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
摘要:
火場救援工作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危險性,還可能會出現其他意外事故。進行火災救援時,現場情況非常危急,由于部分工作人員沒有對現場情況進行正確判斷,指揮不當,再加上日常訓練不足,都有可能會加大意外事故出現概率。新時期,消防救援團隊需要從根本上提升自身作戰能力,更好了解現場火情,并且加強安全防護訓練,有效降低滅火救援風險。因此,本文結合消防員傷亡風險類型,探討了出現原因,并提出了幾點相應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消防員;滅火救援;優化對策
引言
應對各種突發災難和事故,消防救援隊伍面臨著非常嚴峻的考驗。出現火災事故時,火災現場內部和外部環境有一定區別,而且不同的事故類型也會有不同的現場安全隱患,要求消防員能夠有效克服各種困難,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消防員傷亡風險類型
(一)坍塌事故引起傷亡風險
在所有火災事故中,最常見的就是建筑物火災。一旦出現這種類型的事故,很有可能會導致居民被困在建筑物內,這時就需要消防員進入建筑物內部進行救援。然而,受到火災事故的影響,建筑物結構遭到破壞,結構穩定性會大打折扣,進而出現建筑物倒塌風險。在救援過程中,消防員需要攜帶眾多救援設備,自身也需要配備防護服,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消防員行動的便捷性,一旦出現倒塌事故,很難及時撤離,最終出現人員傷亡。
(二)爆炸損傷風險
如今,城市中隨處可見高層建筑以及大跨度廠房,致使消防救援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出現消防員傷亡數量最多就是火災救援,其次是搶險。由于在火災事故救援過程中隨時可能會出現爆炸等意外事故,燃燒過程還會產生巨大熱量和煙塵,也會對消防員造成一定灼傷,如果沒有及時躲避,可能會受到更大范圍波及。例如,2021年某地消防大隊針對高速服務區內一輛大貨車火災事故進行救援時,車輛底部副油箱突然出現爆炸,致使現場6名消防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傷亡,現場的火災事故形勢非常復雜,導致很多消防員被困于火場中[1]。
(三)觸電事故風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氣設備數量也在不斷增多,無論是企業生產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電器,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維護不到位、使用不規范、電路老化等現象,進而加大了因電路問題引起的火災事故。對這方面的事故進行火災救援時,消防人員進入建筑物內部,很可能發生觸電風險。一旦出現觸電事故,再加上現場還有可能會出現粉塵、有毒氣體等,也進一步加劇了人員傷亡出現概率。
二、消防員傷亡原因
(一)消防工作局面復雜
在現代化城市飛速發展背景下,人們對于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能否保證消防救援工作有序開展是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消防人員面臨的火災事故現場環境非常復雜,可能會涉及到大型化工廠,廠房內部儲存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和大型機械設備,再加上現代化城市中高樓林立,如果進行火災救援時,很多消防人員在無法及時對現場狀況進行了解的情況下,需要進入到火場開展救援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傷亡概率。此外,由于現場環境非常復雜,火災控制工作難度相對較大,隨著火災救援時間的不斷推移,也會進一步加大意外事故出現的可能[2]。
(二)滅火指揮協調不當
面對嚴峻的火災事故現場,指揮人員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科學選擇合適的戰術,確保在救援過程中能夠化被動為主動,以最快速度完成救援任務,避免出現人員傷亡,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所以也對消防救援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消防救援人員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還應該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才能夠更好應對復雜的火災現場挑戰。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部分地區出現火災事故的次數相對較少,消防人員經驗不夠豐富,現場應急處理能力相對較差,在遇到各種意外事故時,很容易出現指揮不當、現場失控等狀況,導致消防救援人員傷亡風險產生。
(三)防護用具使用不到位
目前消防救援工作開展過程中最常用的消防器材包括滅火毯、緩降繩、滅火器、逃生繩以及防煙面罩等,另外在救援過程中還經常會使用到報警器、破拆器等。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消防救援人員需要面臨的險情越來越復雜。為了能夠更好應對不同的意外事故,也需要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對消防器材進行更新換代。這些消防用具的科學使用,不僅能夠有效保障消防救援工作順利開展,在出現意外事故時,還能夠更好保障消防人員的生命安全。然而,實際上有很多消防救援團隊設備配備并不充足,主要是因為設備自身的維護費用相對較高,而且沒有對傳統的救援設備進行及時更換。
(四)危險防護訓練不足
加強日常消防救援應急演練,能夠更好提升消防員的應變能力。在消防演練中,要求消防員正確穿戴消防設備,隨時關注火災發展狀況,采取切實有效防護策略,盡量減少火災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針對消防員進行安全防護教育時,由于不具備統一教材,其接受的技戰術訓練仍然停留在傳統水平上?,F階段,不論是現代化的高層建筑還是工業廠房,其建設水平都得到了極大提升,內部結構越來越復雜,救援難度也在不斷增加,而且現場內設備物品眾多。如果仍然使用傳統單一的訓練模式,消防人員所掌握的技能很難應對復雜的消防需求。由于現場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在實戰演練中也需要進行針對性分析和訓練,對事故現場進行模擬。結合目前的實際狀況來看,這方面的內容仍然不夠完善[3]。
三、消防員傷亡風險預防對策
(一)判斷火災現場危險系數
在出現火災事故時,消防救援人員的首要任務是幫助被困人員以最快的速度脫困,并且對現場的火情進行科學處理。為了能夠盡量減少傷亡事故的產生,需要對現場的實際狀況以及火情風險系數進行正確評估,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救援方案,確保救援任務順利開展。目前消防救援團隊在開展救援任務時,對于風險系數相對較高的救援任務,在滅火之前需要根據現場事故類型以及特點,提前分析導致意外事故出現的原因,進而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行動規劃,來完成救援任務。在救援之前,要對現場人群進行疏散,通過消防設備對現場的火災事故進行有效控制,根據火勢具體狀況確定防護等級,然后再確定車輛行駛路線。一旦現場出現緊急事故,應嚴格按照前期制定的計劃有序從火場撤離。進行火災事故救援時,前線的救援工作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專業人員的現場協助也非常關鍵。這樣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現場潛在的異常之處,更好保障消防員的人身安全。
(二)提高指揮員指揮能力
首先,要求指揮人員必須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和應變能力。由于其專業程度和現場指揮工作質量有著直接關系,所以對于指揮人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才能夠在面對險情時沉著應對。因此,在選用指揮人員時,必須要重點考察指揮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其次,需要掌握更加豐富的理論知識。只有指揮人員掌握了更加豐富的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夠將其靈活應用,全面提升自身的指揮能力。要想保證消防救援工作順利開展,指揮人員應及時關注重大火災新聞,切實提高對意外事故的敏感度,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另外,還需要定期對指揮人員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真正將指揮人員的實戰能力和理論知識進行有機結合,根據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薄弱之處進行針對性培訓,定期進行溝通交流,對于日常工作中好的建議進行有效宣傳,這樣能夠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最后,完成火災救援以后,還需要及時總結本次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只有不斷進行消防演練,參與實戰,才能夠有效提升每一位指揮人員的專業水平。指揮人員不僅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還應該在每一次工作結束后,對本次救援行動和滅火行為進行有效總結,形成文字性資料與同事進行分享,將其整理成檔案為后續工作計劃的制定提供有效的資料支持。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對國內外的先進經驗進行不斷學習,觀看火災救援案例,不斷吸取經驗,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4]。
(三)及時更新換代消防設備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先進設備和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消防救援工作也不例外,傳統的消防器材大部分都是隔熱服、傳統水槍,而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火災事故復雜程度明顯增加,各種不同類型的消防器材層出不窮。消防救援人員不僅要掌握傳統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還應該加強對新型消防器材的使用力度,通過掌握新型消防器材的使用技巧,充分發揮新型設備的應用價值,保證火災救援工作順利開展。另外,消防部門還應該進一步加強信息的流動性,了解世界范圍前沿的消防器材,并且對內部消防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指導,確保其能夠真正掌握不同類型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此外,加強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積極引進新型設備,確保能夠在具備良好安全保障的環境下,讓消防人員更加安心參與救援任務。
(四)完善安全防護訓練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技術手段、新型材料。與此同時,各種意外事故的處置難度也在不斷增加。消防員應該緊隨時代發展趨勢,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從多個層面入手,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因此,消防救援團隊不僅要對現有培訓內容進行不斷完善和升級,還應組織消防員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入學習,掌握消防裝備、火災撲救、常見化學事故處置方法等專業技能,促使其具備更加扎實的理論知識。另外,還必須要熟練使用各種消防器材,在火災救援過程中,科學合理使用消防裝備,全面了解不同消防器材使用性能、使用方式。尤其是個人防護裝備,更應該做到勤保養勤檢查。面對不同的火災救援任務,制定相應的著裝標準,特別是進行火災事故救援時,更應該嚴格落實安全防護要求,例如戴手套、緊帽帶、背空呼、拉面罩、整理衣領披肩等,將這些防護要求形成習慣,并努力將以往的不習慣轉變為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保護自己,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對消防員進行針對性技能培訓,熟悉不同的消防裝備,全面提升自身應急能力,綜合掌握排煙、救人、滅火、坍塌、呼救等多項技能,在不斷演練和實戰中積累經驗,以此來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的應對能力[5]。
(五)提升消防隊員自我保護意識
不論是進行日常消防演練,還是實戰救援,都應該全面提升消防救援人員自身的自我保護和危機意識,保證其能夠隨時保護自身的生命安全。在開展實際救援活動中,有部分人員覺得自己經驗非常豐富,對于潛在風險隱患沒有高度重視,進而引起傷亡事故。因此,消防救援團隊應結合隊內實際情況,定期開展嚴格培訓,確保能夠真正將潛在風險因素扎根于內心,始終保持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次消防任務,進而減少消防員傷亡風險。
結語
總而言之,滅火救援工作本身就具備極強的危險性。在實際工作中,還面臨著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工作人員只有加大對現場事故的了解程度,科學合理使用消防器材,制定切實有效的應對方案,才能夠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開展。為了能夠有效減少消防人員傷亡風險產生,就必須通過嚴格的應急演練和日常培訓,全面提升消防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從根本上提升消防救援效率,以此來促進消防事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江浩.減少消防滅火救援傷亡策略的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0,6(21):90-91.
[2]劉宏暉.消防滅火救援中消防員傷亡原因及策略分析[J].今日消防,2020,5(10):53-54.
[3]禚曉飛.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現狀及對策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4):56.
[4]劉剛.滅火救援中消防員安全保護對策[J].今日消防,2020,5(07):63-64.
[5]秦圣義.芻議滅火救援中消防員傷亡原因與預防舉措[J].今日消防,2020,5(0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