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 陽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黨委辦公室,成都 610100)
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號召全黨“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1]1。其中,“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清醒的政治認識與鮮明的歷史主動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但我們仍需意識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規模宏大、道路復雜和任務艱巨等多重特質,中國共產黨仍將面臨來自世情、國情和黨情的深刻變化,為此,務必要堅持發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與政治清醒,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堅決斗爭、毫不動搖。
作為“三個務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對于全黨提出的殷切希望和嚴格要求,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于世情、國情、黨情的精準認識,以及不斷增強執政黨自身建設的政治自覺。如果做不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就難以實現黨的初心使命,且會喪失敢于斗爭的精神力量。因此,“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新時代全黨上下保持政治清醒、作風優良的必要條件。筆者認為,“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主要包含以下四重內涵。
第一,“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意味著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始終如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2]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的堅定初心和使命。無論是個人、國家還是政黨,只有擁有堅定的長遠目標,并甘愿為之不懈奮斗,才能始終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反之,則必然無法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其擁有無比堅定的理想信念并以此作為奮斗目標。
第二,“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對自身現狀的清醒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三個務必”脫胎于1949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提出的“兩個務必”。1949年3月,新中國成立前夕,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舉行,毛澤東同志在報告中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3]1438,并提出“兩個務必”的要求。這表明對于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他們十分清楚盡管即將取得執政黨的地位,但未來建設社會主義中國的道路依然漫長。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論斷,這彰顯了黨對于過去所取得成就的肯定,以及對于我國所處歷史方位的精準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充分肯定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盵1]14因此,在對自身現狀準確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務必要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
第三,“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源自一股自強不息、堅持要求進步的精神力量,這樣的力量本質上要求中國共產黨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因眼前的成功而自滿。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世界歷史是由人類通過實踐活動不斷創造的。對于共產主義者來講,其全部使命在于使得現存世界革命化,因此,共產黨人就應該不斷地為更高層次的價值目標努力奮斗。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成立僅僅28年后就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這樣的偉大成就,即使放眼整個世界,也是值得被稱贊的。但同時,我們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1949年的中國,由于過去封建王朝、舊式軍閥的昏庸統治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剝削壓迫,無論是在生產力還是在人民的精神文化領域都處于世界上相對落后的位置。因此新中國成立后,黨肩上的擔子更重,面臨的任務更加多元復雜,要想帶領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創造奇跡,就必須堅持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斗?!盵4]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奮斗的動力源泉,構成了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內涵。
第四,“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源于真正的謙恭精神和不斷尋找自身不足的精神品質?!爸挥邪选t恭’和‘謹慎’很好地結合起來,在成績、榮譽面前保持不驕不躁的作風,一個人、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前途才會無限光明,事業才能蒸蒸日上。”[5]在筆者看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始終懷著謙虛的心態學習其他國家民族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吸收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并將其應用到中國實踐當中,在動態發展的世情、國情中尋求進步。
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盵6]413在他們看來,共產黨人的使命天然地就是要以革命精神改造自身、改造世界。正因為共產黨人自始至終都在為實現共產主義運動而奮斗,在改變現存世界的運動中始終起到推動作用,這決定了其不能因為任何成功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個人活動中也都在踐行著“謙虛謹慎”和“艱苦奮斗”的品格。他們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放棄了十分優渥的生活而投身到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當中。馬克思在1872年寫作《資本論》第二版跋中堅稱黑格爾是自己的老師[7],而并沒有像當時所謂的德國知識界“主流”一樣把黑格爾的學說當作“死狗般”棄置一旁。恩格斯盡管是和馬克思并肩作戰的親密戰友,但他卻一直以“第二小提琴手”自居,而把馬克思稱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8]。如果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具備這樣謙遜、堅韌的品格,那么就難以創立馬克思主義這樣偉大的理論,正如列寧所說:“恩格斯總是把自己放在馬克思之后,總的說來這是十分公正的?!盵9]
1944年,毛澤東在總結過去黨的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時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盵10]毛澤東認為,黨在革命武裝斗爭過程中取得一些階段性勝利之后,就經常會有同志表現出驕傲的情緒,并且每次這種情緒的產生都會招致慘痛失敗。1949年3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取得勝利時,毛澤東系統論述了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作風的必要性。在毛澤東看來,只要我們能夠不斷地進行自我批評,就能夠保持優良作風,他說:“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盵3]1439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發揚謙虛謹慎和艱苦奮斗的作風,并沒有滿足于改革開放和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而停滯不前,而是不斷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將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向前推進,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2021年黨帶領中國人民歷史性地實現了在中華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我們深知這僅僅是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勝利宣言,同時意味著我們要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團結奮斗。
馬克思主義理論,歸根到底是在批判、揚棄舊世界的基礎上構建新世界的學說。無產階級政黨作為推翻舊階級統治的執政力量,其所具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不因為身份和權力的轉變而忘記初心使命,而且繼續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對此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對于獲得執政權的共產黨人來說,“行使這樣職能的人已經不能像在舊的政府機器里面那樣使自己凌駕于現實社會之上了”[11]。在這種意義上,無產階級之所以必須做到謙虛謹慎和艱苦奮斗,則源自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列寧認為,“嚴格的黨性是高度發展的階級斗爭的隨行者和結果”[12]。盡管隨著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推進與展開,中國早已不存在剝削階級,但中國共產黨人仍要同阻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阻力進行斗爭,因此必須要繼續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
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精神力量是熔鑄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當中的。謙虛謹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極力推崇的精神品質和行為規范??鬃釉凇墩撜Z·述而》中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13]??鬃痈嬖V人們,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對于國家來說,都應該時刻懷有向他人學習的謙虛態度。王陽明認為,“千罪萬惡,皆從傲上來”[14],他甚至把罪惡歸結到人們傲慢的態度上。
道家學派同樣強調謙虛的重要意義?!兜赖陆洝诽岢?“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盵15]意思是說,無論是人還是器物,如果不懂得謙遜,而一味地鋒芒外露,那么就不能長期保持(繁榮)。對于類似的道理,《道德經·二十二章》講道:“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即以統率作戰為例,只有其做到謙恭,不自視有功勞,才能真正地統領千軍萬馬。
中國古人向來十分崇尚艱苦奮斗的精神力量?!睹献印じ孀酉隆氛f道:“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睆膫€人的角度來看,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能經受“心志之苦”和“筋骨之勞”,忍受他人所不能忍。從治國的角度來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中說道:“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在歐陽修看來,對于統治者來說,假如缺乏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那么就距離人亡政息不遠了。唐代詩人李商隱寫下詩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詠史》),詩句中所提到的勤勞、節儉的品質經過時空演化,成為“艱苦奮斗”的主體意涵,李商隱通過總結小到百姓家庭、大到封建王朝興衰的規律,得出其失敗的原因皆是失去了“艱苦奮斗”這種寶貴精神品質的結論。
黨的二十大報告面向全黨鄭重提出“三個務必”,是在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刻向全黨提出的動員令。其中,“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繼當年“進京趕考”之后,再一次被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新的時代意蘊而向全體黨員提出的行動指南,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指向。
首先,從國際環境來看,盡管經過幾十年的接續奮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16],并不斷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大國應有的責任與擔當。但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前進道路上,等待我們的不只有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有來自外部的各種長期的復雜的風險和阻力。據統計,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現代化的總人口數量不超過10億,國家總數不過30個,而中國實現現代化將直接使現代化人口數量翻倍,這將具有重大的世界影響意義。中國實現現代化將直接改寫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強化經濟版圖東升西降的局勢,也將對眾多發展中國家產生“頭雁效應”,從而帶動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之所以群起而攻擊中國、抹黑中國、叫囂脫鉤斷鏈,與中國打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信息戰、輿論戰,等等,根本原因就是其不希望看到中國順利地實現現代化、順利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對西方霸權主義思維和強權主義政治,最有力的回應唯有在艱苦奮斗中提升自身綜合國力,這樣才能在這場長期、復雜、艱巨的斗爭中把握大勢、掌握主動。
其次,從國內環境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全面從嚴治黨”上升到治國理政的新高度,將黨的命運同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但我們仍需看到,黨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1]14,顯然,我們黨不能因為過去的成績而自鳴得意,必須要繼續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人口規模超過當前世界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有著特殊的國情實際。巨大的人口規模,一方面可以在塑造現代化建設中形成規模優勢;另一方面也會帶來現代化發展中的效率與公平等難題。難題從來不會一成不變地等著我們去解決,而是會在動態發展過程中不斷演化。因此,中國共產黨應該時刻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做好迎接新挑戰、克服新阻力的準備。
文章上述兩部分分別闡述了“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理論意涵和內在邏輯,那么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黨如何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筆者認為,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實踐路徑可以概括為:健全制度化建設與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雙措并舉、在理論與實踐相互貫通中不斷加強黨員作風建設。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想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就必須依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堅強的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盵17]對于共產黨員來講,初心易得,而要保持初心,則需借助制度規范化的力量。
筆者認為,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需將“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制度化建設同黨的反腐敗斗爭深度融合,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保持反腐敗政治定力,將嚴厲懲治、規范權力、教育引導緊密結合,標本兼治、堅定不移深化反腐敗斗爭。
踐行“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就要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在人類實踐活動中,正如主體的活動先行寓居于對象領域中一樣,客體對象本身的存在亦包含在人的活動領域當中。唯物史觀既承認人民群眾偉大的創造力,也承認環境對于人的作用的客觀存在。由此可見,營造健康良好的政治生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必須堅持認真落實組織生活各項制度。應當不折不扣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評議、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等基本制度,建立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專項檢查制度。要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以整風精神嚴格黨內政治生活,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政治空氣的清新劑。
中國共產黨憑借“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取得了今天的輝煌,還要依靠發揚優良作風贏得未來的勝利。必須把握新征程的歷史特點,加強理論學習,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本領、提高政治領悟力、增強歷史主動精神,鍛造出更加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加強黨員作風建設,要堅持理論學習。新時代呼喚著與時俱進的理論,隨著黨的中心任務的改變,黨員需要學習領會的內容也在發生著變化。要堅持按照黨章的最新要求對標審視自身,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的內在消化和現實轉化。黨員干部加強作風建設的過程,就是不斷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要繼續保持黨的政治本色,最重要的是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只有理論上清醒,才能在政治上堅定,開展具體工作才有底氣、有力量。面對新時代新征程上的風險挑戰,中國共產黨人首先要掌握好馬克思主義理論這門看家本領,不斷在斗爭實踐中推進理論創新。要堅持訓練系統觀念和辯證思維,同時也要不間斷地加強“四史”學習,使得黨員干部在理論學習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更加深刻地領會黨的作風建設對于推進偉大事業的重大意義。
提升黨性修養,必須加強實踐鍛煉。只有在斗爭實踐中才能積累奮斗經驗、提升理論自覺;只有經風雨、見世面才能深刻領會黨帶領人民創造奇跡背后的艱辛。法國人民在二月革命中推翻了代表金融資產階級的七月王朝,但隨后掌權的資產階級就開始清算無產階級,于是無產階級迫于形勢又發動了六月起義,最終這次起義還是失敗了。由此,馬克思認識到無產階級革命必須超出資產階級革命范圍,在革命斗爭中應及時將資產階級革命轉化為無產階級革命,徹底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在此種意義上,艱苦奮斗的實踐經歷為我們提高斗爭本領提供了經驗基礎和理論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在重大斗爭中磨礪,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勢嚴峻、情況復雜的時候,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干?!盵18]斗爭實踐推動人們對于斗爭現實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無論是成功的斗爭經驗,還是失敗的斗爭教訓,都是未來取得斗爭勝利的法寶。
要在理論與實踐相互貫通中不斷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重在學習和實踐,需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做到在實際工作中增長智識、在理論學習中提高實干本領,只有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才能克服學習上的形式主義、避免陷入“客里空”。黨員干部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學習中增強運用能力、在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增強拼搏制勝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