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電力設施是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礎保障。電力設施遭受破壞,電力供應就會中斷,給經濟社會的發展,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目前我國電力設施保護領域雖然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電力設施保護領域法律問題變得十分突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防范相關法律問題,成為當今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文章對電力設施保護中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具體探討,重點論述了當前電力設施保護領域立法滯后、法律適用性不強、不同法律之間存在沖突等問題,并圍繞所提及的各種法律問題,具體探討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問題;防范對策
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支柱性產業,電力安全事關國計民生,這意味著電力設施遭到破壞所帶來的危害極大。盡管我國很早就出臺了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來制止破壞電力設施的違法行為,但是這些年來,破壞電力設施的各類案件數量依然比較多,這不僅僅給電力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直接經濟損失,同時也導致了居民生產、生活用電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證,造成了很大的社會負面影響。電力設施破壞、盜竊等案件較多的原因比較復雜,有電力行業管理體制改革帶來的陣痛原因,也有廣大居民保護意識不強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法律法規本身不夠健全,對于破壞電力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不夠[1]。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于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問題進行全面探討,充分了解把握法律問題成因,給制定科學合理防范策略提供良好的理論指導。
一、電力設施保護中的法律問題
當前電力設施保護領域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對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的法律支撐比較薄弱,由此導致電力設施保護效果不夠理想。本文將目前電力設施保護領域的主要法律問題歸納分析如下:
(一)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不夠健全
目前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立法工作比較滯后,雖然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法律,但是這些法律出臺時間比較早,法律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立法層次不高,法律效力不夠,法律的適用性自然大打折扣,這就給電力設施保護工作開展帶來了不良影響。目前已經頒布實施的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基本上都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出臺的,這些年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不足,導致了這些法律法規與時代發展嚴重脫節,無法在電力設施保護方面充分發揮作用。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雖然對于電力設施保護的責任主體進行了界定,明確了電力設施保護主體有電力管理部門、公安部門、電力企業、人民群眾等,但是這一規定本身存在問題,保護主體都有保護電力設施的責任,但實際上“責任”處于一個虛無的狀態,即存在各個主體雖然都有責任但其實又都沒有責任的情況[2]。對于公安部門來說,往往只有接到電力公司或者群眾的舉報才會出警,這時候電力設施被損壞或者盜竊已經成為客觀事實,而對于一些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行為或者隱性的破壞行為公安機關并沒有辦法做到偵辦處理。對于電力公司來說,在電力設施的保護方面往往是能力不足,一方面國家并沒有賦予其相應的對于違法行為進行偵辦的權限,另一方面其力量有限,繁重的電力設施保護任務與保護力量薄弱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電力公司沒有能力保護好電力設施。對于人民群眾來說,雖然也有保護電力設施的義務,但是這種義務并沒有與權利相對應,人民消極履行義務并不會受到懲罰,也不會因為積極履行義務而得到足夠的獎勵。基層政府成立的電力設施保護小組同樣因為權責不到位而難堪大任,在電力設施保護方面難有作為。
(二)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規執行不力
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方面存在力度不夠的問題。執法不嚴給電力設施保護所帶來的危害很多時候更甚于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原因在于有法不依其實在給外界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即對電力設施實施的違法犯罪不一定會受到懲罰,這會助長部分人破壞電力設施的囂張氣焰。目前對電力設施實施的犯罪行為打擊力度不夠。整體來說,電力設施相關案件的破案率比較低,公安機關往往會因為對電力設施實施的犯罪案值較低,在偵破方面積極性不夠。與此同時,很多對電力設施實施的犯罪案件,往往受制于各種因素,不會被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懲處,導致法律的權威性受損。例如,電力設施犯罪行為的具體偵辦處理都是公安部門的責任,但是公安部門人力有限,加上一些案件偵破難度較大,涉案金額比較小,這會導致公安部門無法嚴格按照法律進行案件的處理。當然,電力設施保護方面執法不嚴,與法律本身比較籠統、適用性比較差等有很大的關系,彈性執法的空間比較大,執法人員在具體執法過程中無所適從,導致了對于破壞電力設施人員的打擊力度不夠。
(三)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間存在沖突
當前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之間存在一些沖突,即不同法律中電力設施保護方面的內容存在一些出入和沖突,這自然會給電力設施保護帶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一般來說,當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相悖的情況下,對于一些案件的判定往往會出現適用標準不一的情況,難以在電力設施保護方面形成合力。電力設施保護方面相關法律沖突體現在不同層級、不同系統所制定的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不夠一致,原因在于出發點不同、相應的權限不同[3]。
具體來說,目前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之間的沖突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誰來承擔電力設施保護主體責任。當前電力設施保護主體的界定過于分散,雖然很多部門都有相應的法律責任保護電力設施,但是從具體情況來看,不同部門之間容易出現相互推諉扯皮的情況,導致法律落地難度大增。另一方面,對破壞、盜竊電力設施等犯罪行為界定的沖突。盡管兩種案件在主客觀要件、侵犯客體等方面有差別,但是在具體判定方面,往往難以進行清晰界定。另外,目前電力部門與居民在電力設施布置方面沖突增加,環保方面的問題也在增加。出現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法律制定的時候,制定部門更多從本部門的角度出發進行法律界定,更高級別的政府部門對于相關法律的協調不足。
(四)電力設施保護法律適用存在偏差
電力設施保護法律適用存在一些偏差,適用偏差的存在導致了相關法律問題更加突出。例如,刑法中關于電力設施保護方面的內容在適用方面就存在一些容易出現的誤區。在一些盜竊或者破壞電力設施案件法律責任的界定方面,刑法中有關證據采信、犯罪界定等方面的可操作性比較差。供電企業、人民法院、公安部門對于一些電力設施案件看法以及處理意見往往差別較大。公安部門通常會因為所掌握的相關證據存在不足,而沒有辦法將案件移交給法院,這給電力設施保護帶來了不良影響。另外,破壞電力設備罪與盜竊罪在適用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雖然這兩種罪名的界定標準不同,如在犯罪的主體、客體等條件方面存在差異性,但是在具體的案件處理中,往往會被混淆。例如,電力設施盜竊行為導致電力設施受損,司法部門往往傾向于按照盜竊罪進行處理,而電力部門傾向于按照破壞電力設施罪進行處理,這種適用方面的偏差會帶來一些法律方面的問題。
二、電力設施保護中法律問題防范策略
圍繞電力設施保護領域的諸多法律問題,當務之急是要注重立法,著重提升法律的實用性以及震懾力,從源頭上切實減少法律問題,確保電力設施的安全。
(一)完善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
電力設施保護需要做到立法先行。針對這一領域立法滯后的問題,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制定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電力設施的保護能夠切實做到有法可依,確保電力設施的保護能夠在完善法律體系和框架下取得良好的效果。政府對于電力設施保護的重要性要有深刻認識,會同電力部門對當前電力設施保護領域的難點進行廣泛調研,了解把握電力設施相關法律存在的缺陷,組織專家論證分析如何進行法律的修訂。一方面,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我國可以出臺專門的電力設施保護法,將目前比較零散的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進行梳理規整,確保相關法律更加系統完善[4];且電力設施保護法立法等級一定要高一些,以提升相關法律的效力。另一方面,需要對于現有法律進行及時修訂,提升相關法律的適用性。例如,當前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規完善的重點就是要明確相關主體保護電力設施的權責,即具體由誰來負責電力設施保護工作,享有哪些具體的執法權限,讓責任主體能夠按照法律規定進行電力設施的保護。
(二)嚴格電力設施保護執法
電力設施保護執法一定要做到嚴格,確保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的效力發揮。各級地方政府需要加強電力設施法律的宣貫工作,進一步增強廣大居民的法制意識,使其對于破壞電力設施的嚴重后果以及因此受到的懲罰有充分的認知,這樣才能夠使其遵守相關法律,切實減少電力設施違法犯罪行為。公安部門接到關于電力設施的違法報警之后,需要迅速組織警力進行偵破,提高破案率,對于抓到的犯罪分子需要嚴格執法,加大對犯罪分子的打擊力度,應當追究民事法律責任的,要求犯罪人員進行民事賠償,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法依規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在做好執法配套措施的前提下,電力系統可以參考鐵路系統,組建自己的執法隊伍,爭取一定的執法權限,當然這種權限設置一定要合理,避免執法隊伍權限失控。公安機關、基層政府、電力公司等主體需要加強執法合作,形成合力,更好應對復雜的電力設施保護問題。尤其要對一些比較典型的、社會影響比較大的電力設施犯罪案件從嚴從重進行打擊,讓潛在的犯罪分子在破壞電力設施方面三思而后行。另外,相關部門需要定期開展電力設施保護聯合執法活動,解決好電力設施保護方面難題,推動電力設施保護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三)解決好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間的沖突
針對目前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之間存在的沖突,關鍵要對既有法律進行梳理、修訂,將不同法律之間的相悖之處進行完善,保證相關法律的內在一致性。我國最好基于國情,由中央政府牽頭對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進行統一,解決不同電力設施相關法律內容不一致問題。一般來說,解決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沖突,重點遵循上位法優于下位法、新法優于舊法等原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等要服從法律,較好地統一電力設施相關法律[5]。電力設施保護主體責任方面,需要盡量統一,避免出現保護主體過于分散的情況,重點解決不同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情況,將保護責任進行明確以及細分,讓保護主體能夠切實履行好自己的保護責任,按照法律要求防范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案件。
(四)提升電力設施保護法律適用性
電力設施保護相關法律在適用方面需要注意避免出現偏差,在刑法對于電力設施盜竊罪以及破壞罪的相關規定方面需要進行調整。盜竊、破壞電力設備的行為,如果同時具備盜竊罪和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構成要件,根據重罪優于輕罪的原則,應定性為“破壞電力設備罪”。盜竊電力設備,沒有危及公共安全的,不能以破壞電力設備罪處罰;但如果該行為構成其他犯罪的,如盜竊罪、毀壞公私財物罪等,應按其他犯罪予以處罰。同時,針對電力設施保護方面比較突出的環保問題,占用農民耕地等方面的糾紛賠償問題,都需要做好司法解釋,積累相關經驗,強調相關法律的適用性,解決好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問題。
結束語
綜上,未來無論電力行業管理體制如何改革,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保護電力設施,確保電力供應的安全穩定,這是國家必須不遺余力要做好的事情。破解當前電力設施保護領域的各種法律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從立法、執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從源頭予以解決。立法方面關鍵是要加快立法步伐,提升立法層次,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為防范電力設施違法犯罪行為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撐;加大執法力度,執法機關需要嚴格執法,對于破壞電力設施的違法犯罪案件積極偵破,提升破案率,嚴厲打擊犯罪分子,震懾不法分子破壞電力設施行為;司法層面,重點要解決好不同法律法規之間的內在沖突,對于相關法律進行梳理,統一相關規定,不同的法律要做到相互補充、相互協調。另外,需要解決好法律適用方面所存在的誤區,保證司法公平公正。文中提出的觀點以及歸納的策略僅僅是一家之言,上述防范策略固然要做到統籌兼顧,同時也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因地制宜進行調整優化,以確保防范策略的切實有效。現階段電力設施保護領域的法律問題成因非常復雜,解決難度較大,這對于政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未來,電力設施保護依然任重而道遠,不僅僅需要對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問題以及防范策略這一課題進一步加強研究,同時也需要在防范策略實踐方面不斷積累經驗,解決好電力設施保護領域的各類法律問題。
參考文獻
[1]嚴文楓.供電企業電力設施保護的法律問題及相關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7):217-218.
[2]劉大成.淺談電力設施保護中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2018(30):205.
[3]張翔,朱燕妮,唐靚.淺談供電企業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問題及防范對策[J].城鎮建設,2019(5):184.
[4]霍曉良,胡蕊.論供電企業電力設施保護法律問題及防范對策[J].區域治理,2020(46):107.
[5]盧曉峰.新形勢下的電力設施保護策略研究[J].數字化用戶,2022,28(32):122-124.
作者簡介:汪立明(1976— ),男,漢族,浙江寧波人,國網寧波市鎮海區供電公司,政工師,碩士。
研究方向:電力保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