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建軍 張秀萍 嚴廷海 任僑悅
【摘? 要】 文章旨在探討人工智能翻譯對外語譯者的影響。隨著ChatGPT和BERT等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自動化翻譯工具和機器翻譯系統的廣泛應用正在成為現實,這給外語譯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本研究采用文獻綜述和實證研究的方法,旨在深入分析ChatGPT和BERT等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對外語譯者職能轉變、就業發展的影響,以及從三個不同主體分析培養新型外語人才、“人機”融合發展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 ChatGPT;BERT;人工智能;翻譯;譯者
人工智能翻譯自17世紀語言代碼轉換思想起始到當今新型語言學習系統ChatGPT的問世,歷經了漫長的從理論到實際的過程。當下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在給人們提供了巨大的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弊端。因此,文章為外語譯者、研究者和學習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建議,以應對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推動外語翻譯領域的發展并促進人工智能與翻譯學科的融合。
一、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的發展概況
(一)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發展歷程
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經歷了初創階段、發展階段、低迷階段、復蘇階段和熱潮階段。早期的人工智能翻譯系統主要依賴規則和詞典,隨著計算機硬件性能的提升和統計機器翻譯的引入,翻譯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然而,由于語言的復雜性和多義性,該方法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隨著BERT和ChatGPT的興起,翻譯技術進入復蘇階段,并在熱潮階段達到了更高的翻譯質量和準確性。但人工智能翻譯技術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如語言的復雜性和多義性,以及如何處理涉及文化、法律和道德敏感信息的翻譯任務。
(二)機器翻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機器翻譯的原理是研究如何把一種語言通過電子計算機自動地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科學。機器中儲存著一個自動翻譯系統。翻譯時,只需把原文讀入機器,自動翻譯系統就開始翻譯,譯完后,由機器的自動打印設備打出譯文。
機器翻譯是一種基于計算機技術的自動翻譯方法,其基本方法包括Rul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RBMT、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SMT和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NMT等。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機器翻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最近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和Chat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出現,則是將人工智能翻譯的發展推向了一個熱潮,OpenAI-GPT是基于Transformer的生成式預訓練模型,和OpenAI-GPT不同,BERT的預訓練是同時考慮左邊和右邊上下文的雙向表示。將預訓練好的BERT表示應用到各個任務時只需要微調最后一層就能達到最佳效果。
(三)人工智能技術的特點和優勢
人工智能的高效性使得其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大量的翻譯任務,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產力。通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算法的不斷學習和優化,人工智能翻譯技術能夠提供更加準確的翻譯結果,從而保證了翻譯的質量。該技術還具備多語種支持以及實時性的優勢,能夠滿足即時翻譯的需求,例如在會議、旅行等場景中。此外,該技術的自動化特性使其能夠自動完成翻譯任務,從而減少了人為的勞動和時間成本。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的跨領域應用使得其能夠應用于各個領域,滿足不同需求。
(四)翻譯工具的出現對外語譯者的角色和職責產生的影響
隨著翻譯工具的不斷進步,外語譯者的角色和職責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方面,翻譯工具能夠協助譯者迅速、準確地翻譯大量文本,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翻譯工具的廣泛應用導致外語譯者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對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技能要求也日益提高。此外,翻譯工具的使用也改變了譯者的職責。在傳統的外語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主要任務是準確傳達原文的含義。然而,隨著翻譯工具的應用,譯者需要更加關注翻譯的質量、風格以及如何恰當地傳遞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語境信息。
(五)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對外語譯者就業環境的影響
《2022中國翻譯人才發展報告》展示了令人振奮的數據。根據報告,我國翻譯服務人員已經達到了538萬人,其中翻譯服務機構企業專職翻譯人員約為98萬人。這一數字顯示出翻譯人才隊伍的迅猛增長,呈現出該隊伍年輕化、高知化和梯隊化等顯著特征,然而,報告也指出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盡管整體人才數量龐大,但高素質、專業化的中譯外人才以及非通用語種翻譯人才仍然相對匱乏。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跨國交流的增多,外語翻譯需求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傳統的人工翻譯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快速、準確、高效的翻譯需求。因此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的出現為翻譯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方面,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的應用可以顯著提高翻譯效率并降低成本,使得更多的企業和個人能夠負擔得起高質量的翻譯服務。這為翻譯行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商機。
另一方面,盡管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具備許多優勢,但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對語言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不足等問題。因此,在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的基礎上,外語譯者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筆譯者可以進行后期編輯和潤色,確保翻譯結果更加準確、流暢,并符合特定的語言和文化要求。而口譯者可以則可以在現場進行翻譯,幫助人們進行語言溝通。這種協作模式將人工智能翻譯技術與外語譯者的專業知識和創造力相結合,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翻譯服務。
二、外語譯者與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的新合作模式
首先,外語譯者可以將人工智能翻譯技術作為有力助手,以提升翻譯效率和準確性。通過利用翻譯記憶庫、術語庫和機器翻譯系統等工具,譯者能夠快速獲取翻譯備選項,并根據自身專業知識和判斷進行編輯和校對,從而創造出高質量的翻譯成果。
其次,可以運用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對已完成的翻譯進行校對和修訂。初步的翻譯結果由人工智能翻譯系統提供,然后譯者根據自身專業知識和語言能力對翻譯進行修改和優化,以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流暢性。
最后,通過與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共同合作,共同完成翻譯任務。在這種模式下,人工智能翻譯系統提供初步的翻譯結果,然后譯者對翻譯進行修改和優化,并將這些修改反饋給人工智能系統,以提高系統的翻譯質量和準確性。
外語譯者與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可以通過輔助翻譯、校對與修訂、協同合作等方式進行合作,共同提升翻譯效率和質量。這種合作模式能夠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的優勢,同時保留外語譯者的專業知識和判斷力,實現人機協同,為提供更優質的翻譯服務而努力。
三、外語譯者的發展方向和應對策略
從譯者等級來看,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三種情況:一是目前正處于翻譯專業學習階段的學生;二是已經獲得MTI并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一定實踐翻譯經驗的譯者;三是那些翻譯經驗豐富且已建立起獨立語料庫基礎的資深譯者。
首先,對翻譯專業的學生而言,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院校紛紛開設翻譯專業,以滿足國家對翻譯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一趨勢反映出我國對翻譯事業的重視,以及翻譯專業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但根據學者常爍在“新文科背景下翻譯+人才培養研究”中提到,我國高校翻譯人才的培養仍存在許多壁壘,如教學設施陳舊,設備升級速度與當前人工智能發展速度成反比;課程體系不夠豐富、專業素養有待提升;師資力量薄弱等。對此,學生應采取積極的態度,在致力于深化翻譯理論研究的同時,關注國際關系、人工智能發展等多方面的動態。此外,還應積極尋找實踐機會,了解翻譯市場的需求,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對剛開始從事翻譯的MTI譯者,他們已經具備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的實踐翻譯經驗。為了與人工智能翻譯同步發展,甚至更具競爭力,他們可以選擇深入各個專業行業領域,掌握各行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術,逐漸建立起行業內專業的語料庫,從而提升自己的翻譯能力,實現從“翻譯”到“復合型人才”的發展。近年來,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我國許多專業領域,如醫學、法律、教育等,對翻譯人才的需求都在增加。因此,專家建議語言領域的翻譯人才應該拓寬思維,進行專項或多項研究,以實現自身的長足發展。學者孫琳在“試論OBE視域下的我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中提到,升學(21.36%)、任教(18.80%)、離開語言服務行業(16.76%)位居畢業生去向的前三位,僅有14.76%的畢業生選擇翻譯與本地化公司就職,表明學生更傾向于選擇“翻譯+”的職業規劃思路,即在夯實外語能力基礎上深耕其他專業,多維度提升就業競爭力。特別是面對翻譯內容日益豐富,醫療、法律、IT、商務領域需求遠超文學領域需求的現狀,擁有系統外文學習經驗且熟悉其他領域知識的畢業生享有他人難以匹敵的優勢,是復合型人才的主攻方向。
再次,隨著人工智能翻譯的發展,機器翻譯已經能夠勝任簡單的翻譯任務。因此,對擁有自己獨立語料庫經驗的譯者而言,將注意力放在高附加值的翻譯任務上,并提供增值服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同時,譯者也需要注意提升和傳播自己的能力素養,主動掌握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并關注其發展,以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實現外語譯者與人工智能翻譯的完美合作。
最后,在當前第三世界崛起的國際背景下,國內外對小語種翻譯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我國的外語譯者大多擅長英、日、俄等大類通用語言的翻譯,而對部分東南亞、非洲等與我國友好往來的國家的語言關注則相對較少。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日益提高,向外的需求也不斷擴大,外語譯者則是推動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因此,譯者們需要轉變思路,立足于國家的國際發展需求,通過學習和提升自己中華文化內涵及素養,以小語種的學習為基礎,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形象,從而提升傳播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四、結語
機器翻譯的普及給外語譯者帶來了競爭壓力,因為機器翻譯技術在某些領域已經能夠提供高質量的翻譯結果。因此,外語譯者需要認識到這一挑戰,并積極尋找應對的策略。人工智能翻譯對外語譯者的影響是雙重的,既帶來了競爭壓力,也提供了發展機會。外語譯者需要積極應對這一挑戰,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素養,以適應人工智能翻譯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