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有一種童年叫“美影廠”,有一種畫風叫“民族風”。剪紙動畫、偶定格動畫這些帶有時代記憶的動畫類型,這次在國漫《中國奇譚》中“復活”了。比如,《小滿》用到了手工剪紙動畫,《玉兔》則是定格木偶動畫,《鵝鵝鵝》融合了素描與水墨韻味……
《中國奇譚》自播出后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能將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國故事呈現給觀眾,無疑是本片獲得廣泛贊譽的重要原因。網友們紛紛被這部國漫驚艷到:“精彩啊!傳統風味的國產動畫回來了”“竟然找到了幾分兒時記憶里的感覺”。
該劇由8個獨立的故事組成,包括《小妖怪的夏天》《鵝鵝鵝》《林林》《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小滿》《玉兔》《小賣部》《飛鳥與魚》。它融合了剪紙、素描、水墨等多種美術風格,制作方法上有傳統二維、偶定格動畫,還有CG渲染技術,以及京劇臉譜、中式留白等中國美學元素,技術的更迭體現著傳承與創新,使中國美學在國漫的想象力中賡續綿延。
在內容上,《小妖怪的夏天》脫胎于我們最熟悉的《西游記》,聚焦“善與惡”;《鵝鵝鵝》取材于我國傳統的志怪小說,關注“虛與實”;《林林》聚焦“自我認同”的議題,對人類中心主義進行深刻反思。這些動畫的主題,無不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息息相關,體現出中國人對生命的深刻反思,對生活的深層探索。
◆素材解讀
《中國奇譚》以我國傳統志怪傳奇為依托,扎根中國文化沃土,發掘中國傳統故事,堅持中式動畫風格,展現中式想象力,承載中華民族文化與哲學。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堅定文化自信,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方能行穩致遠,走出一條守正創新的中國式動畫之路。
◆適用話題
文化創新 文化自信 傳承發展 守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