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駿
[摘要]新型傳媒文化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而不斷變化,記者型主持人在這種環境下不僅需要掌握新技術、適應新媒體平臺,還需要不斷提高新聞素養和主持能力,以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和新聞傳播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討新型傳媒文化下記者型主持人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型傳媒文化;記者型主持人;素質和能力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媒介多樣化形態的產生,傳媒行業的文化環境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新型傳媒文化下,記者型主持人需要具備更高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夠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應對各種挑戰。新型傳媒文化下的記者型主持人應該具備全方位的素質和能力,包括新聞素養和報道能力、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主持技巧和節目制作能力、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以及科技應用和數字素養等。只有具備這些素質和能力,記者型主持人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公眾,讓更多的人獲取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為傳媒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記者型主持人的含義與特點
(一)記者型主持人的含義
記者型主持人是一群具有豐富的傳媒知識和記者經驗的主持人,他們通常在不同的節目中參與采訪、調查、訪談等,在報道新聞事件和主持節目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有別于傳統工作方式的主持人,他們不僅要負責報道和解讀新聞事件,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能夠與大眾進行有效的互動和交流,以便最好地傳達信息,讓大家了解事件背后的真實情況。記者型主持人是一種具有多重角色的綜合性職業,他們需要全面而細致地調查新聞事件,以便更好地掌握報道的內容,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深入的報道,使報道更加準確、及時、有效。記者型主持人不僅在新聞媒體中扮演著記者的角色,還在新聞傳播中發揮著主持人應具有的引導和解說的作用。隨著新型媒體文化的發展,各種媒介平臺的出現使得群眾可以選擇的新聞欄目越來越多。作為記者型主持人,應該利用好新媒體平臺,提升新聞報道能力,為大眾提供更多有趣、有社會價值的新聞故事,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受眾。
(二)記者型主持人的特點
1.參與新聞報道的整個過程
與傳統型的新聞節目主持人不同,記者型主持人會參加整體報道的整個過程,包括開展策劃、參與專訪、后臺制作等。由于參加了整場報道流程,他們能夠較為全面地掌握新聞事件,并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發表獨特而恰當的看法,讓觀眾感受到他們的專業和自信,增強新聞的感染力。記者型主持人通過自己的精湛表達,讓廣大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他們能夠將新聞記者和主持人的雙重角色有效結合,從而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證新聞的客觀價值和真實感。
2.節目的組織者和氛圍的調動者
記者型主持人不再只做收集新聞和報道新聞的單一工作,更多的是通過深度思考和創造性的語言解讀新聞內容,為觀眾帶來獨特的視聽體驗。他們不僅是報道者,更是節目的組織者和氛圍的調動者,通過豐富的語言交流方式生動地展現新聞事件,同時引導受眾群體對新聞事件形成正確的看法。在主持節目上,需要與嘉賓和觀眾進行交流和討論,并且能夠控制節目的氛圍節奏。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強節目的互動性,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擴充新聞節目的豐富性,為觀眾帶來不同的新聞視角。
3.具有思辨力和權威性
記者型主持人一般是由傳統新聞媒體記者的角色轉變而來,他們常年深入社會參與調查,擁有著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面對不同的新聞報道時,需要根據不同的現場環境靈活應對,所以這部分記者的思辨能力很強。而作為一名專業的記者,他們具備敏銳的媒體洞察力,能夠深入現場調查,全面收集有價值的信息,準確、深入地提出問題,并進行信息加工,以獲得有說服力的結論,給人以專業權威的感覺。
三、新傳媒文化時代下記者型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
(一)具備深入的洞察力和獨特的視角
具備深入的洞察力和獨特的視角是記者型主持人的重要素質之一。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具備深入的洞察力和獨特的視角可以使記者型主持人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受到讀者和觀眾的關注和認可。深入的洞察力可以幫助主持人或記者更好地發掘新聞價值和內容,找到更深層次的報道角度,從而提供更具有參考價值的報道。獨特的視角可以使記者型主持人在報道中發揮獨特的見解。擁有獨到的觀點、辯證的思維以及深刻理解事情實質的才能,是主持人展現個性吸引力的基石和核心。記者型主持人在觀察和描述新聞事實時,通過獨特的視角對新聞做出分析和評價,可以引起聽眾對新聞的興趣與關注。
(二)擁有優秀的報道素質
記者型主持人能夠深刻發掘事情的原因,從而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他們既是采訪者,又是編輯者,他們能夠準確地把握節目的內容,并以有力的語言表達出來。成功的節目需要主持人具備出色的新聞報道素養和報道能力。在新媒體文化時代,各種新聞紛繁復雜,他們需要深刻了解新聞行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并能夠準確地把握新聞報道事件、洞察時局,具備深入采訪和分析新聞報道事件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發現新聞報道事件的實質和幕后的故事,而不是讓事件停留在表象。同時,記者型主持人還需要有良好的新聞寫作能力,能夠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準確地表達新聞事件的要點和重點。
(三)不斷學習和完善自身的素質
在新傳媒文化時代,社會發展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模式也發生了變化,這給傳統記者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促進傳統新聞記者向記者型主持人轉型,應該重視培養宣傳服務意識,讓記者堅守自己的志向和信仰,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準確把握記者行業的發展趨勢,并且能夠滿足當前社會對新聞記者型主持人的要求,以此來提高自我的素質,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擁有勇于挑戰困難的精神,積極學習各類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成為現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記者型主持人。記者型主持人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并且要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應該利用空閑時間積極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并且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突出新傳媒文化時代特點,為社會的穩定發展作出努力。
(四)具備人文關懷情結
人文關懷是指對人的尊重、關心和關愛,是一種強調人性、人情和人倫的價值觀。它旨在促進社會公正和公平,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社會的整體素質。人文關懷關注的不僅是人的物質需求,更關注入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在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文關懷,它能夠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系,減少矛盾和沖突,提升人際關系的和諧程度,促進社會主義和諧文明的建設。在新聞采訪和報道中,我們應該從廣大受眾的角度出發,遵循新聞報道規則,符合廣大受眾的需求,并給予他們理性意義的關注。在報道社會新聞時,當事件中出現矛盾和沖突時,我們應該尊重被訪者,特別是弱勢群體,給予他們情感上的安慰,并盡力保護他們的自主權和尊重。記者型主持人以其充滿人文關懷的態度,不僅體現出入類意識的進步,更是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象征。
(五)堅守法律道德意識
堅守法律道德意識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該具備的重要品質。法律道德意識是一種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的意識,是一種合理、公正、道德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恪守職業道德,有助于推進新聞媒體加強社會責任感、履行社會責任。當今新媒體文化社會信息多而雜亂,記者主持人應當遵紀守法,不斷加強道德認同感,把報道的真實性擺在首位,提升辨別力,下沉根基,真實報道,保證報道的準確與客觀。牢守職業理念,堅持專業觀念和職業道德,心中懷有新聞信念,對新聞工作的真實性保持無比的忠誠與堅守,胸懷全局意識,深度挖掘報道,以責任與擔當為公眾提供新聞報道。
四、新傳媒文化下記者型主持人應當具備的能力
(一)良好的采編能力
在新媒體文化時代,記者型主持人需要具備豐富的采訪報道經驗,以便在節目中發揮出自身的價值。記者素質是他們展現自我特色的關鍵,因為其能夠幫助記者更深入地了解采訪對象的生活,從而滿足觀眾的好奇心。記者型主持人在廣播新聞節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要參與制作,還要擔任節目的主創人員,他們需要具備良好的采寫和組稿能力,以便將自己的觀點準確地表達出來,這也會對節目的吸引力產生重要影響。如果主持人不能準確地把握新聞事件的重點,或者把它們簡化或省略,這將會影響觀眾對節目的整體理解。在新型傳媒文化時代,記者型主持人需要根據不同平臺的受眾需求,加強對新聞事件的梳理,以滿足觀眾的需求。同時,記者型主持人需要擁有出色的采寫能力,以便快速傳達關鍵信息,并在不同的視頻平臺上,更加準確地表達新聞事件的關鍵點,以滿足不同平臺對新聞內容的需求。
(二)口語表達能力和主持能力。
記者型主持人的口頭表述和主持能力作為基本條件,后者能夠使主持人貼近生活、接近受眾,在和觀眾之間的交流中獲取大量新聞材料。與此同時,口頭表達技巧還有利于主持人及時理清思路,以免因表述力度不夠而影響受眾對節目的整體感知。在新媒體文化時代,一流主持人要善于表現、善于彰顯自我價值。相較于口頭表達能力,主持能力就是主持人控場能力的集中體現,把控好節目現場,節目的呈現效果會得到提升。需注意的是,因為口頭表達和主持能力相輔相成,記者型主持人需要多花費時間和心思提升自己這一方面的能力,才能讓新聞播報效果變得更好。
(三)個性化傳播能力
新媒體文化時代,人們對于各種類型的節目需求在不斷增加,觀眾更加傾向于追求個性化的內容和傳播方式,具備個性化傳播能力的主持人可以更好地引領潮流,滿足觀眾的不同喜好。記者型主持人要想維持競爭力,應該適當地加強自己個性傳達新聞事件的能力,創建個性化欄目。個性化傳播需要能搭建起節目錨點,將個性特征作為基礎,打造出獨特個性標簽。需要指出一點的是,由于每位主持人接觸到的話題種類不同,因此要提高自己擅長的話題的認識水平,使得個性元素和節目結合得更加融洽,從而讓話題帶給觀眾更加深切的感受。
(四)準確把握自身角色定位的能力
角色定位是指在一個特定場合或角色扮演中,個體對自己的身份、角色、責任和行為等方面做出的自我定位和認知。在不同的情境下,人們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對自己的角色進行明確的定位,以便更好地適應并完成工作。在新媒體文化時代下,記者型主持人通常會被邀請參與不同的節目,因此應該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負責一檔欄目時,準確定位自身角色,才能最好地適應欄目的需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從工作實踐層面不斷地提升自我,提高自己的素質和崗位勝任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做好角色定位。
(五)深度挖掘新聞的能力
在新媒體文化時代下,每日新聞量不可計數,新聞報道的數量不斷增多。新聞報道取材難度較高、涉及面廣,所以傳統新聞報道者若是想占據一席之地,需轉變傳統新聞傳遞方式,結合新媒體工具對新聞事件深入報道。在開展新聞報道時,記者類主持人應當認識到自己優勢,主動結合媒介信息的真實性及價值,深度發掘新聞事件的本質及其后面的故事,提升新聞報道整體真實性及深入性。另外,報道也應當源于新聞事實,新聞類報道不應僅停留在新聞表層,應通過網絡追蹤新聞報道,或者以新聞采訪觀察、訪談甚至暗訪等多種形式進行深入調查,制作或引進更加優質的新聞類節目。
(六)靈活的應變能力
主持人的靈活應變能力是指在主持過程中,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場合和觀眾的反應,靈活調整自己的表現和語言風格,以達到更好的主持效果。由于主持人在對欄目認知、理解程度以及言語表達方面存在差異,再加上新時代的新需求,人民群眾情感和生活發展變遷日益多樣,勢必會對記者型主持人產生一系列較為廣泛、直接而深刻的影響。記者主持人應該注重平常積累學識,提升自己專業能力以及應急處理能力。現實生活與實際工作中時常伴有種種不確定因素的出現,在此情形下,無論遇到任何難題,主持人都應該保持沉著冷靜,并靈活地利用自己所學的技巧和知識來拯救場面。記者型主持人應該針對不同場合選取適當的話語風格,表現出敏銳、深刻、精干的新聞主持素質,同時需要具備良好的情感感知能力,能夠及時捕捉到現場氛圍和觀眾情緒的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情感表達,使現場氣氛更加熱烈、溫馨或者莊重。
五、結語
隨著新型傳媒文化的不斷演變和發展,各類傳播方式的變化深刻影響著主持人職業的發展,記者型主持人的角色也在不斷變化。他們不再僅面對鏡頭報道新聞或者采訪嘉賓,而是需要具備更為豐富的素質和能力應對多元化的傳媒環境。因此,記者型主持人只有具備扎實的新聞素養和過硬的媒體能力,才能夠及時準確地捕捉到社會熱點、突發事件以及人們關注的話題,并且能夠快速反應和做出專業的判斷,進而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