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玨
2023 年春節,地處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境內的旅游地坐標莫干山迎客回歸。
90 后姑娘、黨員業主姚蓀芳的“彌宮”民宿位于莫干山鎮高峰村。春節七天,住宿、吃飯、喝下午茶、鄉村生活體驗……一撥接一撥的客人讓她忙得腳不沾地,民宿房間更是早在年前一個月就被搶訂一空。
春節期間,莫干山鎮(度假區)共接待游客17.05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60.85%;入住3.52 萬人次,是2022 年同期的3倍、2019年同期的2倍。
春回大地,德清的民宿產業也因為過去三年苦修內功,從“住”為核心轉向“民宿+”業態集群演化,在雪融之際即刻打開了高品質、高價值游的新局面,重拾風發意氣。
諸多“硬”提升、“軟”優化布局推動民宿產業在這個春節率先迎來“量價齊飛”,當地探索多年的“黨建+民宿”模式成為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背后的動力之一。
姚蓀芳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專業,是土生土長的高峰村人。在杭州工作多年后,她回到家鄉,自己動手設計,將父親10 多年前建起的老宅改造成城堡主題民宿“彌宮”。誰曾想,開業第一年就遇到了疫情。
面對不景氣,姚蓀芳干脆“慢”下腳步,趁著德清縣推行“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對民宿進行改造升級。“我們打造了一個自然與田園相融的鄉村俱樂部,馬術、野騎、咖啡、露營等游玩項目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讓游客能夠駐足更久、回味更長。”自民宿“微改精提”后,小型婚禮、生日派對,還有各種住宿和下午茶的訂單接連不斷。
姚蓀芳不是個例。過去三年,訂單雖遭遇起伏,莫干山的民宿業主卻在政府引導下靜心“閉關修煉”,提升業務和服務能力。仙潭村“芷水”民宿業主徐郎躍搞起了茶舍、咖啡廳,提升服務品質,勞嶺村“秋田布谷”民宿業主邱明明將旗下6 家民宿差異化打造為時下流行的不同主題風格,吸引攝影團隊前來進行商業拍攝……德清縣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之下,為了支持旅游業發展,該縣推出了“微改造、精提升”行動,民宿業是重要的支持對象,硬軟件改造給予資金補助,民宿發展支持力度大的項目、活動等也會得到相應幫助,并制定出臺《應對疫情支持民宿產業發展政策意見實施細則》等系列惠企政策,投入1000 萬元專項資金,從金融、社保、稅費、營銷等方面給予專項扶持。
民宿從業者自身經歷的市場化進階與蛻變之外,3 年間,加強金融保障、發放旅游消費禮包、提供能耗補貼等政策落地不間斷,產業項目推動沒有停,文旅融合消費接連推,莫干山民宿產業按著自己的節奏,積極探索著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間轉化的發力點,民宿+文創、民宿+體育、民宿+旅拍、民宿+露營等“民宿+”業態在各方努力下陸續入場,極大豐富了娛樂度假休閑產品供給,滿足多重需求。游客不僅回來了,也更樂意留下了。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在莫干山民宿連住三天以上的游客大增,旅行者在同一景點逗留時間比去年延長了30%以上。
“一房難求”的場景再現,莫干山鎮民宿行業黨支部的90后書記祝瑩儀打心底里高興。
2022 年是她擔任支部書記第一年,怎么在民宿遇冷的特殊時期讓業主和員工們仍能留在“山上”凝心聚力求突圍是她一上任就得面對的難題。
趁著業主們轉變思路修內功,祝瑩儀帶著支部委員和黨員業主們挨家挨戶“串門”,上門講解惠企政策,同時體驗各家服務、互相提意見,裝修、客源等資源對接協調也不在話下。

莫干山民宿已成為全國民宿行業標桿之一 (德清縣委組織部 供圖)
每個月,支部都會召集沙龍、座談,“個性化需求、共性問題,我們都會盡力協調解決。”支部委員胡丹說。
在黨組織和黨員的引導下,民宿業主們學會了抱團取暖,他們在微信群中共享訂單信息,遇到大型團隊等單獨一家民宿無法完成的訂單,就在群里邀請其他人一起完成。群里一有訂單,大家都迫不及待“拼手速”搶著接。
因為民宿產業發展早、業態相對成熟,德清很早就開始探索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2016 年民宿行業協會黨支部成立后,以黨員志愿者為主體、為民宿集聚區的村民、游客、業主等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紅管家”服務驛站納入統一管理,黨員業主紛紛亮相,民宿業主各自為戰、行業惡性競爭等現象逐步減少。支部還對民宿業主、管家、黨員定期開展政策法規、業務能力培訓,培育一批懂黨建、善策劃、會管理、能推廣的專業人才。2022 年,在黨支部牽頭下,優秀黨員業主走進莫干山民宿學院課堂,分享交流自己的“生意經”和“學習經”。
同時,支部積極推動像姚蓀芳這樣的返鄉創業民宿業主,和本地小微民宿業主結對,傳授營銷、管理、服務等理念,實現優質資源共享,2022 年共落實結對80 余戶。在構想鄉村俱樂部時,姚蓀芳就將其規劃為一個共享型的開放式空間,不僅為自家民宿增加“賣點”也為周邊民宿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
返鄉創辦民宿近4 年,姚蓀芳直言,地方政府和黨組織的幫助、服務讓她“既暖心又安心”,她在思考未來發展時也不自覺地“格局變大”了。
春節期間,一名上海客人在外地入住時給業主發來信息——“無論住宿品質、服務還是游玩體驗,都覺得不如莫干山。”
讓眾多游客心心念念的不只是“江南第一山”雅號在外,更因已經走向轉型升級“分水嶺”的德清民宿產業,早早進入了支持游客差異化需求、個性化體驗的新階段。近兩年,莫干山鎮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元素植入山谷,經濟論壇、閉門會議等活動為民宿帶來大量訂單,也為民宿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三秋美宿聯合創始人蔡蘇城,是莫干山上的第一批民宿管家。2012 年大學畢業后,他回到家鄉莫干山,從事起民宿管家工作。從月薪兩三千到年薪20萬元,蔡蘇城很慶幸當初的選擇。
2020 年,德清縣發布了全國首個《民宿管家職業技能等級評定規范》。2022年6月,德清縣申報的“民宿管家”成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示的18個新職業之一。目前,德清有4000 多名民宿管家,為游客提供高質量服務。
民宿管家,只是德清民宿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新探索之一。
2014 年,德清率先頒布全國第一部地方民宿管理辦法《德清縣民宿管理辦法(試行)》,解決了長期以來民宿經營面臨的證照審批困難等問題,為民宿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隨后,德清又出臺了全國首部縣級民宿等級劃分標準《鄉村民宿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以及《鄉村民宿服務質量規范》《民宿管家職業技能等級評定規范》等配套支撐政策。
一系列標準化、規范化政策的制定與發布,讓莫干山民宿產業成為具有浙江標識度的文旅“金名片”。
民宿產業的蓬勃發展,也離不開文旅項目的扎堆落地。據統計,2020 年至今,德清新建文旅項目41個,總投資382億元。
莫干山比以往更熱鬧,品質加碼、配套加強、項目加速齊頭并進,祝瑩儀的工作也越發忙碌。
春風漸暖,賞花節、登山節等活動迫在眉睫,“我們的‘紅管家’黨員志愿服務怎么跟進,‘紅領導師’融入區域發展多探新路,從業者服務水平再提升也得提上日程。”她一個個的“小”工作計劃密密麻麻,德清民宿產業的大未來越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