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迎春
【摘? 要】 英語聽說測試已納入新中考改革的范疇,對促進英語教學改革起到積極作用。文章結合云南新中考改革中英語聽說考試中的內容和題型特點,分析考生當前在中考備考練習和模擬考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提升學生聽力正確率和口語得分率的教學方法和備考策略,以期更好地改進教師英語聽說教學和指導學生高效備考,從而提高學生成績。
【關鍵詞】 云南;中考;英語聽說考試
2021年2月云南省教育廳發布《云南省初中學生英語聽力口語考試方案》,宣布從2023年開始把口語成績計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英語科目總成績。將口語納入中考考試科目范疇,形成多維度的中考測評模式,完善了中考考試體系,落實了素質教育,可以更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語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聽說考試題型分析
(一)云南聽說考試特點
云南中考英語聽說考試包括聽力和口語2個板塊。考試在計算機上完成,以較易試題和中等難度試題為主,總體難度適中,考查考生聽說的語言運用能力。聽力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和反應能力,題型包括聽句子選擇圖片、聽對話選擇答案。口語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朗讀能力、日常交際和語言表達能力,題型包括單詞和句子的朗讀、日常會話、情景問答。
(二)云南聽說考試具體題型
第一節:聽句子選擇圖片。要求學生在聽到句子后能夠理解句子的意思,進而選擇與句子相符合的圖片。這個過程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考查學生對英語句子的理解能力。
第二節:聽句子選擇答案。要求學生在聽到簡短的句子后,能夠快速做出正確的回答,考查的是學生對日常交際場景和英語表達的熟悉程度以及反應能力。
第三節:聽對話選擇答案。要求學生仔細聆聽對話內容,聽懂一段對話,然后準確地選擇與對話內容相符合的答案。問題通常涉及對話中的具體信息、人物關系、時間地點、目的意圖等,考查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能力、語法和詞匯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問題和做出正確推斷的能力。
第四節:朗讀單詞和句子。主要考查學生標準的發音、正確的拼讀,完整及流暢的朗讀能力。學生需要在看到單詞和句子后,正確地讀出它們,并且需要注意語音、語調的正確運用。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語音技巧和朗讀習慣。
第五節:日常對話。要求學生用日常交際用語對所聽到的問題作出回答,考查學生熟練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的能力。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學生需要注意語法、發音、句型等方面的正確性。
第六節:情景問答。要求學生根據聽到的情景提示,能夠根據情景提示用英語回答相應的問題,考查學生在日常生活不同情景下的英語表達能力。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需要有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二、口語考試采分特征及考查維度
(一)口語部分的采分特征
影響口語部分評分的特征主要可分為三類:語音的完整性、語音的片段質量、語法和語義。主要步驟如下:首先,通過語音轉換技術,將語音轉換成文本,判斷該段語音是否存在誤讀、多讀、漏讀,實現完整性評價;其次,通過語音模型分析技術,從語音中提取多個維度特征,如重讀、停頓、語音、語調等,實現對音段質量和節奏的評價。最后,通過深度神經網絡技術對該段語音中的語法、語義等開放內容進行評價。
(二)口語部分的考查維度
1. 朗讀單詞和句子的考查維度:發音準確度,發音正確、輔音到位、元音飽滿、連讀正確、重讀正確、無口音等(不能加音);朗讀流暢度,語速適中、語調節奏正確、意群停頓正確、無卡頓、無回讀和加音等;朗讀完整度,單詞、短語和句子完整讀完、未漏詞等。
2. 日常對話和情景問答的考查維度:信息維度,要點信息正確、關鍵信息充足等;語言維度,語序正確、句子結構完整、詞匯語法正確、人稱時態正確等;發音維度,單詞發音準確、清晰。
三、聽說考試答題技巧
(一)聽力部分的答題技巧
聽句子選擇圖片的技巧:聽前迅速瀏覽圖片,形成印象。聽中抓住關鍵詞,注意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匯,同時還需要理解英語句子的基本結構,如主語、謂語、賓語等,從而正確地理解句子的含義。在聽題的過程中,要保持專注和耐心,不要過早下定論,或者失去注意力導致錯選答案。聽后迅速匹配圖片:學生聽懂句子后,需要對圖片進行逐一觀察和比較,找到與句子描述內容相符合的圖片。學生要注意聽題時的細節,如時態、語態、數量、形容詞、副詞等。這些細節可能會決定學生選擇哪一幅圖片作為答案。
聽句子選擇答案的技巧:聽前看答案預測可能出現的句子,聽中迅速匹配。學生需要注意聽清句子中的關鍵詞,例如特殊疑問詞、交際情景等,然后根據選項作出正確的選擇。這個題型考查學生的聽力理解和快速判斷能力,也要求學生對常見詞匯和日常表達熟悉程度高。教師考前要分類總結日常情景交際,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夠幫助學生在聽力中更加快速、準確地理解和選擇正確答案。
聽對話選擇答案的技巧:直接信息可直接選擇答案,認真讀題干,確保信息對應,比如題干是問男生還是女生。出現數字考慮數字計算,比如時間、價格等,注意聽關鍵詞:聽到關鍵詞或者數字等重要信息時需要有所反應,并標記在紙上,避免信息遺漏。理解對話場景:整體把握進行判斷推理,需要仔細理解對話背景和情境,重點關注對話者關系、對話地點、談論的話題和人物情感等,并通過下文來推斷前面可能沒聽懂的部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和選出答案。
(二)口語部分的答題技巧
朗讀單詞和句子的技巧:讀要完整,不要丟詞句。發音準確,特別是元音:單音節詞注意長音拖足、短音短促、雙元音飽滿圓潤,舌齒音/θ//?/咬到位、“模糊”舌邊音/l/一定要清晰/sp-//st-//sk-//str-/要濁化,輔音結尾要干凈,不要隨意把/?/加;多音節詞把每個音節清晰地讀出來,注意重讀音節。朗讀句子要控制語速,掌握語調(一般疑問句結尾詞用升調,特殊疑問句結尾詞用降調),注意流利、連貫,注意節奏,有意群意識:注意意群的完整性,不能在意群中間停頓,不隨意加詞、漏詞。
日常對話和情景問答的方法技巧:抓對關鍵詞,發音準確,控制口音和語音節奏。可完整回答,也可簡答,學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回答問題的方式。如果能力允許,可以嘗試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注意主語的變化和時態的正確使用;如果不太確定,可以用簡單的回答方式來回答問題,注意關鍵詞的選擇,不要漏掉介詞。
四、備考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在教學和備考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對課程標準和實際學情把握不清,教學目標模糊,教學過程粗淺,對初中學生在聽力口語方面應達到的目標要求缺乏了解和研究。此外,教師由于自身的掌握程度不足或未能精確分析學生的聽力口語技能缺失的原因,對學生的學情了解不夠充分,未能根據學生實際需要來制訂合適的學習目標。最后在聽力口語訓練中教師往往采用自主利用軟件模式,缺乏有效的指導和反饋,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聽力口語能力提升成效不大。
(二)學生在實踐和考試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缺乏口語實踐,口音和語調不夠標準,沒有對聽說練習和模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反思和總結,又缺乏對制約自己聽說的能力提升因素的思考,不知道改進的方向。具體如下:
1. 聽力部分。聽力部分聽句子選擇圖片學生聽不出關鍵詞,單詞量不夠。聽句子選擇答案學生對貼近生活的日常交際場景理解不到位,記不牢,舉一反三和思維轉換能力欠缺。聽對話選擇答案問題比較多,主要如下:忽略數字計算,只選擇聽到的部分數字,不思考這些數字間的關系,不進行運算;特殊的時間表達逆讀法掌握不牢,如2:45可讀為“a quarter to three”;未認真讀題,信息不對應,比如問男生結果選成女生回答的內容;判斷推理能力欠缺,在推斷人物關系、討論話題或是人物的感受等方面還有待提升。
2. 口語部分。朗讀單詞和句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明顯發音錯誤、輔音不到位、元音不飽滿、咬字不清晰、未正確連讀、未正確重讀、口音程度等(加音影響準確度);朗讀流暢度不夠,語速過快或過慢、語調節奏不正確、未正確意群停頓、卡頓、回讀、加音等;朗讀完整度不高,單詞、短語和句子未讀完、漏詞等。日常對話和情景問答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人稱混亂;信息要點缺失,信息錯誤、關鍵信息不足等;句子的結構不正確、不完整,語序錯誤,如“I by bus to school.”;句子的人稱和時態不正確;詞匯錯誤、含義不清,如將“a lonely old lady”說成“an alone old lady”;“-teen”和“-ty”分不清;語法錯誤,如未注意“三單”的正確使用、動詞“-ing”的正確使用、名詞單復數的相應變化等,事件發生的年份應為“in+”年份;傾向于簡短回答,但關鍵詞截取不到位,缺乏介詞,不清楚哪些類型必須完整回答。
五、教學和備考策略
(一)研究機評原理,明確機改評分標準
教師和學生都要學習了解計算機評分系統的工作原理。教師按評分標準要求指導學生練習,學生按標準提升自己。“機評原理”對備考工作具有指導意義。“能聽懂,能說”不是高分的保障,說的信息最好被機器完整識別。這涉及完整、標準、正確這三個維度,因此學生在信息表達上要下足功夫。學生不能改變機器,但是可以不斷調整自己,按照機評原理和標準改變提升自己去適應機器,提高得分率。
(二)研究新課標,明晰學業質量標準
學業質量是學生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學業成就的表現,反映了核心素養的要求。義務教育階段關于聽說的學業質量標準是:能聽懂相關主題的語篇,能理應語篇判斷說話者的身份和關系,推斷說話者的情感、態度和觀點;朗讀相關主題的簡短語篇時,連讀、停頓自然、語音、語調基本正確。教師應明確學業質量標準,整體把握教學深度和廣度,創造情境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訓練英語語感和流利度;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軟件和題庫訓練,從而提高應試能力。
(三)明晰考查要點與方向,進行專題復習
學習題型示例和模擬考題,通過研究大量的題庫和模擬題,梳理考試常考的情景話題,能幫助學生高效備考。中考所選交際用語貼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說:問候與介紹、邀請、點餐、日期和時間、打電話、感謝、道歉、購物、安慰和鼓勵、問路和指路等。教師要對其進行全面梳理并思考解題方法和模式,才能授學生以漁,讓學生舉一反三。
(四)回歸教材,夯實基礎
重視教材閱讀,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讓學生形成專題知識網絡。聽說考試學生不僅要知道英語的語音,語音,還要掌握日常英語中的大量常用詞匯,而這些都源于課本。“萬變不離其宗”,教材很重要。所有的考點和話題無一不源于課本,考試內容為教材課文或略低于所學的語言材料。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整合和歸納,才能讓學生在復習階段事半功倍,提升效率。
六、結語
云南省英語聽說考試秉持“因材施教、聚焦素質、全面評價、發展潛能”的教育理念,是提高中學生綜合語言運用技能和素養的一項改革,現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各方面都有待進一步研究,教師也面臨著新的巨大挑戰。考慮到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的教學實際,學生學習條件、學習時限和學習經驗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教師不能單純地為了考試進行考前突擊,而是要把聽說教學融入三年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去。教師要樹立“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理念,更有效地開展聽力口語教學,加強對學生日常英語口語運用的訓練,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提高學生的表達方式、文化素養和良好的語言習慣,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推動學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