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各省網上行政復議申請的開通情況為基礎點"/>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潘學寧 馬藝萌
隨著我國法制環境的不斷完善、依法治國觀念不斷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類糾紛。民眾樹立維權意識并且不斷提高維權素質對于網上行政復議系統的運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如果沒有形成正確的維權意識,民眾不知、不想、不敢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可能會導致民眾喪失對公權力機關應有的信任并產生偏激心理。如果維權素質仍停留在較低水準,則公眾可能會通過妨害社會公共秩序的手段來與公權力對抗,不利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正是在社會公眾樹立了正確的維權意識并且維權素質不斷提高的前提下,網上行政復議系統才有落地的意義。從目前的國際環境來看,數字化已經成為社會進步的大勢所趨,民眾都主動或被動地精進了自己的網絡技能,網上維權方式更易于被人們接受。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官網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于2021年6月達到10.11億,與2020年12月相比,增加了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更是達到了71.6%,較2020年12月提升1.2個百分點。同時,我國手機網民規模也已達10.07億,相比于2020年12月新增2092萬,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6%。十億網民時代的到來標志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進入了新篇章,也為線上司法服務提供了新途徑。因此,在操作指引下,我們并不用擔心網民因不會操作網上行政復議系統而有違便民原則。
目前,我國已經開發了提供網上行政復議申請服務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在該平臺,用戶使用自己的身份證號注冊賬號后,即可享受該平臺提供的涵蓋我國各省的政務服務和直通國務院部門的服務。該平臺的試運行,意在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打造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因此網上行政復議一體化構建完全符合發展電子政務等目標。結合當下實踐,我們可以單獨研發應用程序以提供行政復議網絡化的服務或者設立行政復議網上申請通道,并將該通道嵌入到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中,使網上行政復議申請成為該平臺的一項政務服務。
根據司法部官網在2021年5月13日發布的《2020年全國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數據》可知,2020年度各省區市和兵團共受理行政復議案件174778件,其中受理案件數量最多的是廣東,其次分別是上海、遼寧、山東、江蘇。公安以44.51%的比例成為行政復議涉及最多的領域,行政處罰以50.25%成為行政復議涉及最多的事項。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1 2020年我國行政復議案件涉及領域餅狀圖
鑒于涉及公安領域的行政復議案件和行政處罰事項占比最多,筆者根據近五年來司法部官網發布的全國行政復議案件統計數據,將涉及公安領域的行政復議案件和行政處罰事項的行政復議案件數量及占當年行政復議案件總量的比例統計如下:

圖2 2020年我國行政復議案件涉及事項餅狀圖

圖3 有關近五年我國涉及公安領域的行政復議案件和涉及行政處罰事項的行政復議案件的統計數據

圖4 根據圖三制成的圖表
由上述統計數據可知,近五年來涉及公安領域的行政復議案件和涉及行政處罰事項的行政復議案件占我國行政復議案件總量的比例不容小覷,且兩者均有逐年增長的趨勢??梢哉f在我國的行政復議案件中,近一半案件涉及行政處罰,即受理的行政復議案件大都聚焦在行政處罰事項上,涉及公安領域的行政復議案件也接近總量的50%且仍有增長的趨勢。據此,在目前已有相應的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的情況下,如將按照行政復議案件涉及的領域或事項不同進行分類,針對已有類型設計特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書等材料,有利于簡化行政復議的流程,提高行政復議案件辦理效率。
目前,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的開通程度存在差異,筆者將依據各地區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的具體開通程度對我國目前網上行政復議一體化構建情況進行總結歸納。
暫未開啟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的省份中,山西省、陜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重慶市、云南省、湖南省、福建省未在省司法廳官網提供行政復議申請指南;黑龍江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廣東省、江蘇省、河南省在省司法廳官網或政務服務網提供了相應行政復議法律文書示范文本等內容。
目前,已(部分)開通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的省份在通道入口、操作步驟等方面存在不同,筆者通過對各省申請通道的開通狀況進行查閱分析,總結為如下類型。
(1)僅就特定事項開通申請通道
僅就特定事項開通申請通道是指目前在該行政區域內,行政相對人就某一領域的事項可以在網上申請行政復議,主要有吉林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上海政務服務網目前對稅務行政復議受理提供在線辦理服務。吉林政務服務網目前僅針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提供行政復議申請的在線辦理,且辦理業務僅覆蓋所屬于吉林市的縣級市蛟河市和舒蘭市。12348安徽法網目前僅受理由省政府辦理的行政復議案件。
(2)將地區選擇設為前置選項的申請通道(需選擇地區方能進行行政復議申請)
行政相對人在網上申請行政復議,通常需要依次進行閱讀須知、填寫申請人信息、上傳申請材料,部分地區(如內蒙古自治區)還需行政相對人填寫結果領取方式以便送達結果。將地區選擇設為前置選項的申請通道是指行政相對人需先選擇具體的地區方能在網上申請行政復議。從廣義而言,在網上申請行政復議均需先選擇具體部門方能開始進行上述的申請步驟,但此處的“將地區選擇設為前置選項”強調在行政相對人登錄政務服務網搜索“行政復議”后,點擊辦理事項(或服務事項)一欄下的“在線辦理”(或“行政復議申請”),將彈出該地區內下轄的市、縣等按級別排列成序的窗口,行政相對人點擊選擇相應的市或縣方能開始進行網上申請。主要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海南省、湖北省、浙江省、山東省。其中,山東省需在山東省人民政府網操作,在搜索“行政復議”后,該省下轄的市、縣等在搜索結果中的“相關辦事指南”一欄按序排列。
與此相對的“未將地區選擇設為前置選項的申請通道”,指在政務服務網搜索“行政復議”后,辦理事項(或服務事項)一欄出現該地區各部門的行政復議網上申請選項,需行政相對人自行查找選擇點擊。主要是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江西省、貴州省。
(3)在司法廳官網與政務服務網均開通申請通道
上述地區的申請通道大都設置在政務服務網,少部分設置在人民政府網,但存在著在兩個網站均開通申請通道的情況,如遼寧省。若對遼寧省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和省政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進入遼寧省司法廳官網首頁,光標移動到“業務工作”后點擊“行政復議”,進入“行政復議申請”。同時,在遼寧政務服務網,有2個省級行政機關 、23個市級行政機關 、20個縣級行政機關提供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
如上所述,目前我國域內各省多有行政復議申請通道,但并未做到行政復議案件類型化及網上行政復議全程化。由于網上行政復議一體化構建與在線糾紛解決機制均以互聯網替代傳統“面對面”糾紛解決方式,因而網上行政復議一體化構建在未來發展中可能面臨著與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相類似的發展困境。[1]在線糾紛解決機制是指由網絡上非法庭但公正的第三人解決企業與消費者間因電子商務契約所生爭執的所有方式。有學者認為,在我國,在線糾紛解決機制面臨著缺乏社會信任度、法律規則供給欠缺以及平臺數量與功能不足等問題,造成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非司法性決定的。相比于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網上行政復議的公權力性質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缺乏社會信任度等問題,但也同樣面臨著挑戰。
在我國,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各大互聯網公司逐漸建立專屬電子商務糾紛解決平臺。當遇到電子商務糾紛時,消費者根據其線上的消費行為亦會去互聯網尋求解決途徑。但行政復議作為一種司法救濟途徑,面向的是對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不服的行政相對人,行政行為大多在線下進行,如交警對違停車輛開具罰單等,因而行政相對人會根據線下行為去相關部門尋求救濟途徑,網上行政復議如不經宣傳,很難成為其第一選擇。
因此,在網上行政復議一體化構建過程中應當加大宣傳力度,應大力推動新聞報刊報道相關進程、地方司法機關將該系統的操作指南發布于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及官方短視頻賬號,在達到宣傳目的的同時,促進行政復議系統的落地。
目前,在各省提供的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中,盡管具體的申請步驟大體相同,但仍在一些細小的環節上存在不同。比如,向遼寧省政府申請行政復議的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在遼寧省司法廳官網,向地級市、縣及市下屬地區申請行政復議則需登錄遼寧政務服務網;而浙江省則在浙江省政務服務網設置行政復議的網上申請通道。[2]在部分省份如浙江省可以使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賬號登錄辦理網上行政復議,而在山東省則需注冊山東政務服務統一門戶賬號以辦理網上行政復議。由此可見,盡管網上行政復議一體化構建是大勢所趨,但在實踐中各地對其的開發仍存在著不同之處。
考慮到行政復議的便民原則,對于各省網上行政復議一體化構建,應當采取統一標準以便于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復議。統一標準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來制定,結合實踐情況,短時期內可以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app建立各省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或在各省的政務服務網或司法廳官網建立。待運行成熟之后,可對網上行政復議一體化構建進行程序設計并付諸實踐,如建立起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的統一標準,則可在行政復議一體化平臺的申請部分延續統一標準的運用,實現良好的過渡。
根據現階段網上行政復議一體化構建的實際情況可知,本文統計的32個省份中,17個省份暫未開通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其中7個省份提供了相應行政復議法律文書示范文本等內容,便于申請人在線上獲取行政復議的相關信息,為下一步一體化網上行政復議系統的構建奠定了基礎。目前僅有15個省份開通或部分開通網上行政復議申請通道,線上行政復議申請且僅停留在申請與受理階段,還未推進到審理及決定階段。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當加強申請人與行政復議機關在各階段的聯系與配合,加快構建一體化網上行政復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