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慧 鄒曉娟 郭馥瑞


摘? ?要:基于2018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CHARLS),通過描述性統計、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描述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探究了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在社會支持下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對生活感到滿意的老年人占比為90.5%,對生活感到不滿意的老年人占比為9.5%。在正式社會支持中,養老保險和社區照料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有正向影響,醫療保險和居家養老服務則對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無顯著影響;非正式社會支持中的社交活動、子女的經濟支持、與子女聯系的頻率以及與子女的見面頻率對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均無顯著的影響,提出政府應主導并承擔養老責任,優化養老資源配置;子女盡可能為老年人提供晚年的生活保障,關心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給予一定的精神慰藉,同時,鼓勵老人積極鍛煉身體,強健體魄;養老服務市場參與者創新養老服務模式,養老服務應加強精神文化服務的提供,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
關鍵詞:社會支持;老年人;生活滿意度;CHARLS數據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02-0057-03
國際對于老齡化的標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比重達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比重達7%。根據2021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共26 736萬人,占據總人口的18.9%。2000年我國65歲以上的老人比重就已經達到7%,可見我國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目前,尚不完善的社會保障系統,子女陪伴時間有限,除必要經濟支持之外,其他社會支持方面還欠缺,有些物質方面的支持甚至不充足,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為此《“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健康老齡化”口號,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而健康老齡化的重要表現在于良好的生活滿意度[2]。社會支持作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之一,能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滿意度和生活質量[3,4]。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改善其生活質量,本文以6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探究社會支持對其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1:醫療保險、居家養老服務等正式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有顯著影響。
H2:社交、與子女聯系等非正式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有顯著影響。
一、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文在2018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問卷(CHARLS)中截取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在剔除了60周歲以下以及部分有缺失值的樣本之后,最終所得到的的樣本量為444人。其中男性與女性各占百分之50,性別比例比較均衡。從受教育情況來看,我國老年人學歷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上,僅占28.8%;從婚姻狀況來看,最普遍的婚姻狀況是有配偶占比為78.8%,共350人,無配偶(包括離異、喪偶、未婚)的老年人數94,占比21.2%。
(二)變量選擇與測量
1.被解釋變量
被解釋變量為生活滿意度,“總體來看,您對自己的生活是否感到滿意?”用“極其滿意”“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太滿意”和“一點也不滿意”回答。為結果解釋方便及與選擇的模型對應,將“極其滿意”“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合并為“滿意”,賦值為1,將“不太滿意、一點也不滿意”合并為“不滿意”,賦值為0。
2.核心解釋變量
正式社會支持測量。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區照料、居家養老服務衡量。正式社會支持(1)養老保險。題為“您是否正在領取養老金?”領取養老金則視為參加了養老保險,賦值為1,沒有領取則視為沒有參加,賦值為0。(2)醫療保險。測量問題為“您本人目前是否參加了醫療保險?”將其簡化為二分類變量:“是,否”。參加了的賦值為1,沒有參加的賦值為0。(3)社區照料。用問題“是否有社區醫生/村醫經常為您測量血壓?”測量,簡化為二分類變量,“是,否”。有醫生經常為其測量血壓的賦值為1,沒有醫生經常為其測量血壓的賦值為0。(4)居家養老服務,題設為“您是否享受了以下居家和養老服務?”答案為二分類變量,“是,否”。享受了居家和養老服務的賦值為1,沒有享受居家和養老服務的賦值為0。
非社會支持測量。用從子女獲得的經濟支持、與子女的聯系頻率,與子女見面的頻率及社交活動。(1)經濟支持。題設為“過去一年,您或您的配偶從您的孩子那里是否獲得經濟支持嗎?”分別對其進行賦值,有收到子女的經濟支持賦值為1,沒有收到則賦值為0。(2)與子女見面的頻率。題設為“您和孩子不住一起的時候,您是否和孩子經常見面?”將其轉換為二分類變量:“經常見面賦值為1,不經常見面賦值為0。(3)與子女聯系的頻率。題設為“您和孩子不在一起住的時候,您是否經常和孩子聯系?”轉為二分類變量:經常聯系賦值為1,不經常聯系賦值為0。(4)社交活動。題設為“您過去一個月是否進行了社交活動?”是賦值為1,反之賦值為0。
控制變量。已有研究表明,婚姻、年齡、健康水平、教育程度等人口學變量對生活滿意度有顯著影響。因此,本文的控制變量為學歷、健康狀況等人口學特征。
(三)模型選擇
文中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設定如下:
P=P(Yi=1|xki)
=exp(ɑ+β1x1+β2x2+...+βkxki)/1+exp(ɑ+β1x1+β2x2+...+βkxki)
其中,第i位老年人對生活的滿意度用Yi表示,“滿意”取值為1,“不滿意”取值為0。第i位老年人的社會支持、人口特征因素、家庭因素等變量用Xki表示,ɑ表示截距參數,βK表示各自變量的偏回歸系數。老年人對生活滿意的概率為P,反之為1-P。將模型做自然對數單位轉換后得:
logit(p)=In(p/1-p)=β0+β1x1+β2x2+...βkxki
二、實證結果分析
(一)模型適合性檢驗
在進行logistic回歸前,先對各自變量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當TOL<0.1或VIF>10時表示各自變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由表1可知,容忍度>0.1,VIF<10,表明各自變量之間相關性較小,通過多重共線性檢驗見表1。
(二)模型說明與結果分析
本文在研究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時,通過二元logistic擬合了兩個模型(模型1和模型2)。首先,在二元logistic回歸方程中引入正式社會支持變量(醫療保險、社區照料、養老保險)和非正式支持變量(居家養老服務、經濟支持等),得到模型1;其次,在模型1的基礎上,引入控制變量(健康狀況、婚姻狀況等),得到模型2,模型擬合結果見表2。
霍斯默-萊梅肖檢驗顯著性檢驗結果(p值均大于0.05)和考克斯-斯奈爾R方值可知,模型1、模型2顯著且擬合效果好。
正式支持方面來看,在5%的水平上,養老保險對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有正向影響,有養老保險老年人對生活滿意的是沒有養老保險老年人的4.068倍,這是因為大部分老人的收入較少且來源比較單一,參加養老保險使得老人多一筆收入來源,可用于生活方面花銷,從而生活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在社區照料方面,享受社區照料與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之間呈現正相關關系,享受社區照料的老年人對生活滿意度的概率是沒有享受社區照料的1.8倍。據此分析,老年人享受社區照料越多,越傾向于更高的生活滿意度。盡管參加醫療保險的老年人對生活滿意度的概率是沒有參加醫療保險的1.413倍,但是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與理論預期不相符合,可能原因是,參與醫療保險的老年人高達97.1%,在實證分析中無法區別影響度,反映了醫療保險在老年人中的普遍性[5]。居家養老服務未通過顯著性檢驗,究其原因,社區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依然無法滿足老年人差異化需求,存在場地有限、設施有限、服務人員有限等問題,多數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面積小,使用率低,老年人的參與度不高[6]。
非正式支持方面來看,結果顯示,不論是否加入控制變量,與子女的聯系頻率及社交活動等因素對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都沒有顯著的影響(P>0.05)。
三、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基于2018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的數據,通過描述性統計、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探究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
1.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有顯著影響的是養老保險和社區照料。也就是說,老年人有養老保險作為自己獨立的經濟收入來源對其晚年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
2.在非正式社會支持中,經濟支持、與子女的聯系頻率、與子女的見面頻率以及社交活動對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均無顯著影響。
(二)政策建議
對于養老保險,政府應主動承擔養老責任,明晰各層級部門的職能,優化養老資源配置如籌集養老資金、社區服務規劃及監管等[7]。保證老年人在失去勞動能力后有持續收入,緩解其經濟壓力。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狀況、文化程度等諸多因素的特殊性,子女應盡可能為老年人提供晚年的生活保障。
對于社區照料,養老服務市場的參與者(政府、機構、從業者)應根據不同的社會人口學特征,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資源優勢,創新養老服務新模式,滿足養老服務需求[6]。此外,鼓勵老人積極參與各種體育鍛煉,強健體魄。
城市社區居家養老及農村互助養老這類社會化養老服務應加強精神文化服務的提供,讓老年人通過社交保持積極的心態,豐富其晚年生活[8]。此外,子女對老年人的關注不能只是物質方面的,同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藉,關注老人的身體狀況,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可心,屈衛國.社會支持對農村婦女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有調節的中介效應[J].心理研究,2021,14(1):69-74.
[2]? ?向運華,姚虹.中國農村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7,32(2):116-121.
[3]? ?賀寨平.社會經濟地位、社會支持網與農村老年人身心狀況[J].中國社會科學,2002,(3):135-148,207.
[4]? ?李建新.老年人口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7,(3):50-60.
[5]? ?鄧大松,唐嘉梨.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J].理論月刊,2021,(12):116-124.
[6]? ?陳浩宇,朱雨蕾,方文箐,陳娜,李歆.基于不同人口學特征的非老年人群養老服務市場認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20):4436-4440.
[7]? ?劉亞娜,譚曉婷,褚琪.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社區養老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基于2015年CHARLS數據的分析[J].社科縱橫,2021,36(4):101-107.
[8]? ?向運華,姚虹.城鄉老年人社會支持的差異以及健康狀況和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85-92,145.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