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晶晶 趙霜
日前,肯尼亞中資企業“中國廣場超市”在營業不到一個月后突然關門,此事在網絡上掀起激烈討論。3月1日,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發表聲明稱,注意到有關情況,愿重申中國駐肯尼亞使館支持中肯兩國深化貿易與投資合作,支持中國企業和中國公民在肯依法床規經商。
根據肯尼亞媒體的報道,某中資企業在肯尼亞投資的一家名為“中國廣場”的超市于今年1月29日開業。這家一站式零售商以比當地零售商更便宜的價格出售從中國進口的各種商品,開業一個月內超市的日銷售量就翻了一番。”
然而,在不到一個月后,“中國廣場,超市”于2月26日宣布關閉。肯尼亞媒體稱,超市關閉前,肯尼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長摩西?庫里亞(Moses kuria)要求“中國廣場超市”退出肯尼亞,并表示希望買下超市的租約,交給當地貿易商。
“中國廣場超市”的突然關閉在網絡上引發肯尼亞網友猜測。不少網友認為,“中國廣場超市”是因為商品價格便宜,在競爭者的壓力下被迫關閉的。肯尼亞基安布縣前任縣長威廉?卡博戈為此發推文表示,不能打著保護本地零售商的幌子關閉“中國廣場超市”,不然肯尼亞人只能購買昂貴商品,“我們應該保護誰?”
處于輿論中心的摩西?庫里亞隨后表示將協助“中國廣場超市”的所有者在肯尼亞建造工廠。
在肯尼亞做律師工作的武先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中國廣場超市”關閉后,華人社區和當地中華商會一直在爭取與當地政府對話,保護合法權益。肯尼亞中華總商會2月26日發表英文聲明稱,“中國廣場超市”的所有者確認持有當地法律要求的所有許可和經營執照,希望肯尼亞政府能讓華人商人在健康的營商環境中繼續為當地經濟創造價值。▲
環球時報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