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佳林 劉晶 王雪黎 馮泓琳 韓旭
2020年WHO最新報告顯示,1990~2019年心血管疾病(CVD)患病率持續攀高,幾乎提升了1倍;2019年全世界死亡人員中,因CVD致死的占1/3。冠心病(CHD)是全世界病死風險最大的其中一類疾病,有“人類的第一殺手”之稱[1-2]。2022年我國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CHD是患病率、致死率最高的重大慢病之一,累及我國1139萬人群,且呈現出年輕化與仍處于上升階段的趨勢[3],給社會、經濟帶來日益加劇的負擔。相關研究表明,中成藥治療CHD在減輕心絞痛(AP)、提升生活質量(QOL)、降低心血管事件與不良反應發生風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優勢[4]。冠心平片為江蘇省中醫院的名中醫李七一、韓旭教授基于古方與多年行醫的經驗,積累、化裁、研究而成的一種中藥復方制劑,國家專利授權。本研究旨在通過Meta分析和序貫分析,評估冠心平片治療CHD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提供循證醫學依據。
1.1 文獻檢索 檢索中國知網、Embase、維普、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萬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數據庫,查找國內外公開發表的冠心平治療CHD的臨床研究,時限從建庫至2022年6月。中文主題詞為冠心病、冠心平;英文主題詞為coronary heart disease、Guanxinping。
1.2 納入標準 (1)研究類型:病例對照研究或隨機對照試驗(RCT);(2)研究對象:符合CHD西醫診斷標準的病人;(3)干預方案:試驗組采用冠心平片或冠心平片聯合常規西藥治療,對照組使用常規西藥或心可舒片、益心舒片等同類中成藥聯合常規西藥治療;(4)觀察指標:①綜合療效;②心電圖療效;③中醫證候療效。
1.3 排除標準 (1)個案報道、動物實驗或綜述等文獻;(2)重復文獻、文獻中資料不完善者;(3)納入對象存在其他系統的嚴重疾病的文獻;(4)納入對象含妊娠期女性、兒童的文獻;(5)研究中未能體現冠心平片臨床療效的文獻;(6)結局指標模糊不清或數據錯誤文獻。
1.4 文獻篩選、資料統計和質量評價 本次研究進行文獻篩選的軟件為NoteExpress,首先排除重復文獻,再依次通過閱讀標題、摘要、全文等途徑篩選得到最終與納入標準相符的文獻。資料統計則利用預先設計的統計表,提取納入文獻的第一作者、樣本量、發表時間、干預情況、結局指標等信息。最后,采用Cochrane偏倚風險評估工具,逐一評估其隨機方案、數據完整性、隱藏方案、盲法、選擇性報告、其他偏倚等6項指標,以此進行質量評價。
1.5 統計學方法 Meta分析使用RevMan 5.3完成。異質性檢驗依據Q檢驗和I2檢驗,如果P>0.01且I2<50%,說明異質性較小,使用固定效應模型(FEM)分析;反之,則使用隨機效應模型(REM)分析。試驗序貫分析使用TSA 0.9進行,若結果中累計Z值達到TSA界值,則提示當前結果具有結論性。通過Stata 15.0評估發表偏倚。采用GRADEprofile r3.6評價結局指標的證據質量,評價要素涉及研究的局限性、發表偏倚、間接性、不一致性與不精確性等。
2.1 文獻檢索結果 根據檢索條件檢索各大數據庫,一共獲得269篇文獻,經過閱讀標題、摘要等方式,剔除重復文獻、動物實驗、基礎研究、綜述等文獻共226篇,審閱全文后剔除文獻18篇,包括7項結局數據重復的研究和11項干預措施不相符的研究。最終納入25項臨床研究,均為中文文獻,總樣本量1968例,包括試驗組987例和對照組981例。
2.2 納入文獻基本特征 共納入25項研究,全部為中文文獻。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納入研究質量評價 采用Cochrane偏倚風險評估工具進行質量評價,經審核納入的研究均為RCT,其中13項研究提及隨機方案,25項研究均沒有描述隱藏方案、干預盲法和測量盲法,25項研究均未發現結局數據缺失或選擇性報告偏倚。從評估結果看來,納入研究的整體質量一般。
2.4 Meta分析結果
2.4.1 臨床綜合療效:本次研究共納入25項研究,其中15項研究[5, 7, 10-15, 19, 21-23, 25, 26, 28](共涉及1337例病人)對臨床綜合療效指標進行了觀察,Q檢驗和I2提示研究間異質性較小(P=0.93,I2=0%),故采取FEM合并分析。結果顯示,冠心平片治療CHD的臨床綜合療效相較對照組有明顯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OR=2.78,95%CI:2.11~3.68,P<0.001)。見圖1。

圖1 冠心平片治療CHD臨床綜合療效Meta分析森林圖
2.4.2 心電圖療效:所有研究中,共有18項研究[5, 6, 8-11, 13, 14, 16-20, 24-27, 29]報道了心電圖療效指標,包含了1222例病人,實施異質性檢驗發現,Q檢驗與I2檢驗表明研究間存在較小異質性(P=0.48,I2=0%),故采取FEM分析。結果表明,冠心平片治療CHD較對照組療效更明顯(OR=2.63,95%CI:2.01~3.45,P<0.001)。見圖2。

圖2 冠心平片治療CHD心電圖療效Meta分析森林圖
2.4.3 中醫證候療效:納入文獻中13項研究[5, 6, 8, 9, 16-18, 20, 24-27, 29]報道了中醫證候療效,經異質性檢驗,各研究間存在較小異質性(P=1.00,I2=0%),故選擇FEM合并分析。結果發現,冠心平片治療CHD的中醫證候療效優于其他常規西藥或中成藥(OR=3.27,95%CI:2.29~4.66,P<0.001)。見圖3。

圖3 冠心平片治療CHD中醫證候療效Meta分析森林圖
2.5 發表偏倚 以臨床綜合療效為指標繪制漏斗圖,以治療組有效數、治療組非有效數、對照組有效數、對照組非有效數為依據,結果顯示散點散在分布于漏斗圖內外,左右幾乎呈對稱分布,表明本次研究無顯著發表偏倚,見圖4。

圖4 冠心平片治療CHD臨床綜合療效的漏斗圖
2.6 試驗序貫分析 采用TSA 0.9軟件進行試驗序貫分析,以臨床綜合療效為指標,Ⅰ類錯誤概率α=0.05,信息軸是累計納入研究的樣本量,統計效能定為0.8,期望信息值(RIS)則是本次Meta分析需要的樣本量[30]。TSA結果顯示,在第5項研究時,累計Z值穿過TSA界值,提示冠心平片治療CHD臨床綜合療效的受益具有確切的結論性,為節約社會資源可及時終止相關研究,見圖5。

圖5 冠心平片治療CHD臨床綜合療效的TSA分析
CHD在中醫上屬于“胸痹”范疇,臨床主要癥狀為胸悶、胸痛,甚至出現胸痛徹背、氣短、喘氣不能臥等癥狀。胸痹的病位在心,其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主要為氣、血、陰、陽之虛損,標實則包括血瘀、寒凝、痰濁、氣滯等,其中以氣陰虧虛、痰瘀互結最多見,故治療胸痹應以補氣養陰、活血祛瘀、化痰為基本原則。冠心平片由黃精、當歸、參三七、瓜蔞皮及甘松等五味中藥組成,其中的黃精、當歸二味中藥源于李東垣創立的“當歸補血湯”,其中以黃精易黃芪,取其補氣之效,黃精藥效更為平和,陰陽雙補、心肺肝三臟同補,是為君藥,以謀“治病求本”之意;當歸的功效為養血活血,補中有行而不滯,兩者配伍可益氣生血。三七與當歸皆為臣藥,具有化瘀生新、行滯通脈之功。佐藥為瓜蔞皮,其具有寬胸化痰、開痹散結的功效。甘松善治“卒心腹痛滿”,是為使藥。綜觀全方,標本同治,攻補兼施,是治療CHD心絞痛的驗方、良方[31]。
Meta分析結果表明,冠心平片治療CHD在臨床綜合療效、心電圖療效、中醫證候療效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冠心平片治療CHD心絞痛效果良好,對病人臨床癥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TSA分析能夠盡可能減少隨機誤差、系統偏倚,提高結果的可靠性,經TSA校正后,本研究結果證實了冠心平片治療CHD心絞痛的臨床療效,證據穩健。
由于本次納入研究的文獻質量及數量上存在限制,所以以上結論尚有待進一步探討和驗證,期待后續更多質量較佳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盲法試驗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