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紀檢監察隊伍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在新時代,如何推進國企全面從嚴治黨建設,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呢?筆者立足紀檢工作的職責,從當前紀檢工作遇到的問題入手,分析加強國有企業紀檢工作促進經濟發展的途徑。
在現代國有企業中,紀檢組織機構肩負著企業紀律保障、經營環境改善的重大責任。當前,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且成果得到全面鞏固,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企業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紀檢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
企業管理人員合規意識淡薄、管理松懈。縱觀通報的各種違紀違規行為發現,從思想根源上主要歸結為信念不夠堅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偏離。還有一些涉案人員在思想懈怠的情況下面臨各種誘惑,在貪欲的驅使下做出有損企業利益的事情,嚴重危害了國家經濟發展。管理方面,紀檢部門壓力傳導不夠,對“一把手”監督不嚴,導致同級監督、上下級監督沒有一定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人員違紀違法行為發生。
企業中的合規管理制度有待健全。企業合規管理的制度建設是企業合規化運行的基礎,如果企業制度不健全,不能與企業生產運行及發展相適應,就會導致企業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出現偏差,同時會滋生規避制度或是漠視制度的現象。另外,部分國企對業務發展及營運收入更為注重,而忽略了合規管理在助力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并沒有將合規管理落實到位,尤其是對于合規管理方面的考核機制不完善、不全面,導致企業員工對于合規管理部門的配合度及參與度不高。
企業紀檢部門的監督方法有待改進。筆者注意到,一方面,企業紀委監督的指向性還不明確,監督工作上級安排多,自己主動開展少,開拓創新意識不強,不能結合綜合監督單位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主動監督和創新性監督的局面還未形成。另一方面,企業紀檢機構在具體工作中,還未有效將派駐監督與紀律監督、巡察監督、合規監督的力量攥成拳頭。同時,監督方式主要停留在日常談話、約談提醒上,缺少深入監督的舉措,提出有針對性的工作建議較少,標本兼治的作用發揮不夠明顯。
新時期的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更可持續、更加健康、更有后勁的發展。紀檢監察工作必須要融入大局、找準定位、有效履職。
紀檢要向重大事項延伸觸角。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政治機關,首要的是堅守政治定位。一是強化理論武裝推動決策部署執行。
每年定期組織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突出責任范圍內出現違規問題需承擔的連帶責任,細化個性化條款,逐級組織簽訂。通過查筆記、查體會、查工作記錄,看研討過程和學習效果,進一步督促企業職能部門強化“第一議題制度”執行。紀檢機構定期組織召開監督例會,聯合各職能部門構建完善上下統籌、全面覆蓋的“大監督”格局。 二是完善制度規范保障“兩個責任”落實。
“兩個責任”是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大局意識的重要體現。當前各紀檢部門要立足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和實際工作,制定相應的監督責任考核細則、工作規則等具體制度,督促職能部門將黨風廉政建設考核納入經營考核體系,推動“兩個責任”落細落實。三是聚合監督力量保證權力正確運行。企業紀委要嚴格落實“監督再監督”的職責,緊盯“三重一大”決策程序及議事規則執行,對于涉及合規問題的議案及時提出意見建議,對于存在廉潔風險的決策事項及時叫停。進一步規范“三重一大”決策執行流程,定期開展“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評估,確保紀檢機構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有效落實,對于存在問題的單位,及時反饋督促整改。
抓重要節點糾治“四風”痼疾。創新紀檢工作方式方法是保持紀檢單位長效發展的重要因素。紀檢單位要利用新思想、新技術、新理念,抓住重要節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痼疾。
一是“融入式”監督,深挖作風頑疾。利用召開監督部門聯席會、紀委書記例會等時機,主動融入基層的工作中,對苗頭性問題提醒在前、對傾向性問題防范在前,對普遍性問題約束在前,及時防范和化解廉潔風險。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走訪調研、跟蹤監督,督促問題整改清零,緊盯節假日等關鍵節點,通過即時通、微信工作群及時發送廉潔提醒信息;在黨員干部提交婚喪喜慶事宜報備時,督促各級黨組織履行廉潔談話責任,做到警燈常亮、警鐘長鳴。二是“全過程”監督,糾治“風腐一體”。全方位、全過程監督能夠調動各方監督力量,形成完善的“大監督”格局。通過指導各級黨組織開展合規監督項目、提出整改建議、健全完善相應管理制度,不斷增強合規管理水平。針對極易被“圍獵”的關鍵崗位,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專項跟蹤監督,依據黨中央對公款違規吃喝問題的六個調查重點,嚴查深糾“風腐一體”行為。堅持問題導向,對企業巡視巡察、信訪舉報、合規管理、審計等發現的問題及處置情況科學梳理、分類管理,跟進指導完善整改方案、重點問題跟蹤督導,推動實現舉一反三、以改促進、標本兼治,科學統籌實現發展、合規“兩條腿走路”。三是緊盯“關鍵少數”,加強對“一把手”監督。企業“一把手”在黨的治理結構和管黨治黨中地位特殊,是監督的重點,也是監督的難點。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充分發揮“一把手”在工作生活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對凈化企業經營環境、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尤為重要。對“一把手”的監督,紀檢機關必須督促黨組織切實履行黨內監督的主體責任。督促領導班子結合實際細化年度任務工作臺賬,通過查筆記、查體會、查工作記錄,看研討過程和學習效果,強化“第一議題制度”執行。列席基層黨組織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掌握領導干部過雙重組織生活情況,嚴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質量關,抓實領導班子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對“一把手”違反政治紀律、違反廉政規定、違反法律法規、違背公序良俗的,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從重從嚴從快查處追究。
從思想源頭上筑牢廉潔堤壩。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一是圍繞“中心線”,發揮思想建設的引領力。在思想建設中,要注重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結合企業發展情況,優化思想理念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采取集中學與分散學相結合、線上學與線下學相結合等多種形式扎實開展學習。積極舉辦黨風廉政建設知識競賽、家規家訓征集、廉潔故事講述活動,涵養廉潔文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打牢廉潔從業的思想根基。二是嚴明“高壓線”,增強黨規黨紀的震懾力。堅持經常性警示教育,通過開展廉潔主題黨課、參觀廉潔警示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紀錄片等直觀的教育內容,提醒黨員干部引以為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典型案例中深刻吸取教訓,進而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合規履職。持續做好新提任黨員干部廉潔從業教育,做好任前廉潔談話,“先過廉關再履新”,提醒新任干部要始終對黨忠誠,深刻汲取身邊典型案件教訓,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頭腦,穩住心、守住神、帶好頭、起好步,謹慎用好手中權力,扣好干部履職“第一粒扣子”。三是畫好“基準線”,提升監督執紀的公信力。暢通信訪渠道,嚴格執紀監督,堅持核查前細致排查分析、核查中安全文明執紀、審理時精準定性量紀,在核查過程中總結證據收集、核查談話技巧,綜合運用“四種形態”,寬嚴相濟、實事求是,扎實做好問題線索核實工作。堅持以案促建,針對查處問題“對癥下藥”,實施精準幫扶,下發監督建議書,督促落實整改,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合規經營效果的有機統一,進而促進企業經濟平穩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