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超 陳 龍 蒲柏宇
隨著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進入深水期,如何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管理優勢、競爭優勢,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成為國企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西南油氣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以下簡稱:勘研院)作為支撐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勘探開發的重要技術力量,下設1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406名。近年來,勘研院黨委持續豐富黨建載體、激發黨建活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促進科研生產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和生產經營工作相融互促探索出一條基于實際、極具特點的實踐路徑。
“引領保證”平臺。勘研院黨委堅持統一思想,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黨建工作和科研生產深度融合,把黨的領導融入科研生產各個環節,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明確發展戰略,將勘研院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六大固本工程”黨建工作部署,進一步提煉成為“鑄魂、固本、育智、正風、合心”黨建五大戰略,逐漸發展形成“藍金引擎”特色黨建品牌,把黨建工作有機融入勘研院建設,統籌實施“科技創新創效、人才隊伍建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管理保障提升”四大工程,把好勘研院整體發展的正確方向,增強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部門決策部署的執行力。
“制度保證”平臺。勘研院黨委加強黨建工作和生產管理流程再造的制度聯動,堅持民主集中制和“兩個一以貫之”,落實黨組織在企業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明確黨委會集體研究討論是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在確定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發展規劃、業務布局上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和責任落地機制,打破行政干部與黨務干部“涇渭分明”的局面,實現“職務合一”到“職責合一”轉變,推動工作同抓、責任同擔,彰顯了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
“組織保證”平臺。勘研院黨委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黨支部,充分發揮支部凝聚人心、匯聚合力的優勢。堅持抓好強基固本工作,按照“四同步、四對接”要求健全基層黨組織,指導有條件的基層黨支部全部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選優配強黨務工作力量。建立勘研院黨建工作標準質量體系,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戰斗性,推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規范化。深入推進基層黨建“三基”建設和“三基”工作有機融合,把加強“三基”建設作為提升“三基”工作水平的基礎保障,把“三基”工作作為黨建融入中心、進入管理的重要載體,把基層黨支部建設成為攻堅克難的堅強堡壘。
在工作謀劃上同步。勘研院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考核,統籌協調各方技術、人才、資本、管理等資源,促進企業核心能力突破、治理體系完善和管理水平提升。在年初研究制定工作規劃時,把黨建工作作為重要工作內容納入年度工作計劃,確保從頂層設計將黨建工作納入科研生產軌道。年末,在總結考核和述職評議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既要述職述廉又要述黨建,同時進一步擴大述職范圍、增加述職人數,抽選兼任副書記的行政正職現場述職,鞏固延伸“大黨建”工作格局,推動黨建工作與科研生產互融互促、一體推進。
在品牌打造上同步。黨建品牌創建是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新形勢下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實踐嘗試,對于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內在動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勘研院始終突出特色品牌與黨的建設、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著力構建品牌創建的長效機制,在實踐中培育形成了勘研院“藍金引擎”特色黨建品牌。通過組織“我是英才文化代言人”“我的品牌我代言”等活動,集中檢視團隊建設成果,涌現出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物探鐵軍”、開發所的“開發引擎 創新先鋒”、計算機所“融e連”等一批有內涵、有特色的支部黨建品牌,構建了基層黨支部品牌矩陣,激發了創新創效活力,促進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工作考核上同步。勘研院黨委始終把考核作為壓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手段,實施黨建生產“同步考核、雙向掛鉤”,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圍繞基層黨建“三基”建設、基礎管理工作、“五型”班組創建、改革發展目標任務等重點工作,完善考評機制,建立量化指標體系,推動黨建工作考核與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工作目標考核、年度考核結合進行,做到黨建考評和業務工作考評同時布置、同等要求、同步開展。此外,強化目標獎懲,在評優選先、選拔干部等方面一體評價、一體考慮,在制定績效考核辦法時,明確把黨建工作納入考核指標,真正讓黨建工作實起來、硬起來。
黨建工作延伸到生產經營一線。勘研院始終堅持科研生產延伸到哪里,黨建工作就開展到哪里,把科研生產過程中的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探索創建黨建項目化管理新模式,圍繞生產經營重點難點立項攻關,既鍛煉了黨務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又解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難題。通過開展創崗建區活動,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崗等,帶領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科技攻關、井位論證、鉆井測試等生產一線,堅持把黨員培養為業務骨干,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讓廣大黨員把初心使命轉化為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為助力公司300億戰略大氣區建設貢獻了勘研力量。
黨建工作延伸到人才培養一線。勘研院黨委認真落實黨管人才要求,堅持把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切實把科研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推動勘研院改革發展的一項根本性工作。通過搭建文化感召、成長導航、技術提升、學術交流、示范引領五大平臺,制定“人才隊伍建設工程五年行動計劃”,整體布局 “三類人才”培養,建立動態調整的分級人才庫,構建起青年科技創新人才“五位一體”培養體系,將勘研院打造成為公司的科技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黨建工作延伸到文化建設一線。勘研院黨委堅持文化引領,始終把文化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改革發展的有力抓手,切實增強價值認同。突出勘研院特色科研文化——“英才文化”的凝聚作用,始終堅持將服務員工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認真貫徹公司“惠民二十條”舉措,扎實推進“我為員工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提升食堂品質、改善單身公寓條件、建立“健康小屋”等方式,持續為員工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讓科研人員能心無旁騖、專心致志搞科研,持續提升干部員工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勘研院黨委在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融合互促的探索實踐中取得良好成效,基層黨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強大發展合力不斷匯聚。高質量的黨建工作打破了科研單位員工的思想壁壘,形成了開放、包容、團結的干事創業氛圍;在解決關鍵瓶頸問題、加快科技創新等制約企業降本增效、加快發展的關鍵領域,科研創新創效成果不斷涌現。黨建工作絕非“虛功”,抓實了就是生產力、凝聚力、戰斗力。要通過搭建“三個平臺”、做到“三個同步”、 堅持“三條路徑”,貫徹抓生產從思想入手、抓思想從生產出發的理念,努力推動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 “齊頭并進”“有機結合”“相融互促”,實現企業黨建質量與企業發展質量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