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念 周一帆 程麗燕 王柯杰
摘? ?要:針對我國輸出的國際快遞人才與“一帶一路”戰略發展不匹配問題,首先通過文獻研究法提取“一帶一路”國際快遞人才培養評價指標,并對指標進行分類整理和歸納;然后,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法,以從文獻中提取的指標為基礎,通過中心度分析得到Ⅱ級評價指標;最后,將Ⅱ級指標進行總結得到Ⅰ級評價指標,構建起“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國際快遞人才培養評價指標體系,并得到Ⅱ級指標14個、Ⅰ級指標3個。
關鍵詞:國際快遞人才;社會網絡分析法;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02-0113-03
引言
2013年我國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推進與沿線國家間的多邊貿易合作[1]。自從“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我國的國際認可度得到了極大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與我國進行了貿易往來,各國在跨境電商領域的發展獲得了空前機遇,與此同時我國國際快遞也得到了發展契機。據統計,國內有超過20萬家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有超過5 000家電商平臺涉及跨境業務[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龐大的消費者基數成為了我國電商國際貿易的強力支撐,對于我國的國際快遞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雖然現在我國的快遞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國際快遞與普通快遞不同,國際快遞涉及的業務更廣泛、更復雜。由于我國國際快遞較西方國家起步晚,其配套服務尚不成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其人才與崗位在質量與數量上存在嚴重的不匹配現象[3]。周谷平和闞閱[4](2015)指出,應當培養大批熟悉和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復合型人才和關鍵領域的人才。劉寶存和肖軍[5](2018)認為,我國國際人才培養存在學科設置和師資建設滯后、制度保障不健全等問題。劉海燕[6](2017)指出,“一帶一路”戰略下,需要根據對外開放的新步伐,培養能夠進行跨文化理解與溝通的新型國際化人才。宋發富[7](2018)提出,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要持續提高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質量。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將對“一帶一路”戰略下國際快遞人才培養評價指標進行構建,歸納總結培養的國際快遞人才類型,構建起完整的人才培養評價指標體系。
一、社會網絡分析法簡介
社會網絡分析法是通過分析網絡中個體間的關系,對社會結構進行直觀分析,對社會網絡中行為者之間的關系進行量化研究[8],主要用于分析網絡中各節點的屬性、節點連線間的關系等,揭示網絡中各節點的特征與關系。而UCINET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社會網絡分析軟件,可將數據結構轉化為可視的圖片形式。因此,本文采用UCINET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結合現有對人才培養指標的研究成果,構建人才培養評價體系,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法得出“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國際快遞人才培養評價體系。
二、“一帶一路”下國際快遞人才培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思路
本研究首先通過CNKI數據庫查閱有關“一帶一路”下人才培養的相關文獻,初步確定各類指標,再通過社會網絡分析法對提取的指標進行中心度分析,篩選出適當的指標作為評價體系的Ⅱ級指標;然后將Ⅱ級指標以詞義為區分進行分類處理,歸納整理得到相應的Ⅰ級指標;最后針對提取出的Ⅰ級指標提出培養建議。
(二)評價指標的提取
在知網上選取與“一帶一路人才培養”、“郵政物流人才培養”等相關的期刊,對文獻內關于郵政快遞物流人才培養的指標進行全面提取。
首先,構建出0—1關系矩陣,在原始Excel矩陣中,橫向坐標是從文獻中提取的指標,縱向坐標是文獻作者。矩陣中的0和1是指作者在其他研究文獻中是否提到該指標,若有則作者與該指標之間的關系為1,否則為0。
其次,利用UCINET軟件進行中心度分析時,需要將原始數據矩陣轉換為方陣,矩陣行列不同為長方陣,矩陣行列相同為方陣。
最后,對數據進行中心度分析,得到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依據上述分析結果,選取出中心度大于6的指標:人文知識、倉儲管理、快遞流程操作實務、運輸管理、配送管理、庫存管理、語言能力、財務會計、供應鏈管理、創新能力、操作設備、計算機應用、法律法規、國際貿易共14個指標作為“一帶一路”戰略下國際快遞人才培養評價指標體系的Ⅱ級指標。
(三)評價指標體系Ⅰ級指標的確定
首先對“一帶一路”下國際快遞人才培養的文獻進行了收集和整理,明確了“一帶一路”倡議下對國際快遞人才的需求,并提取確定指標。然后通過對提取的指標進行中心度分析,篩選得到Ⅱ級指標14個,將Ⅱ級指標按照詞義屬性進行總結后,提煉了3個Ⅰ級指標:決策管理型、技術創新型、跨文化復語型。
1.決策管理型人才是既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又擁有實際社會經驗的人才,他們對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著深刻的自我理解,并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在面對問題時,不僅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而且了解問題的原因,并對企業未來的規劃有深刻的認知。國際快遞涉及到復雜的跨國運輸,在整個流通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倉儲、運輸、配送、庫存等環節,要求國際快遞人才能夠合理協調商品流通的所有環節,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問題。國際快遞行業所需要人才應當從服務出發,對快遞的整個流程能夠合理進行生產、流轉,對每個環節都能進行組織、指揮和監督,滿足對該Ⅰ級指標的歸納來源于Ⅱ級指標,對運輸管理能力、倉儲管理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庫存管理能力、配送管理能力的需求。
2.技術創新型人才是指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技術人才,是將傳統的創新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合二為一。創新型人才應具有想象力與創造力,能在困境中打開全新的局面、提出創新的建議。技術型人才是指能夠掌握和應用技術的人才。科技時代的到來,要求從事國際快遞行業人員,不僅要掌握技術,能夠操作設備,同時要能創新技術,適應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任何一個行業都不能離開技術型人才,為了匹配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技術變革、思維創新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只有在技術上不斷進行創新發展,才能在諸多同行中獲得比較優勢。將Ⅱ級指標創新能力、操作設備、計算機應用、快遞流程操作實務進行總結,得到Ⅰ級指標技術創新型人才,在發展技術的基礎上保持不斷創新。
3.跨文化復語型人才是指國際快遞的人才能夠了解不同國家間的文化、習俗、語言、法律法規等。國際快遞人員在進行國際快遞的過程會途徑多個國家,必須為我國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國際快遞是一項涉及到跨國運輸的特殊事務,然而各國在歷史發展、語言環境、社會條件等方面的情況不同,所以需要在對Ⅱ級指標法律法規、人文知識、財務會計、國際貿易、語言能力進行總結后,提取Ⅰ級指標跨文化復語型人才。
結語
本文依托于“一帶一路”大背景下沿線國家對國際快遞的需求,研究構建適用的人才培養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從已有的相關文獻中提取指標,并對指標中心度分析,得到評價指標體系的Ⅱ級指標,再將Ⅱ級進行歸納整理得到Ⅰ級指標,從而構建起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得到應培養的決策管理型、技術創新型、跨文化復語型的國際快遞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繼勇,劉燚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對中國貿易潛力的影響[J].世界經濟研究,2018,295(9):43-56,137-138.
[2]? ?張蓓.“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跨境電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商業經濟研究,2017,11(4):64-66.
[3]? ?周記順,郭昕宇.中國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9,7(4):25-28.
[4]? ?周谷平,闞閱.“一帶一路”戰略的人才支撐與教育路徑[J].教育研究,2015,36(10):4-9,22.
[5]? ?劉寶存,肖軍.“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與改革路徑[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5):1-7.
[6]? ?陳海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與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17,6(4):52-58.
[7]? ?宋發富.“一帶一路”視角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6(12):53-59.
[8]? ?朱慶華,李亮.社會網絡分析法及其在情報學中的應用[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2(1):16,21-25.
[責任編輯? ?彥?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