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西方不僅對俄羅斯實施了全面“的外交孤立,還向更多的非西方國家施壓,要求他們選邊站隊,加入對俄批評和制裁的隊伍。面對西方的外交挑釁,俄羅斯積極展開外交突圍和反擊,強化與周邊國家和南方國家、東方國家外交的力度。
3月2日,哈薩克斯坦參議院(議會上院)在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一項名為《關于批準2014年5月29日歐亞經濟聯盟條約修正案的議定書》的法案。從2023年起,俄羅斯接任歐亞經濟聯盟輪值主席國。在去年12月歐亞經濟委員會最高理事會會議上,與會各方就簽署了《歐亞經濟聯盟條約修正案議定書》。俄總統普京還介紹了俄擔任主席國期間的優先發展任務,主要包括將更新《2025年前歐亞經濟一體化發展戰略方向》文件,為一體化進程設定中長期發展目標;建議將成員國工作重點放在加強投資合作領域,并為此創造便利條件,簡化相關行政手續,加大投資者權益保障等。
2023年伊始,俄外長拉夫羅夫就展開非洲之行,接連訪問馬里、毛里塔尼亞、蘇丹,以及南非、斯威士蘭、安哥拉和厄立特里亞。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蘇丹政府批準了與俄羅斯軍事合作條約,允許俄在其境內設立軍事基地。俄羅斯在非洲加速布局,很明顯是以設立海外軍事基地應對西方的外交孤立和軍事圍堵。
首先,進軍非洲有助于鞏固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非洲國家是聯合國大兮重要的“票倉”,擁有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的54票。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之后,俄羅斯就加大了對非外交力度,推動與非洲國家傳統的安全和經貿合作,并在2019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俄非首腦峰會。實際上,莫斯科在蘇聯時期積極支持非洲國家的反殖民斗爭,在非洲積累了不錯的影響力。非洲國家歷來反對西方的干涉主義和霸權主義,'他們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相對中立,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危機。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俄烏沖突的根源在于北約多年來的東擴行為,正是北約不能清醒認識到東擴的后果,導致沖突不可避免。作為非洲大國,南非明確拒絕了西方制裁俄羅斯的建議,希望通過對話談判解決當前爭端。另一個非洲大國埃及也強調,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必要性,支持一切解決沖突的外交手段。可以說,西方國家經常以人權和價值觀為借口干涉非洲國家內政,而莫斯科則奉行不干涉內政,支持這些國家的安全和經濟訴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次,非洲是俄羅斯最具增長潛力的出口市場。俄羅斯重視非洲不僅有外交和安全方面的考慮,也有經濟利益的訴求。,盡管非洲經濟規模相對落后,但非洲是人口增速最快的大陸,經濟增長前景較好,特別是農產品和化肥的需求增長潛力巨大。2021年,俄羅斯農產品占非洲進口總額的30%,總額達1億美元。俄羅斯化肥占非洲進口總額的20%,總額達30億美元。俄羅斯武器占非洲進口總額的17%,總額達25.3億美元??梢姡砹_斯的農產品和化肥對非洲國家尤為重要,有力地保證了非洲國家的糧食安全。
在與西方經濟逐漸“脫鉤”的背景下,俄羅斯開始重視與非洲的經濟合作。2019年10月,在索契召開了首屆俄羅斯-非洲領導人峰會,俄羅斯大手筆地免除了非洲國家的200億美元債務。從目前看,加強與非洲國家的安全合作不僅有助于擴大俄羅斯的朋友圈,打破西方的外交圍堵和孤立,而且也有助于俄羅斯企業打入非洲市場。
最后,將非洲視為全球政治秩序構建的重要環節。在全球政治格局變化之中,處于西方壓力下的俄羅斯不僅重視大國關系,更關心國際制度建設,積極搭建非西方主導的國際組織和國際對話平臺。俄羅斯一直以來積極推動金磚國家組織、上海合作組織、大歐洲合作伙伴、亞信會議的建設。俄羅斯積極推動國際格局的多極化格局建設,支持新興經濟體國家在國際秩序構建上發揮積極作用。俄羅斯支持南非、埃及、尼日利亞等國參與聯合國改革,支持非洲國家擔任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是要擴大非洲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平衡來自西方的聲音。而俄羅斯在蘇丹設立軍事基地不僅有安全方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要顯示俄羅斯參與全球事務的決心,以主動的戰略出擊回應西方的戰略圍堵。通過加強與非洲國家的戰略合作,提升與非洲國家的戰略互信。
俄羅斯近期的一系列外交動作再次顯示出,普京對重建俄羅斯大國地位的決心。盡管面對來自美西方的多重壓力,莫斯科仍然不為俄烏沖突所困,在外交上保持著較大的靈活性和連續性。莫斯利的注意力從歐洲轉移到亞洲、非洲和南美洲,也許是一種外交上的對沖,也可能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俄羅斯重返非洲未必會起到“聲東擊西”的效應,但也許會產生“西方不亮東方亮”的效果?!ㄗ髡呤侵袊缈圃憾砹_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