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遠
(山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稱為危害分析的關鍵控制點方法。HACCP概念與方法于20世紀70年代產生于美國,當時國民健康管理者為保證食品安全且不能對每一受檢食品造成破壞性損傷,由一種“故障模型”得到啟示,將食品安全管理由對終產品的衛生質量檢驗轉向對整個食品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1]。我國現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也廣泛推廣應用HACCP理念,通過建立規范性文件和管理部門運用典型案例分析,實施HACCP方法的質量控制,為保證食品的衛生安全、提高食品企業的質量控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HACCP方法是一套系統方法,其基本內容組成為“危害分析-確定關鍵控制點-制定控制措施與標準”等。其基本原理是試圖尋找關鍵影響因素,在關鍵質量控制點上實施監控。主要包括三大內容:一是進行危害分析(HA),找出可能危及產品質量的潛在危害,確定這些潛在危害中可能發生的顯著危害,并針對每種顯著危害制定預防措施。二是確定每個顯著危害的關鍵控制點(CCP)。關鍵控制點是指一個點、步驟或環節能被控制,且顯著危害可被去除或降低到最低可接受程度。三是建立關鍵點控制體系,具體涉及控制什么、如何控制、誰來控制等內容。不同于傳統的事后檢驗控制方法,HACCP原理重在預防,將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因素避免于過程中,強調過程控制,能更有效地保障質量。
近年來,HACCP方法正逐漸被運用于高等教育管理實踐,學者們在實驗課程、實踐環節、教學管理等層面做了不同的探索。陳曙娟[2]探討了HACCP視角下的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質量控制,易誠等人[3]將該原理應用于地方師范院校環境工程專業課堂教學質量管理研究,謝思蕓等人[4]應用該理論對高等院校實驗課程進行管理的可行性開展研究,王筱蓉等人[5]基于HACCP原理對二級學院研究生培養質量內部監控體系進行研究。目前,對該理論與專業認證結合,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還較少。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以認證第二級為例,是要以教師專業標準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為引領,推動教師教育內涵式發展,強化教師教學責任和課程目標達成,建立持續改進機制,保證師范類專業教學質量達到國家合格標準要求。專業認證的“底線思維”,就是要確保每一位拿到畢業證的學生達到培養要求,而不是“掐尖”“拔高”。與當前其他質量管理體系相比,基于HACCP原理基礎上的教學質量控制將主要精力放在影響質量的關鍵點上,而不是消耗在每一個步驟中,結合學校進行的二級師范專業認證中的“底線思維”,這可以使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處于監控之中,確定關鍵控制點,建立關鍵點控制體系。兩者結合具有可行性。
學校和學院高度重視教學,嚴抓教學質量,形成了強有力的教學保障系統。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質量標準,加強制度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構建了校內、校外雙層系統,校、院、教研室三級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覆蓋了主要教學環節和人才培養全過程[6-10]。
質量保障的校內系統包括以校長辦公會及教學委員會為主體的決策系統,以教務處和各學院組成的規劃系統,以教研室為具體的實施系統,以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后勤管理處、學生工作部等組成的保障系統,以督導委員會、教學秘書和學生信息員組成的信息反饋系統;校外體系包括以國家、社會及校友組成的社會評價系統。
山東師范大學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架構見圖1。

圖1 山東師范大學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架構
各個系統職責明確、全員參與,通過全面監控、及時反饋、持續改進,確保教學質量保障系統有效運行[11-15]。校長辦公室和本科教學委員會制定辦學方針政策和人才培養目標,并且通過職能部門調配各種資源;教務處和學院落實人才培養目標和規劃具體的教學方案;各教研室執行教學方案的課程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工作,保證教學計劃的圓滿實現;教學督導、教學秘書和學生信息員對教學進行監控,形成教學狀態數據庫。
在學院層面,學院根據HACCP體系成立了由教學院長牽頭組成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保障人才培養質量。黨政聯席辦公會負責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總體把關和質量監督,決策制定;根據教務處的規劃,各教研室負責組織教學;聘請有多年教學經驗的退休老教師、資深教授作為督導組成員,為年輕教師的教學質量把握方向;本科教學實驗平臺、錄播室等,為學院的實驗教學、實踐教學做好保障;通過建立合理的組織架構,包括教學團隊、教學秘書等機構,為質量體系做基本保障;建立智囊團,組成教學委員會、校外專家等,對人才培養進行指導。
生命科學學院HACCP體系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架構見圖2。

圖2 生命科學學院HACCP體系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架構
根據本科教學過程和質量保障體系,在整個本科教學開展過程中,對學生的專業教學質量能否達到國家合格標準要求會產生潛在的危害點有生源質量、教學運行、實踐教學、外在條件等,最終學生達到相應專業的畢業學分總要求和成績績點的要求,才能獲得相應的畢業證、學位證,達到“底線思維”的合格標準[16-20]。
危害分析表見表1,教學過程中關鍵控制點及關鍵控制點監控程序見表2。

表1 危害分析表

表2 教學過程中關鍵控制點及關鍵控制點監控程序
根據教學過程中關鍵控制點及關鍵控制點監控程序,逐步摸索建立各個關鍵控制點失控時的糾偏措施,當發生失控的狀況時,能馬上啟動糾偏措施,對偏離情況進行及時處理,并對處理結果進行驗證和分析,使關鍵控制點重新回到可控狀態,同時按照HACCP體系的要求完善文件記錄系統。

(續表2)
經過對2019屆畢業生的調查,結業生的相關情況分為3類,一是因出國畢業生在國外(國內)學校學分互認學習未提供有效成績證明或未完成規定學分的按結業處理,共1人。二是學生情況基本正常,但未完成教學計劃及學分績點低于1.8情況,共4人。三是學生精神及心理問題大,已經放棄學業,共4人。
2019屆畢業生結業情況見表3。

表3 2019屆畢業生結業情況
基于以上情況,從2020屆開始,對學生應用HACCP體系,進行關鍵點的監控。在畢業學期的選課前對學生們的情況首先進行摸底調查,發現共6名學生有選課問題。學生咸某某,沒有時刻關注自己的課表,發現一門必修課根本從未選過,因為不算是重修課,在重修列表里沒有,認識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培養方案已經更改學期;王某某,在選任選課時,沒有看清學分、課程號等關鍵信息,導致少選了1個學分的任選課;趙某,教務系統中《微格教學與模擬授課》的課程性質為限選,但是其實在培養方案中是實踐環節中的必修,她沒有注意到這個課程性質其實是不對的,學分計算錯誤;鄧某某,在選課時本來已經選上了限選課,但是又看到有可以學分沖抵的通知,但是沒有搞清楚學校要求獲得的學分學期,自行退了2門限選課,后來才發現不能沖抵學分;章某某,一直以為大三獲得的創新創業學分可以沖抵,認為自己還多余1.5學分,直到第8學期才發現不能沖抵。陳某某,在創新創業學分申請時,一直誤以為自己已經申請成功1學分,直到第8學期才發現沒有成功,學分不足。對以上問題的對應的關鍵點進行分析、監控以及溝通,申請以上學生補修相關課程,順利畢業。同時,在畢業生的重修期末考試時,對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劉某某進行重點監控,改變了以往消極怠考的狀態,都參與了相關的期末考試,減少了畢業返校重修的課程門數。最終,2020屆共有3人結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改觀。
2020屆畢業生結業情況見表4。

表4 任務考核評分構成/分

表4 2020屆畢業生結業情況
基于以上的積極成效,2021屆學生應用HACCP體系的時間更早。經統計,共有1名學生學分績點不足,1名學生重修4門課程,1名學生重修3門課程,2名學生各重修1門,與2020屆相比,學生同比的課程合格情況又有了積極的變化,最終3人結業離校。
近4年本科畢業生結業、未達到學位授予條件情況統計表見表5。

表5 近4年本科畢業生結業、未達到學位授予條件情況統計表
將HACCP體系應用于高校本科教學質量控制,為適用于專業認證“底線思維”背景下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下一步將全面應用到本科學生的教學管理中,以期完善人才培養質量的監督體系,提高專業培養合格人才的方式,為相關部門的靶向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