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強,宋永翔
(青海油田監督監理公司特種設備檢驗所,甘肅 酒泉 736202)
一般而言,無損檢測技術主要指的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的、不會為設備額外帶來損傷從而造成二次損壞的檢測技術。通過這一檢測技術對設備進行質量檢測,不僅可以準確得出損壞部位,也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設備各項元件的正常運轉。因此,無損檢測技術可廣泛應用于較為精密的設備檢測中。
無損檢測技術不僅可以用于承壓類特種設備的損傷檢驗,也能夠對其進行質量檢測,對其工作狀態進行評估,以便我們更明確地了解承壓類特種設備。該技術的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論述:首先,無損檢測技術具有非破壞性[1]。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測的過程中,它能夠在得到完整的檢驗報告的同時,確保設備的整體狀態不受損壞。其次,無損檢測技術具有全面性。它不僅能夠對設備的特定部位進行檢驗,也能夠對機器的各個方面進行檢驗,包括其生產狀態、生產材料以及產品。再次,無損檢測技術具有互容性。它能夠與其他的先進儀器或設備同步使用,具有很好的兼容性,這不僅能夠使得結果更加具備可信度,也能夠使得結果之間互相印證。此外,不同的無損檢測技術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這使得它們可以為不同的特種設備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檢驗。最后,無損檢測技術具有很強的動態性。它能夠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的動態評估,從而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及時地發現特種設備在運行中所存在著的問題,對設備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無損檢測技術也具有一定的嚴謹性。
承壓類特種設備的檢測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設備處于運行狀態時的檢測;另一種是設備處于關閉狀態時的檢測。影響檢測結果的因素也有很多,包括檢測環境、檢測溫度,以及在檢測過程之中所采用的介質種類等,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導致檢測結果的不同。在對其進行檢測時,最有效的一種檢測方法之一即為無損檢測。應用無損檢測技術在特種設備的檢測時有一定的要求。它不僅要求工作人員對設備本身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也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在其他環境之中有效地對特種設備作出分析,以此來進行全方位的檢測,保障特種設備的運行狀態以及運行安全。而無損檢測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特種設備當前存在的問題,也能夠對其還未爆發出來的潛在問題進行分析和預防,以此來全方位地提升該設備的安全性。承壓類特種設備檢測技術的應用,對于發現潛在的問題和保障重要問題的規劃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對確保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因此,在多種設備的檢測過程當中,這種檢測技術都被廣泛使用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2]。
射線探傷技術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無損檢測技術,其主要是利用設備中的不同部位對射線的透射能力來得出檢驗結果的。當被檢驗的部位中存在著裂縫、針孔、氣孔、夾雜等問題時,會使得該部位的射線探傷結果明顯與其他完整的部位存在著差異,從而使得工作人員能夠發現承壓類特種設備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做出解決方案。這一檢測技術目前在特種設備的質量檢驗之中應用較為廣泛,能夠有效地對細小的縫隙進行檢驗,以此來保證設備的整體運行質量。
超聲波探傷無損檢測技術在當下的應用也較為廣泛,在進行這一檢測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往往會在被檢測對象的外部安裝超聲波探頭,而后通過設備內部對超聲波的吸收以及反射情況來成像,以此來分析設備內部的損傷情況。此外,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更換超聲波探頭的位置來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檢測。超聲波探傷技術的使用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其對檢測對象的介質有一定的要求,不同材質的材料對于超聲波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也都有所不同。此外超聲波的不同波形也會對檢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紅外探傷無損檢測技術在當前的使用主要是利用熱成像技術。對于本身可以散發一定熱量的承壓類特種設備而言,該檢測技術的應用較為簡單,可以直接利用設備散發的熱量進行成像工作,并且以此為基礎來對設備進行進一步的檢驗,使工作人員能夠明確設備內部的損壞部位。但對于本身并沒有散發熱量或者所散發熱量較低的設備而言,想要應用這一技術進行檢測則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需要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升溫處理。
磁粉探傷工作的整體操作比較簡單,主要是對經過磁化處理的工件進行一定的檢測。在利用這一檢測技術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往往會將其置于較強的磁場之中對其進行磁化處理,可以有效地對金屬工件進行一定檢測。這一檢測技術往往是在設備建造完成、準備出廠時進行的。但磁粉探傷檢測形成時間較短,還存在著部分技術性的問題,需要得到進一步的研究與發展。
滲透探傷無損檢測技術是利用有缺陷的零件部位與不存在缺陷的零件部位對滲透液的吸收、滲透能力不同而進行檢測的技術。在進行滲透探傷檢測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往往會在可能存在損壞的零件上涂抹一定的滲透液,而后通過觀察滲透液的滲透程度與滲透速度對其進行檢驗。滲透探傷技術的成本較為低廉,并且對工作人員的操作能力要求較低,也可以實現快速對設備進行檢驗的過程,因此,滲透探傷技術在當前的承壓類特種設備檢驗中較為常見。
渦流探傷無損檢驗技術的基本原理為電磁學,主要是對設備不同部位所產生的感應渦流的不同而進行檢驗的一種方式。在實際應用該技術進行檢驗的過程中,也可以大概理解為是對設備不同部位的導電性能的不同而進行的檢驗。因此,該技術主要應用于具備一定導電性能,能夠產生電磁感應的設備之中,且檢驗結果較為清晰明確,具備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
在對承壓類特種設備進行無損檢測之前,也需要做好一定的準備工作,以此來防止設備在檢驗過程中受到損害,也能夠進一步的保障無損技術的檢驗效果。首先,工作人員需要調整設備自身的參數,使得其能夠應用于無損檢測。而這一點也需要與所采用的檢測方式的要求相對應[3]。例如,在利用超聲波無損檢測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探頭的位置進行一定的調整。其次,工作人員也需要對中心頻率以及設備的平均參數進行一定的調整,使得設備能夠進行無損檢測,同時也能夠使得工作人員可以對設備的情況進行實時的檢測,以此來保證最終的檢測結果。只有做好準備工作,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對特種設備進行檢測技術的各個環節也能夠起到精準的支持,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對作環節的順利穩定以及各個環節的正確運行都有著重要的幫助。
承壓類特種設備具有一定的應用年限,如果其使用年限已經較長,無疑會出現諸多問題,其不同部位都有可能會出現裂縫、破損以及滲透的情況。因此,針對不同的損壞種類,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無損檢驗技術。因此,在進行無損檢測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對特種設備進行一定的分析,以此來確定對其所使用無損技術種類,從而促使檢驗結果更加準確,也能夠使得檢驗過程更加簡單。這同樣是當下保證無損檢驗技術能夠順利應用的條件之一。
在對承壓類特種設備進行檢驗的過程中,也會存在著一定的檢驗“盲區”,在出現這一情況時,需要工作人員能夠及時地對其進行判斷。為了解決“盲區”的存在,徹底地對承壓類特種設備進行質量檢測與損壞檢驗,工作人員往往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補充檢測工作,對存在著“盲區”的部位進行專項檢測,以此來保證最終的檢驗結果。
設備的狀態是工作人員在進行無損檢驗的過程中,需要額外注重的一個問題。在對其進行無損檢測時,為了保證最終結果的有效性與準確性,往往需要工作人員在進行記錄的同時,將設備的實時狀態也進行一定的分析和記錄。這也就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做到關注設備運行之中的各項參數變化與其狀態的變化,以此來保證能夠準確地對設備進行無損檢驗,得出較為精確的檢驗結果。確認設備狀態是其他工作的必要準備,能夠幫助無損檢驗技術準確進行,并對設備的檢驗以及質量的檢驗各個環節做出精準的保障。
無損檢驗技術之所以能夠在承壓類特種設備的檢驗之中得到廣泛應用,就是因為其不會對設備造成二次損壞,導致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在進行無損檢驗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設備進行一定的保護,及時關注設備的狀態,不能導致設備在檢驗過程中遭到破壞。而這也就要求工作人員在開始檢驗之前,對設備的結構以及各項元件的結構和材料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來確認其是否適合應用無損檢驗技術,做到充分保障無損檢驗技術的應用。
無損檢驗技術有許多的分類,不同的檢驗技術所利用的原理有所不同,并且所適合的檢驗對象也有所不同。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證無損檢驗的質量和有效性,工作人員也需要做到盡可能選取合適的檢驗方式。工作人員需要明確所檢驗部位的特性,比如,對于本身存在較大孔隙的部位,是不適合應用滲透探傷無損檢驗技術的,而對于本身不導電的檢驗部位,也不適合采取渦流探傷檢測技術。這對工作人員的檢驗經驗以及專業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對承壓類特種設備進行檢驗時,確認檢驗時間是較為關鍵的一個步驟。檢驗時間的選擇對于檢驗結果的有效性是有一定影響的,工作人員在確定了檢驗方案之后,接下來需要根據設備來設定更為具體的檢驗時間,以此來保證檢驗工作的正常開展,也有助于工作人員對于設備的檢驗有更為明確的認識。因此,工作人員在對承壓類特種設備進行無損檢測時,應當做到充分了解設備的自身特性,能夠根據不同部位的特點來預先設計好檢測方式以及檢測時間,以保證設備能夠得到較為完善的檢驗。
同一承壓類特種設備在進行質量檢驗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多種無損檢驗技術進行綜合判定。單一的技術在進行檢驗時,可能由于設備的自身條件和特點,導致不能對設備進行全方位檢驗,而如果能夠采取多種無損檢驗進行協同作業,這樣也能夠對設備進行更為全面的檢驗,使得工作人員可以更為準確的分析設備當前所存在的問題,這也能夠通過對比不同檢驗方式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檢驗結果的精準性與全面性。
在應用無損檢測技術對承壓類特種設備進行檢測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選擇,以此來更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特種設備進行檢驗,也需要額外注重檢驗過程中設備的狀態,做到充分保護設備,也能夠進一步使得檢驗結果更加具備可信性與全面性。在設備質量檢驗的過程當中,使用無損檢測技術進行檢測,起到的良好效果越來越明顯,隨著在使用和發展的過程當中,應用這種技術變得十分常見,也起到了較為明顯的作用。未來,無損技術的應用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