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論斷,從中華傳統美育的角度,闡明了詩歌、禮儀、樂舞之間的關系。朱光潛先生也提出:“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如果青少年缺少美育,就不可能全面發展。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給美育工作帶來新的契機。新科技的出現,重新激發了經典作品的活力,讓生活空間與美育空間聯系更加緊密。對今天的青少年來說,打開電腦或手機,就能身臨其境般參觀博物館、藝術館,欣賞藝術杰作。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讓藏于深宮大院的藝術珍品走入方寸之間的電子屏上,讓靜止的美術、書法、雕塑流動起來,突破了傳統美育的空間隔閡、技術限制。與此同時,新的科技文明也在不斷拓展美育的邊界,互聯網和虛擬化帶來的沖擊,正在改寫很多藝術專業的分類和定義。這些都呼喚新時代的美育工作者時刻保持創新意識、開放意識,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1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