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雪萍
在市場競爭不斷激烈的形勢下,謀求長期的發展壯大、保障穩定的經濟效益是各企業必須思考的課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層次變得愈加分明,大數據環境下,強化對企業經濟管理的研究變得更加關鍵,企業要充分意識到經濟管理對自身發展的重大意義[1]。面對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雙重壓力,探尋全新的發展契機、維持企業活力和生機是企業經濟管理人員的首要責任,針對當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找尋出現狀原因并采取有效策略也是每個企業管理人員的第一要務。
企業經濟管理顧名思義,是重點針對企業經濟進行管理,通過將經濟學與管理學進行深度融合,共同實現對企業的經濟管理。企業經濟管理能夠為企業領導決策層提供高質量、高效率、高速度的信息支持,并通過清晰的經濟邏輯推理加以佐證,從而為企業進行重大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和保障。在開展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對企業科研開發、生產制作、資本投入、市場項目開發及市場供需關系進行深入探究,以保障經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準確性、科學性[2]。
企業的經濟管理體系不完善、不合理會對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落實開展產生較大影響,企業工作的落實開展需要硬性的規章制度進行參考和借鑒。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得知,我國部分企業所應用的經濟管理體系相對于傳統體系而言,出現的變動創新少之又少,面對現代市場經濟對企業提出的全新標準和需求,無法妥善解決[3]。經濟體系的不完善也使得企業內部的崗位規劃缺少合理性、崗位晉升機制不科學,導致部分企業員工缺少職業責任感,對工作熱愛程度較低,工作態度不端正、不積極、不認真,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當工作出現漏洞和問題時,員工間相互推卸責任,無法尋找到問題根源,企業各項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受到影響,企業安全隱患較大。
我國目前多數企業都面臨著經濟管理結構落后的問題。伴隨著時代發展和市場經濟的高速運轉,經濟與管理變得愈加密不可分,企業進行經濟管理既是迎合市場經濟的必然趨勢也是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經濟管理的傳統結構需要進行創新升級,保障企業適應社會發展的未來趨勢。傳統的金字塔結構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最高層發布命令,逐一向下落實,這種結構模式面對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的高速流動顯得極為落后,高層管理者出現信息閉塞的可能性極大,而一旦出現,則會對企業發展造成損失,市場供求狀態與企業發展戰略部署無法有效對接,企業規劃單純聽從于高層管理者的命令,企業發展腳步極容易放緩或停滯。同時,典型問題是企業內部經濟管理結構不科學,由于內部經濟管理結構涵蓋了大量的組成要素,諸多要素間的權責分配不合理、又缺少硬性規定的束縛,管理者的工作障礙不斷變大,企業在重大戰略上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得不到保障[4]。
由于市場中人員流動頻繁,企業的各項工作進度和質量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結構無法和企業戰略實施進行配套,工作人員缺少對技能經驗的總結和歸納,企業缺少對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和教育,企業無法整合內部的人力資源,甚至頻繁出現核心員工離職、跳槽的現象。員工的復雜化和多樣性,不同層次員工的不同需求也是導致人力資源不穩定的重要因素。由于缺少合理的績效評估考核機制,人才的成長嚴重落后于企業的發展腳步,員工經常面對不公不正的待遇,對企業喪失信心,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企業凝聚力大打折扣。
企業建立健全經濟管理體系中針對的主體對象是企業職工,要確保對職工行為進行合理有效的規范和約束,保障企業職工在管理體系的明確規定下更好地進行工作和活動。完善企業經濟管理體系并不斷進行創新升級是進行企業經濟管理的關鍵基礎,企業的各項工作管理都需要管理層的統籌規劃,也離不開相應的資金支持,企業在進行設計規劃、投入生產、上市銷售等步驟時遇到的諸多問題都能夠通過合理的經濟管理體系得到妥善解決[5]。企業在完善自身經濟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不但要依據自身實際運行狀態進行規劃,同時要調查分析市場大環境的現實狀態,將企業職工的崗位晉升、權責劃分機制納入到管理體系之中。要堅持強化企業內部的監督管理機制,對于企業職工工作態度進行積極調動,提高企業整體的工作質量和水平,要對企業內部各單位、各部門、各崗位員工的權責劃分明確,避免由于權責不清晰導致企業出現經濟虧損。
擺脫企業傳統的組織形式,借助大數據實現柔軟化、虛擬化、扁平化的統一。
柔軟化能夠保障企業在常規階段滿足下游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在非常時期能夠抵御供應鏈的波動,依據市場實際需求的變化,隨時彈性地釋放產能,實現不同生產基地間的互補互助,共同面對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強化企業供應鏈的韌度。
虛擬化是指構建一個內部資源的利用綜合體,其中涵蓋了實現企業發展總目標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如人力資源、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版塊,主要使用大數據的通信網絡技術,逐步打破傳統局限,構建一種學習型組織,重視企業全體職工的共同價值觀和總體目標[6]。
扁平化顧名思義即是實現企業管理的扁平,傳統企業管理模式大多呈現一種層級較多、效率較低的金字塔結構。而扁平化管理通過減少管理層級、壓縮不必要的管理單位、對管理幅度進行一定提高,使其從直線式結構轉換為橫向結構,加速信息流動和傳遞速度,上級層級能夠映射更大面積的下級,提高進行管理的效率。特殊的下級職能也會得到上級的越級關注。
企業因人而存在,企業本質上即是由一群有著某種優點或特長的人組成的,在這些人身上同樣存在著某種缺點或不足。企業管理層的任務即是發揮他們的優勢、挖掘出他們的潛力、激發出他們的活力,同時,幫助其克服自身的不足。知識經濟的發展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各種人力資源、財力資源、信息資源,能夠看出,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知識經濟的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現代化企業,要首先將知識經濟進行科學利用,積累更多的知識力量,其次持續豐富企業自身的文化底蘊和內涵,最后提高企業實際生產技術水平,不斷強化對人力資源進行開發的投入比重。
由于知識經濟的高速發展,大數據時代下各企業間的產品動向更加透明和公開,單純產品間的碰撞和競爭已不再成為主流,占據主流趨勢的是各企業間的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競爭,企業最根本的目標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而獲取經濟效益則需要自身過硬的綜合實力和市場地位,則應當對人力資源管理有深刻意識。人力資源管理本質上是對企業人力進行管理,要堅持人本思想,強調每個人的獨特性,不斷優化企業內部的工作環境,使整體的工作氛圍輕松、舒適。要保障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落實,企業職工的汗水和付出都要得到相應的回報,激發每個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發揮每個企業職工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群策群力,不斷深化企業創新升級步伐。
構建現代化企業經濟管理體系是企業具備一定深度和高度的戰略舉措,也是企業著眼全球、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的重要投資。具備現代化經濟管理體系的企業能夠更加輕易地發展其核心競爭力,企業的凝聚力和發展潛力也能夠得到極大提高。誠然,構建完善的企業經濟管理體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遠。而我國企業更應當開拓自身眼界、理清發展思路、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堅持進行可持續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