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春節期間,大多數家庭魚肉滿桌、菜肴超量,冰箱中堆滿了各種剩菜。這也給我們的胃腸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特別是食用一些油膩、高脂肪的食物非常不利于胃腸道消化。那么,春節期間應該如何健康飲食?
1.堅持七分飽 節中輕斷食
在享受節日美食的同時要注意飲食總量的控制,一般以七分飽為宜。若接連幾餐都是飽食狀態,則可選擇輕斷食來進行自我調節。在一天中挑選一餐不吃,另外兩餐只吃平時食量的一半。有研究證實,輕斷食能增強人體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脂肪代謝狀況,減少血液中游離脂肪酸在肝臟中的蓄積,是春節期間調節飽食狀態的好方法。
2.合理搭配膳食
過食葷腥油膩食物容易出現上火、便秘、過敏等身體不適,新鮮蔬菜可以提供多種維生素,在解油膩的同時還能維持胃腸的正常蠕動,能有效預防便秘。豆腐則可以益氣和中、生津解毒。因此,春節期間在食物選擇上應葷素搭配,少吃大魚大肉,多食用應季的新鮮蔬菜和豆制品,適量配以水果,以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求。
3.適量食用堅果
堅果含有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適量食用對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其中油脂類堅果更有補腎、潤腸通便等功效。每天食用10克即可,相當于帶殼葵花子20~25克,約一把半,或花生15~20克,或核桃2~3個。
4.以茶代酒保健康
節日期間不宜過度飲酒。因為酒精不僅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引發一系列的胃腸疾病,還會對心腦血管、肝臟等器官造成壓力,更是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智力減退。尤其是服用某些藥物期間,如頭孢類抗生素,更是嚴禁飲酒,以免引發嚴重反應。而茶葉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堿、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具有提神醒腦、利水消腫、保護心血管和改善胃腸功能等功效。春節期間,不妨多以茶代酒。
5.清淡減鹽不可忘
攝取過多的鹽分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腌肉、臘肉這類食物中鹽分的含量就很高,應盡量少食。烹飪時應盡量少油少鹽,菜肴以水焯、清蒸為主;外出赴宴時,油膩的菜肴入口前可先過一遍水,以有效降低鹽分和脂肪的攝入。
1.輕鹽多蔬炒面(2人份)原料:
干面條135克,五花肉薄片100克,卷心菜100克,豆芽80克,洋蔥50克,韭菜40克,胡蘿卜20克,干香菇5克,植物油20毫升,調料汁(生抽30毫升,胡椒粉少許)。
做法:
(1)將五花肉切成5厘米長的小塊,香菇水發后切片,卷心菜切成小塊,豆芽去根,洋蔥、胡蘿卜切絲,韭菜切段。
(2)水開后煮面,面條煮熟后撈出,加入5毫升植物油拌勻,抻開。
(3)鍋中倒入5毫升植物油,油熱后放入五花肉煎炒,待肉片煎至吱吱冒油時倒入香菇片和洋蔥絲,煸炒出香味后倒入卷心菜塊、胡蘿卜絲和豆芽,待蔬菜變軟后倒入一半的調料汁調味,加韭菜略炒后盛出。
(4)將抻松的面條倒入鍋中略炒,加入剩余的調料汁調味,并將步驟3中1/3的蔬菜倒入一起翻炒,出鍋后裝盤,上面再添加步驟3中剩余的2/3蔬菜。
2.雞肉拌三絲(2人份)
原料:
熟雞肉絲100克,金針菇150克,青椒50克,胡蘿卜60克,調料汁(鹽1.5克,壽司醋5毫升,生抽5毫升,糖3克)。
做法:
(1)將胡蘿卜去皮切絲、青椒洗凈切絲、金針菇去掉根撕開。
(2)將胡蘿卜絲、青椒絲、金針菇放入沸水中汆燙,撈出瀝干。
(3)將上述食材和雞肉絲混合,加調料汁拌勻,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