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蘭
(安福縣城關中學,江西吉安 343200)
在初中階段加入古詩詞鑒賞教學,能夠讓學生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古詩詞中蘊含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也是作者思想情感及藝術情懷的體現。無論是詩人對國家的熱愛,還是對大自然的向往與追求,都是能夠通過古詩詞體現出來的。因此,教師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就必須要利用古詩詞鑒賞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并感悟詩詞中的思想感情,不僅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儲備,還能夠為今后更加深入地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在學習《泊秦淮》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這首詩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對這首詩的內容進行初步了解。之后,再引導學生對作者創作這首詩時的時代背景及作者的個人生活經歷進行了解。利用詩作中的重點詞句,利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一詩句引出當時的故事,通過對這些歷史故事的講解,讓學生了解詩作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通過創作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悲傷情感及作者對當時所處時代及家國命運的憂慮與無奈,進而豐富學生的古詩詞知識儲備量,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能力和語文思維能力是非常關鍵的能力。古詩詞鑒賞教學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和語文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的生活背景及成長經歷,進而對詩作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內容進行講解,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詩人的創作手法。通過觀察和想象,學生能夠提升語文思維能力,這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適用于實際生活。在教學中將這種審美能力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可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進入古詩詞鑒賞教學之前,教師先要向學生講解古詩詞的創作背景及古詩詞文體的來源,對目前的教學情況進行考查,根據實際教學進度來設計相關古詩詞鑒賞課程。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及古詩詞鑒賞能力,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獨立收集相關古詩詞素材,豐富自身古詩詞鑒賞的知識儲備。教材中也有一些注釋與課后訓練等素材,能夠給學生帶來幫助。同樣,在教輔材料中也存在很多可以學習的有關古詩詞創作背景的資源,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這部分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將書本中的學習信息與網絡資源進行整合,給學生指引學習方向,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加深對古詩詞的了解。教師要幫助學生對詩人的創作情況及成長經歷、時代背景進行了解,不同作者的不同成長經歷都會對他的創作產生不同的影響。
例如,在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黃鶴樓》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預習時,讓學生獨立收集有關這篇課文的相關信息,如作者的創作背景、個人情感及網絡上相關詩句欣賞的資源。學生通過獨立篩選素材,將這些素材有規律地整合到一起,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在教師下達相關任務之后,學生都能夠積極通過各種手段查找有關《黃鶴樓》的資料,在完成資料查找之后也能夠明白這是一首懷鄉的古詩。在課堂上,通過對創作背景進行介紹和積極討論,學生能夠在與同學、教師的互動中收獲更多的學習素材,也能夠建立正確的鑒賞認知。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強化對古詩詞韻律的教學主要是通過誦讀教學來完成的。在我國古詩詞中,韻律是非常顯著的一個特征,因此教師要通過誦讀教學來加深學生對古詩詞韻律的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多樣化的誦讀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古詩詞的韻律性,感受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加深對詩詞內部思想情感的認識。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進行分層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感受詩詞的內部韻律,從音讀、意讀和情讀三個層次進行朗讀,感受古詩詞深處的思想內容。音讀是讓學生感受古詩詞中的音樂美,意讀是讓學生了解古詩詞的含義,掌握正確的誦讀節奏,而情讀是通過朗讀來感受古詩詞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情感。
以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如夢令》這首詞的賞析教學為例,教師要指導學生用正確的情感來朗讀這首詞。李清照的詞大多具有非常明顯的韻律美,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正確的節奏來朗讀這首詞。在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其含義進行解讀,了解這首詞其實是詞人在郊游的過程中偶然闖入“藕花深處”的故事。這首詞的情感比較豐富,既蘊含詞人歡快的情感,又有凄涼的情感韻味。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這首詞的情感節奏之后,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對這首詞進行朗讀,并分析自己這幾次朗讀之間有何區別,在了解這首詞本身的情感韻味之后,是否能夠在朗讀過程中更加輕松、順口。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多數教師都開始選擇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古詩詞的內涵是有些晦澀難懂的。由于古詩詞文體上的特殊性,很多學生在學習古詩詞鑒賞時都遇到了很多困難,因此,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學習和鑒賞古詩詞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古詩詞的鑒賞教學,真正深入了解古詩詞的內涵,發現古詩詞的魅力。在大部分古詩詞中,情境都比較豐富,詩人都擅長借景抒情,因此每一首古詩詞都像是一幅優美的畫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作者所描繪的詩中場景,讓學生更加直觀、具體地感受作者所描述的情境,利用圖片和視頻的形式來帶動學生主動想象,感知作品中的意象和意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例如,《次北固山下》這首詩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描寫鄉愁的詩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利用圖片來開展鑒賞教學。對每句詩的意象進行構圖,然后將整個文章中的意象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幅情感脈絡圖,讓學生在觀看圖片的過程中感受到詩作中的意境。教師也要注重展示圖片的節奏,不能直接展示最后一張圖片,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播放幻燈片或視頻的形式來不斷對圖片進行補充和完善,讓學生在圖片重組的過程中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賞析,同時感受詩作中的意境。
教師在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時,要注重通過創設情境來引導學生進入古詩詞的意境中,讓學生感受古詩詞中深刻的思想感情。首先,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更貼近詩詞中的情緒。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音樂或圖片的形式來創設古詩詞中的真實情境,讓學生深入古詩詞中感受詩詞的情境和情感,讓學生與詩人之間產生情感共鳴。
總之,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智慧,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古詩詞鑒賞教學。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引領學生對古詩詞中的意境、語言表達及內在的情感進行鑒賞,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