一些互動、競技、合作等元素,可以讓學生在運動中體驗到樂趣和挑戰。例如,設置計時器、評分系統或排行榜,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動力。同時,小學體育器材的設計應注重互動性。學生喜歡有動感和挑戰性的運動,能夠積極參與其中。例如,在跳繩器材上添加閃光燈效果,可以讓學生更有動力地跳繩。在攀巖墻上設置不同難度的路線,可以激發學生的冒險精神和探索欲望。
目前小學體育器材普遍種類較為單一,且器材數量不足,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體育參與。器材單一且不足造成學校體育活動內容單一,缺乏多樣性,無法滿足學生對不同體育項目的興趣和需求。體育器材種類單一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學校在體育資源配置上的不足導致的。諸多學校在購買體育器材時,往往只考慮到最基本的器材,如籃球、足球等,而對于其他運動項目的器材,如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投入較少。體育器材數量不足主要是由于學校經費限制和空間限制導致的。許多學校的體育場地有限,無法提供充足的儲存空間來安置更多的器材。此外,體育器材的購買和維護也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然而在有限的經費下,學校往往難以購買足夠多的器材。這種情況下,學生們只能局限于有限的體育項目,無法獲得更多運動體驗。筆者在調研中發現絕大多數小學體育器材局限于籃排足等項目,整體上較為單一。
由于學校對體育器材的維護保養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器材的使用壽命縮短,安全性降低,甚至出現意外事故。第一,學校對體育器材維護保養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在工作中學校往往將重點放在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而忽視了對體育器材的日常維護工作,導致體育器材的粗放管理,缺乏及時的檢查和維修;第二,學校通常沒有專門的維護人員或團隊負責體育器材的維護工作,而依靠教師和學生自行維護。然而,教師通常已經承擔了繁重的教學任務,難以兼顧體育器材的維護工作,而小學生年齡尚小,在維護過程中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容易出現錯誤使用或損壞器材的情況,從而造成器材使用壽命大大縮短。
近些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學校體育事業發展,在體育軟硬件設施上大力提供保障。然而實踐中往往體育器材使用效率較低,存在較嚴重的器材浪費問題。盡管部分學校大力引進相關專業化體育器材,但其相對而言并不適宜小學生使用。例如對籃球器材而言,調研中發現許多學?;@球架為標準高度,對于小學生而言使用難度較大。實踐中體育教師往往采用標準化籃球架進行授課,教學效果較差,學生參與動機亦不足。此外,學生長期參與1-2項運動,其心理亦會產生厭倦心理。學生處于快速成長階段,需要廣泛參與多元化體育運動。一些學??赡艽嬖趯τ隗w育器材的不合理購置,導致器材的類型和數量與實際需要不符。某些專業化的體育器材,雖然在高水平比賽和專業培訓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可能顯得過于繁瑣,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鍛煉需求。這種不合理的器材選擇導致了資源的浪費,而實際上更簡單、適用的器材可能更符合小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學習特點。
小學體育器材使用存在的問題涉及多個方面,其中安全性問題是最為關鍵的一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選擇適當的器材至關重要,因為小學生身體的生長發育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器材的不當選擇可能導致意外傷害。第一,關于器材設計,有些器材可能并未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特征進行合理設計。例如,過大的器材可能對幼小的小學生來說過于笨重,不易操控,容易造成扭傷或摔倒。相反,過小的器材可能不足以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影響其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第二,器材的質量也是一個重要方面。一些學校因為預算有限而購買便宜的器材,但這些器材往往質量不穩定,容易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例如,球類器材可能存在氣密性差導致漏氣,或者跳繩可能因為材質不佳而易斷裂。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體育課的正常進行,還增加了學生受傷的風險;第三,在適用性方面,一些學??赡軟]有充分考慮器材是否符合體育課程的實際需求。例如,某些學??赡苜徶昧舜罅康哪骋环N器材,但這種器材可能并不適用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限制了學生在不同運動形式中的體驗和鍛煉。缺乏多樣性的器材選擇可能使體育課顯得單調乏味,無法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所謂一物多用就是盡可能高效利用現有器材設備,提升器材使用效率,盡可能避免器材閑置浪費現象。在創新開發過程中需要明確開發目的,即需要通過創新器材達到各種體育目的。一物多用開發形式較為多元,且開發成本較低,能夠積極發揮教師創新思維。目前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小學體育器材較為落后,尤其在山區小學,體育器材極為短缺。一物多用可以有效緩解器材匱乏問題。以呼啦圈為例,其器材價格較為低廉,主要用于鍛煉身體協調性以及腰腹肌肉力量,具有較好的健身功能。小學生進行呼啦圈訓練能夠顯著提升自身協調性,促進腰腹肌肉力量提升。同時,呼啦圈具有多種器材開發功能。近些年來已有為數較多小學體育教師在熱身活動中采用呼啦圈,熱身效果較好。一方面,教師可將多個呼啦圈放置在跑道上,排列成不同順序,要求學生奔跑過程中雙腳連續踩在圈內,考驗學生靈敏性以及協調性。教師可通過呼啦圈進行相關游戲競賽活動。例如教師可將多個呼啦圈豎直擺放在足球場上,同時可設置其他內容,通過模擬“穿越火場”游戲,創造具有趣味性以及個性化的課堂內容。又如籃球、足球等可作為游戲活動中的輔助器材,滿足學生對體育活動需求。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將生活中的廢棄用品以及相關物品與體育進行關聯,既能夠提高廢舊物品利用效率,同時又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與生活相結合的思維能力。作者在調研某小學,發現該校學生通過將自家廢舊水管在家長陪同下進行切割,同時通過膠帶將兩端進行封口,在握柄處纏上繃帶,最后應用于接力跑學習中去??傊?,體育器材一物多用沒有嚴格的使用邊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體育水平,結合課堂教學目的進行針對性創新,積極開發不同體育器材所蘊含的多樣化功能,創新體育器材使用方式。
第一,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和認知發展的關鍵階段,身體機能都處于快速發展中。因此,在器材的設計和開發過程中應該深入研究并充分考慮這些特征。通過了解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可以開發出更適合學生需求的器材,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體驗。例如,田徑中的跨欄架,除了傳統的使用方式外,還可以充當小型的迷你足球門,可應用于低年級的足球運動中,或開展趣味性小組足球活動。在鍛煉學生肢體協調能力、肢體靈活度時,也可以讓跨欄架充當鉆、爬運動中的障礙物;第二,器材開發需要注重多樣性和個性化。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發展特征存在差異,因此,應開發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器材。例如,在低年級階段,應該注重培養基本運動技能和身體協調性,可以設計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器材,如軟質球、平衡板等,以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運動基礎。而對于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復雜多樣的器材,以促進其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第三,器材開發還需要注重深度與廣度的結合。深度是指關注特定素質的培養,包括平衡、柔韌性、力量等方面的發展。廣度是指關注多種運動技能的綜合發展,包括跳躍、投擲、接力等方面的綜合訓練。在器材的開發中,可以結合深度和廣度的原則,設計一些多功能的器材,既可以用于特定技能的訓練,又可以用于綜合運動能力培養。例如,設計一種可調節高度和角度的跳板,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跳躍能力,還可以擴展到其他運動項目,如籃球投籃、足球門將等。
體育器材開發需要吸引學生參與,培養學生課程主體意識。學生既是課堂的主體,又是器材開發與創新的重要推動者。小學生思維活潑,對于開發創新體育器材具有一定優勢。實踐中體育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器材開發與創新,發揮學生個體能動性,對已有器材進行創新。第一,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發言權與管理權。為提升學生參與體育器材創新開發積極性,教師在課堂內外需要激發學生參與器材創新積極性。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在體育游戲以及相關體育活動中能夠針對已有器械進行優劣勢分析,并對其進行一定創新,使其更好地應用于教學需求。例如學生普遍喜愛障礙賽跑,教師可引導學生就障礙物進行創新,鼓勵學生思考,最大化發掘課堂教學效益。在器材開發過程中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研究實踐,了解器材設計原理,并不斷啟發學生如何通過應用設計原理去創新運動器材。亦有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收集班級中產生的廢舊飲料瓶,通過向其灌入沙子制作簡易啞鈴,應用于課堂體能訓練中去,學生整體上參與動機較高;第二,開展器材創新比賽,提升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小學生動手能力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目標,通過開展體育器材設計創新比賽能夠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教師可通過預設相關比賽內容,例如針對籃球運球訓練設計輔助器材,以小組形式進行,教師以一定的標準來檢驗不同小組創新開發能力,并鼓勵學生將其應用于自身體育學習實踐中去,提升自身實踐應用能力。
隨著當下智慧教學不斷深入推進,未來體育教學將呈現更為多元化發展趨勢?;诖?,智慧化體育器材開發是體育器材開發不可忽視的趨勢之一。隨著現代科技飛速發展,通過整合先進的科技元素,可以為小學生提供更富有創意和趣味性的體育器材,從而激發學生更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在推動智慧化體育器材開發的同時,也需要教師和學生一同參與,共同體驗和探討新型器材的使用方法。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器材在實際教學中的效果,并及時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學生則能夠在親身體驗中培養創新思維,發揮主體作用,促進了整個教育過程的共建共享。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作為當前小學培養目標之一,是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小學體育器材開發中,培養學生體育器材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還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體育器材的設計原理,培養實際動手的技能。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設立課程或活動,鼓勵學生提出對體育器材的改進建議,通過課堂討論、小組項目等形式進行,讓學生分享對體育器材創新的看法。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實際需求出發,思考如何使器材更適合自己的鍛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簡單的材料進行器材的手工制作。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他們對器材制作過程的理解。例如,通過制作簡易的跳繩、折紙制作等活動,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技能,同時也促進了對體育器材的創造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