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演進與展望

2023-03-13 03:53:36楊晨
現代特殊教育 2023年24期

楊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與教學。E-mail:516644351@qq.com。

[摘? 要]?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制訂與完善有利于促進特殊教育評價的改革與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經歷了醞釀起步期、持續探索期、加速發展期和更新轉型期四個階段。特殊學生評價政策在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方式及評價指標等方面都向著更加科學、適宜的方向發展,呈現出由關注結果轉向強化增值、由學科測試轉向多維度綜合評價、由片面單一轉向多元兼顧、由簡單籠統轉向豐富細化的特征。在特殊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為促進特殊學生全面適宜健康發展,需要強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專業化,制訂特殊學生適宜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開發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評價工具,建立特殊學生評價保障機制。

[關鍵詞]? 特殊教育;學生評價政策;特殊學生發展

[中圖分類號]? G760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1]。學生評價作為教育評價的中心環節,它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教育評價改革的成敗。特殊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制訂與完善有利于促進特殊教育評價的改革與發展。教育部于2022年11月印發《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顯示了國家層面對特殊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視,也反映了特殊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鑒古而知今,更可創未來,梳理政策文本的發展脈絡有助于更好地厘清思路,明晰方向。由此,本文擬通過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歷史演變,嘗試梳理其發展階段及主要特征,并結合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展望特殊學生評價的未來趨勢,為建構更加適宜的特殊學生評價體系提供啟示。

一、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歷史演進

特殊學生評價是評價主體依據特定的評價標準,借助多種評價方法,對特殊學生的身心發展過程和變化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和價值判斷,以期達到教育增值的過程[2]。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特殊教育和特殊學生的發展,圍繞評價原則、評價指標、評價方式等因素制訂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研究發現,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政策大體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借鑒參照到探索發展的過程,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醞釀起步期(1978—1999年)、持續探索期(2000—2010年)、加速發展期(2011—2020年)、更新轉型期(2021年—至今)。

(一)醞釀起步期:實現從無到有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逐漸重視特殊學生的教育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辦特殊教育學校。1984年,國家頒布了《全日制八年制聾啞學校教學計劃(征求意見稿)》《全日制六年制聾啞學校教學計劃(征求意見稿)》。1987年,國家先后發布《全日制盲校小學教學計劃(初稿)》《全日制智力落后學校(班)教學計劃(征求意見稿)》,對盲校、聾校和培智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出指導意見與要求。在《全日制智力落后學校(班)教學計劃(征求意見稿)》的第七部分,首次以政策文本形式規定特殊學生評價的相關內容,如“教師應根據平時觀察、課堂提問和作業考查等方式所積累的資料,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作出評價”[3],并要求“學校要建立健全相應的資料、檔案、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考核與評價辦法”[4]。為加強特殊教育學校內部的規范化管理,1998年教育部發布《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在文件的第三章《教育教學工作》部分首次對特殊學生的評價方式作出具體要求,如“特殊教育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評價教育教學質量,尤其要重視教學過程的評價”[5]。特別指出,“學校每學年對學生德、智、體和身心缺陷康復等方面進行1—2次評價,畢業時要進行終結性評價”[6]。上述政策文件中提到的“兩個首次”,體現出特殊學生評價政策從無到有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起點,為后續特殊學生評價的進一步探索揭開了序幕。

(二)持續探索期:以借鑒參照為主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特殊教育圍繞“完善體系”“深化教學改革”進入向內求索的發展階段。2001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十五”期間進一步推進特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意見》提出:“以全面提高殘疾學生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殘疾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主要目標;要根據學生差異提出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使不同類別、不同程度的殘疾學生都能夠通過教育得到發展。”[7]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強特殊教育的針對性,提高殘疾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提高其生活自理、與人交往、融入社會、勞動和就業等能力的培養”[8]。上述兩項文件盡管沒有直接涉及特殊學生評價的相關內容,但是其中的教育目標和教學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特殊學生評價內容的要點和方向。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則明確了特殊教育的發展任務,對特殊學生發展的要求為“提高殘疾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9]。這一時期對特殊學生的評價仍以借鑒參照普通教育為主,同時從上述政策文本中也顯示出對特殊學生評價更為全面的要求,對特殊學生評價體系的研究持續推進中。

(三)加速發展期:以內涵式發展為主

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特殊教育事業迎來了更多利好政策。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指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質量監測評價體系”[10]。這是我國教育政策文本中首次涉及有關特殊教育的質量監測評價要求。隨著特殊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2017年,教育部等部門印發《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提出“完善特殊教育質量監測制度”[11],從特殊教育質量監測評價體系的初步建立,到特殊教育質量監測制度的逐漸完善,都彰顯出國家建構特殊教育評價體系的決心和要求。同時,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里,還首次提出要“探索適合殘疾學生發展的考試評價體系”[12]。從特殊教育質量評價到特殊學生評價,體現了特殊教育評價政策不斷聚焦核心環節的發展方向。2016年,教育部發布盲校、聾校、培智學校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這是我國第一次專門為特殊學生制訂的一整套系統的學習標準,也是我國特殊教育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經驗的集中總結[13]。在三類課程標準的實施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特殊教育教學和評價改革,“要求關注過程、著眼發展、尊重差異、多元評價”[14]。值得關注的是,在每一門學科課程標準文本中的實施建議部分都有關于評價的建議,包含了評價目的、評價內容、評價類型、評價方式以及評價主體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這一系列的評價建議可以看作是對《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中關于“探索適合殘疾學生發展的考試評價體系”的積極回應,表明我國特殊教育評價不再僅僅是借鑒和參照普通教育的發展模式,為特殊學生評價體系的獨立化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隨著融合教育的實施和推進,2020年,在《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中,首次對就讀于普校的特殊學生的評價方法提出建議。如“要健全符合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實際的綜合素質評價辦法”“避免單純以學科知識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實施個別化評價”[15]。至此,特殊教育的評價對象更加全面,特殊學生的評價朝著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

(四)更新轉型期:走向獨立化發展道路

“十四五”開局之年,為推動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要“完善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16]。2022年,我國第一份關于特殊教育評價的政策文件出臺,即《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其對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作出了全面部署和規劃。在基本原則中提出“強化學生全過程縱向評價”“整合各類考核評價項目”“針對不同類別、不同程度、不同階段特殊兒童的需要,分類設計評價方式”“強化增值評價”等開創性的舉措[17]。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政府履行職責、課程教學實施、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組織管理、學生適宜發展等5個方面,共18項關鍵指標和49個考查要點[18]。其中在學生適宜發展部分明確提出3項關鍵指標,即思想道德素質、知識技能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在課程教學實施部分指出要開展多元評價的關鍵指標。如,“開展過程性評價,實施個別化、多元化評價”“合理調整評價方式與評價內容,將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掌握情況作為基本評價內容,突出對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心理生理矯正補償和勞動技能等方面的綜合評價”[19]。進入新時代,我國特殊教育已經邁入高質量內涵發展的新階段,《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的出臺,有利于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特殊學生實現最大限度的發展。更有學者指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四份質量評價指南的發布,意味著我國已形成基礎教育“三段一類”質量評價體系,教育評價改革新格局基本確立[20]。同時,作為第一份特殊教育領域專門的評價政策文件,其在評價理念、方式及指標等方面都作出了區別于普通教育的更加科學、適宜的評價要求,標志著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政策進入了全新的、獨立化的發展時代,在特殊教育評價發展歷程上具有劃時代意義。但是,也應當看到評價指南涵蓋特殊教育辦學質量的方方面面,并不是特殊學生評價的專項政策文件。因此,盡快研制專門化、系統化的特殊學生評價體系是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和迫切需要。

二、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特征分析

我國特殊教育起步較晚,前期多以模仿和移植國外特殊教育、參照我國普通教育的發展模式為主。改革開放以來,特殊教育愈發受到重視。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先后提出支持特殊教育、辦好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戰略要求。縱觀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歷史演進發現,評價作為制約特殊教育發展的重要環節,深受特殊教育發展進程的影響。特殊學生評價政策在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方式及評價指標等方面都向著更加科學、適宜的方向發展。

(一)評價理念:由關注結果轉向強化增值

改革開放前期,特殊學生評價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重視結果評價的痕跡還較為明顯。如在《全日制智力落后學校(班)教學計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作出評價”。《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中提出,學校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終結性評價”。關注結果的評價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當時國家對特殊學生評價的重視,契合了當時特殊教育發展的需要,但這并不利于特殊學生的長期發展,也不符合特殊學生的身心特征和成長規律。2020年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21]。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份關于教育評價改革的系統性政策文件,為特殊教育學生評價的改革與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特殊教育理論研究的深入發展和國家對教育評價改革風向的研判,各界對特殊學生的教育和評價問題逐步形成共識,即“尊重特殊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將特殊學生全面健康適宜發展作為評價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根本點”[22]。“全過程縱向評價”“增值評價”等評價原則與理念逐漸從理論探究走向實踐探索。由此可見,我國特殊學生評價理念已由關注結果轉向強化增值。

(二)評價內容:由學科測試轉向多維度綜合評價

特殊學生的評價內容在變遷中與時俱進、逐步發展。2009年,《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首次提出要關注特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從此以后關于特殊學生評價的內容開始由單一關注學科測試轉向綜合素質評價。在具體的評價內容層面,增加符合特殊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的生活自理、與人交往、融入社會等維度。2016年出臺的三類特殊教育學校課程標準進一步對課程與教學評價做出調整與優化,更加契合特殊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發展要求。2020年頒布的《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避免單純以學科知識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要建全綜合素質評價辦法。2022年印發的《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將評價內容界定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心理生理矯正補償和勞動技能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特殊兒童教育評價內容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我國特殊學生評價內容已由單一的學科測試轉向多維度綜合評價,有利于促進特殊學生全面健康適宜發展。

(三)評價方式:由片面單一轉向多元兼顧

評價方式是落實學生評價工作的重要環節,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評價體系的先進與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方式呈現出由片面單一轉向多元兼顧的趨勢。在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發展的初期階段,特殊學生的評價方式還是以紙筆測驗和終結性評價為主要手段。進入新世紀以后,隨著國家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重視和支持,特殊學生的評價方式也逐步得到改觀。2016年頒布的特殊教育學校三類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部分都有關于評價方式的具體說明。如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生活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評價方式的建議有“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運用日常行為觀察與記錄”等[23]。2020年頒布《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則提出了個別化的評價方式。2022年印發的《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提出的分類別、分程度、分階段設計特殊學生評價方式,既尊重了特殊學生整體的需求,又兼顧到每一名特殊學生的個體差異,為破解特殊學生評價的難點痛點問題找到了突破口。多元兼顧的評價方式是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要求的有力保障,也是當前推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杠桿。

(四)評價指標:由簡單籠統轉向豐富細化

通過梳理發現,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指標呈現出由簡單籠統向豐富細化發展的特征。早期的特殊學生評價政策關注特殊學生德、智、體和身心缺陷康復等方面的發展,但是沒有涉及對學生發展的具體評價指標。2022年印發的《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將思想道德素質、知識技能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作為特殊學生評價的3大重要指標。為保障指標的落地落實,還設置了更加具體細化的考查要點。例如,在評價社會適應能力這項能力指標時,考查要點細化為評價學生是否具有安全意識、是否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是否能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是否能基本適應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生活等[24]。隨著教育學、心理學、腦科學等交叉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對特殊學生發展的認識和定位也更加科學和專業,對特殊學生評價指標的研制也更加豐富細化。高質量發展的特殊教育旨在促進特殊學生的全面發展、全人發展和全過程發展,讓每一名特殊學生都能真正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三、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展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政策逐步發展,已進入獨立化、專門化的發展階段,但也應當認識到距離更加全面的、系統的特殊學生評價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基于以上考慮,結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審思并展望未來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發展方向。

(一)強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專業化

評價主體是學生評價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它直接影響著學生評價的公平公正和信度效度。當前,特殊學生的評價主體主要是特殊教育教師,這并不完全契合特殊學生多元評價發展的要求。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背景下,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已成為學生評價發展的趨勢。特殊學生的評價主體也應從單一的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擴大到教師、家長、社會人員以及學生本人,形成多方共同參與特殊學生發展與評價的基本格局。同時,特殊學生多元評價主體的專業化水平亟待提高。在這些評價主體中,學校教師是主導因素,主要負責把控特殊學生評價的信度效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特殊學生評價質量的高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評價的專業性,帶頭更新評價理念,提升評價能力,并加強對多方評價主體的指導、溝通和聯合,讓更多的主體走進特殊學生,了解特殊學生,積極參與到特殊學生的評價中來,有利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特殊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此外,還要積極探索特殊學生的自我評價,在適宜的引導與支持下給予其自我評價的權利,有助于發展特殊學生的自我決定能力。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專業化發展也是落實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重要舉措。因此,在未來制訂特殊學生評價政策時應特別注重對評價主體內涵和能力的要求。

(二)制訂特殊學生適宜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對于學生評價來說,評價主體解決的是“誰來評”的問題,評價指標則是要解決具體“評什么”的問題。只有明確“評什么”,學生評價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評價指標是特殊學生評價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因素。從我國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演變中發現,特殊學生的評價內容已經轉向多維度綜合評價。當前圍繞綜合評價設置的評價指標盡管已經進行了豐富細化,但是仍然需要思考評價對象的適切與否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特殊學生的個體差異巨大,不同障礙類別的特殊學生在能力起點、個性特征及學習需要等方面都不相同,這也是制約特殊學生評價工作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結合實際,分層分類制訂特殊學生評價的具體指標,細化到“讓一線實施者看得懂、對得上、做得來”[25]。同時,也應當看到特殊學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制訂涉及學生、學校、家庭及社會多種因素,不是僅憑一線教師“埋頭苦干”就能完成的,也絕非一蹴而就。為制訂特殊學生適宜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我們需要“跨界思維”的引領,自上而下地整合多學科、多領域、多部門的專家和人員組成研究團隊,進行系統化的安排與設計,將籠統抽象的評價內容維度分解為更為全面、適切、易操作的評價指標,從而有力促進特殊學生適宜發展。

(三)開發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評價工具

隨著對特殊學生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以紙筆測驗為代表的傳統評價工具已不再符合特殊學生的評價要求。同時,特殊學生的評價內容與評價指標在常規考試中也無法精準實施。因此,研究開發新的特殊學生評價工具成為迫切需要。2020年《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創新評價工具”[26]。由此可見,特殊學生評價的改革與發展需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開發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評價工具有利于特殊學生評價向著更先進、科學的方向發展。在評價特殊學生的身心發展及情緒行為等方面,可以借助信息化平臺,在線填寫、記錄學生的行為與表現,實時生成學生發展的曲線圖。在評價特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時,可以依靠虛擬現實技術,模擬與特殊學生生活相關聯的場景,動態生成學生的心理狀態、行為表現等信息數據。信息化的評價工具可以更真實地記錄和存儲特殊學生的評價數據,更有利于監測和分析特殊學生發展的全過程。此外,特殊學生評價的數據和結果還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在更大的范圍進行推廣運用,進而實現特殊教育普惠發展。

(四)建立特殊學生評價保障機制

任何政策的落地落實都離不開相關機制的支撐配合,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實施與推進同樣也需要一系列配套保障機制。通過與國外特殊教育的對比研究發現,美國較早對特殊學生的評價制度立法,有力地促進了特殊教育的發展。我國特殊教育發展起步相對滯后,對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研制的腳步也較緩慢。隨著特殊教育事業的深入發展,構建更加適宜的特殊學生評價體系已經提上日程。特殊教育評價、特殊學生評價應及時更新,更好發揮指揮棒的引領作用。為此,應盡快制訂適宜的特殊學生評價政策,從法律層面建立健全特殊學生評價保障機制,確保特殊學生評價有法可依。同時,自上而下建立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為主體、多方協同參與的評價組織實施機制。逐步將評價結果作為相關行政部門履行職責、學校獎懲、教師考核等方面的重要參照和依據。以評價促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特殊學生評價保障機制,推動特殊學生評價政策的落地實施,進而從根本上促進特殊學生全面健康適宜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16)[2023-09-24].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2]吳春艷,劉路娟.高質量教育發展背景下我國特殊教育學生評價政策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特殊教育,2023(1):10-17.

[3][4]國家教育委員會.全日制弱智學校(班)教學計劃(征求意見稿)[J].人民教育,1988(6):8-10.

[5][6]教育部.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98(35):1313-1322.

[7]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十五”期間進一步推進特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意見[EB/OL].(2001-11-27)[2023-09-24].http://www.moe.gov.cn/s78/A06/jcys_left/moe_709/201001/t20100128_82033.html.

[8]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意見的通知[EB/OL].(2009-05-07)[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10/t20141021_180368.html.

[9]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3-09-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10]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的通知[EB/OL].(2014-01-08)[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1/t20140120_162822.html.

[11][12]教育部等七部門.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EB/OL].(2017-07-17)[2023-09-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1707/t20170720_309687.html.

[13][14][23]教育部關于發布實施《盲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聾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的通知[EB/OL].(2016-12-01)[2023-09-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1612/t20161213_291722.html.

[15]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2020-06-22)[2023-09-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2006/t20200628_468736.html.

[16]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2021-12-31)[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201/t20220125_596312.html.

[17][18][19][24]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的通知[EB/OL].(2022-11-03)[2023-09-2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2211/t20221107_975922.html.

[20]李絢.以評價改革為牽引,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辦學質量[EB/OL].(2022-11-14)[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2/2022_zl30/202211/t20221114_989355.html.

[2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2020-10-13)[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3_494381.html.

[22]邱軼.科學評價,適宜融合——關于教育部《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的對話[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3(1):71-80.

[25]辛濤.以質量評價促進區域特殊教育的高質量發展[EB/OL].(2022-11-14)[2023-09-2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2/2022_zl30/202211/t20221114_989380.html

[26]閆志明,朱友良,劉方媛.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教育評價:價值訴求、現實問題與建設進路[J].現代教育技術,2022(11):34-41.

The Evolution and Prospects of the Evaluation Policy for Special Students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Yang? chen1,2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2.Xuanwu District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Nanjing? 210018)

Abstract:Speci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formul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pecial student evaluation policies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valuation policy for special students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brewing,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stage,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stage. The evaluation policy for special students has developed towards a more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direction in terms of evaluation concepts, evaluation conten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It has shown a shift from focusing on results to strengthening added value, from subject testing to multi-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rom being one-sided and single to considering multiple factors, and from being simple and general to being rich and detailed.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sui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pecial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evaluation subjects, formulat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suitabl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students, develop evaluation tools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stablish a special student evalu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Key words: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 evaluation policy; special student development

(特約編校? 孫? 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99视频在线| 精品欧美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色婷婷久久|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三区二区|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a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亚洲天堂久久新|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91|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亚洲婷婷六月| 亚洲精品视频网|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播放| 日韩视频福利|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熟女AV|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久久国产毛片|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3p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人人射|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 aaa国产一级毛片|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大全|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欧美精品高清|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欧美另类第一页|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黄| 97国产在线播放|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婷婷午夜影院| 国产一级毛片yw| 播五月综合| 九色国产在线| 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