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華
(臨泉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236400,安徽阜陽)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膳食結構不斷優化,國人對植物油需求,特別是對大豆油需求明顯加大,大豆生產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從2021 年開始,我國明顯加大了大豆種植面積指導力度,要求全國大豆種植區力爭將大豆播種面積穩定在933.3 萬hm2以上。同時提高我國大豆單產和品質,確保用于豆制品等的食用大豆國內自給。為此,我國提出“大豆振興計劃”,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
作為安徽大豆主產縣之一的臨泉縣,積極響應農業農村部和安徽農業農村廳號召,適時提出了“皖糧”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工程計劃實施方案,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工作思路,確保臨泉縣大豆種植面積不少于1.67 萬hm2。
根據工作目標,結合臨泉縣生產實際,提出“臨泉縣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方案”,供臨泉縣大豆主產區農機合作社及種植大戶參考借鑒。
臨泉縣地處黃淮海豆作區南緣,種植模式主要是小麥-玉米和小麥-大豆輪作,大豆前茬基本是小麥,多采用免耕機條播技術,前茬小麥秸稈處理直接關系到下茬大豆生產。
在臨泉縣,小麥秸稈多采用機械化粉碎還田,秸稈粉碎長度不大于10 cm,秸稈切斷合格率≥95%,拋撒不均勻率≤20%。如秸稈覆蓋狀況或地表平整度影響免耕播種作業質量,應進行秸稈勻撒處理或地表平整,確保秸稈均勻覆蓋地表。大豆板茬直播的,留茬高度≤15 cm。
(1)種子選擇。適合臨泉縣種植的大豆品種較多,一般應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的耐密、稈強、抗倒、豐產性突出、便于機械化收獲的品種,如皖豆24、皖豆28、皖豆33、皖豆35、豫豆22、徐豆9 號等生育期都在100 d 左右的品種。不論哪一個品種,要求純度≥99%、凈度≥98%、發芽率≥95%、水質量分數≤13.5%,粒型均勻一致。播種前都要進行發芽率試驗,播種時都需藥劑拌種。近年來,多地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因此,要優先選用耐陰、抗倒、宜機收品種。
(2)適時搶墑播種。夏大豆要抓住麥收后土壤墑情較好的有利時機,根據農時適時搶墑早播。適宜播種期為6 月10 日—20 日。提倡大豆板茬免耕直播,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用大豆免耕覆秸播種機播種。對墑情不足的田塊,要及時澆水造墑播種。同時開好“三溝”,便于清溝排漬。
(3)合理密植。根據品種和土壤肥力,對于中小粒型品種(百粒質量≤22.0 g),667 m2播種量為4.5~6 kg;對于大粒型品種(百粒質量>22.0 g),667 m2播種量為5~6 kg。分枝強的品種667 m2定苗1.5 萬~1.8 萬株,分枝弱的品種667 m2定苗1.8 萬~2.0 萬株。苗期若有缺苗斷壟的地塊,要及時補苗,確保苗勻、苗全。播種機行距為30~40 cm。土壤瘠薄地塊667 m2可增至2萬株以上。如果采用帶狀復合種植模式,667 m2確保0.9 萬~0.95 萬株。
凈作時可選用普通大豆條播機或精播機;如采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應盡量選用農業農村部推薦的大豆復合種植一體同播機,播種機加裝GPS 導航裝置,以2 行玉米+2 行大豆或4 行玉米+6 行大豆種植模式為主。
(4)播種施肥質量。確保播種質量是實現大豆一次播種保全苗、高產、穩產、節本、增效的關鍵和前提。最好采用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一次完成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環節作業。播深以覆土鎮壓后計算,播種深度為3~5 cm,確保種子播在濕土上。播后地表平整、鎮壓連續,晾籽率≤2%;地頭無漏種、堆種現象,出苗率≥95%。調整播量時,應考慮藥劑拌種使種子質量增加的因素。播種機在播種時,結合播種施種肥于種側3~5 cm、種下5~8 cm 處。要求施肥深度合格指數≥75%,種肥間距合格指數≥80%,地頭無漏肥、堆肥現象,切忌種肥同位。隨播種施肥隨鎮壓,做到覆土嚴密,鎮壓適度(300~500 kPa),無漏無重,抗旱保墑。
因大豆自身具有固氮特性,在黃淮海大豆種植區(臨泉縣),農技部門一般建議輕度施肥或少施肥,若必須施肥,則以后期葉面噴施鉀肥為主。
(5)播種作業。播種時,嚴格按照作業規范。注意播種機勻速行駛,切忌高擋快跑、鎮壓輪打滑,以防大豆苗扎堆或缺苗斷壟。免耕播種作業時,盡可能減少開溝器穿過麥茬壟,以避免拖帶麥茬堆積,出現漏播斷壟缺苗現象。播后發現播種行上秸稈覆蓋過厚的區段要將秸稈清理到行間,出現拖堆的要及時處理堆物并人工補種。
土壤偏潮時播種作業,要經常檢查地輪是否黏結泥土、秸稈和雜草,并及時清理,以免造成播量變化。免耕播種時應避免播種帶土壤與秸稈根茬混雜,確保種子與土壤接觸良好。
主要病害:根腐病、菌核病、立枯病、灰斑病、花葉病等;主要蟲害:食心蟲、草地螟、豆莢螟、豆稈蠅、豆稈黑潛蠅、紅蜘蛛和蚜蟲等;主要草害: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野草兩個大類,又以禾本科雜草為主導。
針對大豆的病蟲草害,防治用藥方案以農技部門建議為主,常見植保機械有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和植保無人機兩大類。
(1)自走式噴桿噴霧機使用注意事項。使用前應按說明書要求做好機具的準備工作,全面檢查機具各部位緊固狀況。檢查噴頭時應原地開動噴霧機在工作壓力下噴霧,觀察各噴頭霧流形狀,確保達到正常工作狀態。校準噴霧機時,可在藥液箱里裝上半箱水,調整好植保機前進速度和工作壓力,應仔細攪拌農藥直至均勻。駕駛員必須注意自我保護,作業速度適中,切忌開猛車、開快車,注意噴桿不能碰撞障礙物等。使用結束應對噴霧機進行清洗,可在噴霧機外表施以肥皂水或中性洗滌劑徹底清洗,并用水沖洗干凈,堅實的藥液沉積物可用硬毛刷刷去。作業結束,將清洗過的噴桿噴霧機的噴嘴、噴頭片和噴頭濾網取下,放入清潔的柴油瓶中,用無孔的噴頭片裝入噴頭中,以防臟物進入管路。將噴霧機置于機庫棚內。
(2)植保無人機使用注意事項。植保無人機作業時要遠離人群,遠離高壓電線路,要在操作者視線范圍之內飛行,無人機的電池及遙控器電量充足,不宜在惡劣天氣狀況下作業。如果發生墜落、碰撞、浸水或其他意外情況,立即聯系專業人員搶修維護。作業結束要及時對無人機進行清理保養,要停放在通風避曬機庫內。
植保作業一定要按農藝要求選擇施藥時間,并嚴格按照農藝要求選用和配兌藥劑及確定用量,以免產生藥害。噴藥作業時要勻速,做到均勻噴灑、不漏噴、不重噴、無滴漏、低漂移。機具作業后要妥善處理殘留藥液,徹底清洗容器,防止污染環境。
大豆最佳機收期在黃熟期至完熟期之間,此期間大豆籽粒的水質量分數在15%~25%,莖稈的水質量分數為45%~55%,豆葉全部脫落,豆粒歸圓,搖動大豆植株會聽到清脆響聲。
機械化收獲分聯合收獲和分段收獲兩種方法,首選專用大豆聯合收獲機,也可選用小麥聯合收割機,但收割機應配備大豆收獲專用割臺,減輕撥禾輪對植株的擊打力度,減少落粒損失。正確選擇、調整脫粒滾筒轉速和間隙,降低籽粒破損率。應嚴格按照國家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專家指導組推薦的大豆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實施機械收獲作業,強化“減損就是增產”意識。
采用聯合收獲,要求綜合損失率≤5%、含雜率≤3%、破碎率≤5%、莖稈切碎長度合格率≥85%;采用分段收獲,要求綜合損失率≤3%、拾禾脫粒損失率≤2%、收割損失率≤1%。不論采用哪一種收獲方式,收割后的田塊應無漏收,實現大豆高質量低損失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