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立春 韓錦偉 王立新
[摘 要]雷鋒是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雷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結合,內涵豐富,對于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堅定信念、敬業奉獻、創新創業等優秀品質具有重要價值。文章從將雷鋒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價值內涵、實踐路徑三個方面闡釋用雷鋒精神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邏輯進路,積極推進雷鋒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凝聚青春力量。
[關鍵詞]雷鋒精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育人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23-0133-04
一、將雷鋒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進一步明確價值導向,從而解決好“培養什么人”的問題
從本質上來講,“培養什么人”其實是一個價值導向的問題,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培養什么人”由國家發展實際以及社會發展階段共同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實現發展、實現振興,人才是重要動力和第一資源。因此,“培養什么人”也是強化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文化是道德的滋養源泉,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雷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滋養中、在紅色革命文化的哺育熏陶下、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中形成和發展的。將雷鋒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傳承弘揚雷鋒精神,以雷鋒同志為榜樣,深入學習他的優良品格和扎實作風,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二)有利于進一步優化方式方法,從而解決好“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從其本質上來講,“怎樣培養人”其實是一個方式方法的問題,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解決“怎樣培養人”這一問題,需要嚴格遵守客觀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成長規律,堅持基本教育原則和教育理論。高效合理地運用教育方法,對于提高教育質量、實現教育目標、完成教育任務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只有做到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相結合,才能培養出高素質人才。雷鋒精神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資源寶庫和鮮活教材。充分發揮雷鋒精神的育人功能是彰顯其時代價值的重要途徑,這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將雷鋒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傳承弘揚雷鋒精神,深入挖掘雷鋒精神蘊含的豐富育人資源,根據學生成長規律,分層次、分階段安排雷鋒精神教育內容,積極助力廣大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充分滿足黨和國家對于優秀人才的需求。
(三)有利于進一步遵循根本宗旨,從而解決好“為誰培養人”的問題
從本質上來講,“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其實是一個根本宗旨問題,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辦好一件事情,首先需要明確根本宗旨,這決定著我們對事物的基本立場、認識角度和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關系著黨和國家的長遠發展,是其他工作的生命線。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雷鋒胸懷祖國、心系人民,始終堅守黨的初心和使命,站在國家立場、人民立場之上,喊出了“我是黨的兒子,人民的勤務員。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我就在哪里工作”[2]49的錚錚誓言。將雷鋒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者能積極從雷鋒平凡而偉大的感人故事和人生經歷中匯聚精神力量,時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從根本上回答好“為誰培養人”的問題,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為培養好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將雷鋒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內涵
(一)引導新時代大學生樹立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3]。雷鋒之所以能夠在各種工作角色中迸發強大的力量,是因為他始終懷揣著對黨和事業的真摯信仰、對祖國的熾熱情懷。雷鋒在中華人民共和成立前不幸成為孤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成長為新社會的主人。新舊社會的對比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崇高偉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引領和激勵下,雷鋒始終堅持將自己的價值追求與國家發展大局結合在一起,以實際行動為黨、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用雷鋒精神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就是要引導大學生堅持不懈地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武裝自己,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自覺做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誠實踐者。
(二)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培養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與中國傳統美德結合起來,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時刻以人民為中心,關心人民疾苦,解決人民困難,為人民謀幸福。雷鋒是踐行黨的宗旨的典范,他的行為實際上是源于自己的感恩之心,表現在對黨和國家的感激、對人民群眾的關心熱愛。正是因為知恩、感恩,他始終堅持以人民利益為重,處處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做好事既不圖名也不圖利,始終不求回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是他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精神的生動體現。用雷鋒精神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就是要引導廣大學生始終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堅持情為民所系、事為民所謀,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作自己的畢生追求和奮斗目標,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培養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
從古至今,英雄模范之所以成為榜樣,總是與他們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密不可分。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職業行為準則的價值評價。雷鋒一生把工作當作快樂,不怕苦、不怕累,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每一項工作中。他認為,一個人的作用,對于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他愿永遠做一顆螺絲釘[2]52。正是這種甘當“螺絲釘”的態度,使雷鋒能夠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把他“擰”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起作用。憑借著這種忠于職守、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雷鋒在有限的生命中和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用雷鋒精神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就要引導廣大學生把職業當作事業,把個人追求同黨的事業、國家命運、民族前途和人民福祉緊密結合,對待工作常懷敬畏之心、盡心竭力、全身心投入、緊跟時代潮流,加快自身知識更新換代,加強實踐工作鍛煉,端正工作心態,多接觸、多接受、多運用新事物,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四)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培養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
雷鋒熱愛學習、善于學習。無論什么時候,他總是抽出時間學習馬克思、列寧的著作和毛澤東的著作,將毛澤東著作比作“糧食、武器、方向盤”。他擠時間讀書、訓練軍事技能、參加農業生產、搭建模擬汽車駕駛臺等,主動到新的崗位學習技能,大膽探索、勇于創新,使自己這顆小小的“螺絲釘”無論擰在“機器”的哪個部分都永不生銹。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用雷鋒精神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就是要引導廣大學生銳意進取、守正創新,積極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思路謀求新發展,用新理念促進新跨越,創造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人民的崇高價值,讓創新創造始終貫穿于我們的工作中,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五)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培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
毛澤東同志多次提出,要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倡導和培育的優良作風,是黨帶領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走向勝利的顯著政治優勢,是無比珍貴的傳家寶[4]。雷鋒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困難時期和三年困難時期,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發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不亂花一分錢、不亂買一寸布、不掉一粒糧,做到省吃儉用、點滴積累,支援國家建設。他不貪圖安逸,主動申請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工作。他把困難比作“紙老虎”,在前進的道路上不但“遇虎而打”,而且進一步“找虎而打”,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成為雷鋒一生崇高的境界和行為方式。用雷鋒精神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就是要引導大學生保持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品質,堅持開源節流、量力而行,精打細算、嚴格把關,讓有限的財力、物力和人力發揮出最大效益,以好作風、好形象融入新時代發展,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
三、將雷鋒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將雷鋒精神融入教學內容
一是融入育人理念。育人理念是一所學校集體意志、共同價值以及育人理念的集中表述和生動體現。學校要深入挖掘雷鋒精神的豐富內涵,并結合自身實際和特色,凝練出一套意蘊深刻、內涵豐富、通俗易懂的育人理念。比如,可以將雷鋒精神融入校風、校訓的表述語中,讓廣大師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過目不忘、印象深刻。二是融入思政課堂。思政課堂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臺,也是涵養學生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學校要充分利用好思政課這一重要平臺,通過專題教學、現場教學、互動教學、情境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向廣大學生深刻闡釋學校精神文化以及雷鋒精神的基本內涵和時代價值,讓學生理解學校內在的精神文化,不斷增強學生對雷鋒精神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三是融入文化建設。文化建設是學校提升人文底蘊、文化素養的重要形式。學校要依托文化走廊、宣傳欄、顯示屏等平臺,通過文字、照片、視頻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雷鋒精神所蘊含的價值內核,將雷鋒精神融入校園建設,弘揚雷鋒精神。
(二)將雷鋒精神融入實踐活動
一是融入文化藝術活動。文化藝術對人的行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學校可以定期舉辦雷鋒文化藝術節、雷鋒日記誦讀以及雷鋒精神主題話劇、小品、征文、演講、辯論賽等各種活動,讓廣大師生在參加相關活動中不斷轉變思想、規范行為,踐行雷鋒精神。二是融入典型培育活動。行為需要榜樣和先進的引領。學校可以研究制訂評優評先工作方案,針對在學雷鋒活動方面涌現出的優秀個人和先進集體進行表彰,以此激勵和鼓舞廣大學生向他們學習。評選活動要堅持常態化和規范化,獎項設置要覆蓋全面、重點突出,在評選流程上要公平公開、嚴謹嚴肅,評定的模范典型要德才兼備、素質優良。通過一系列評選活動,促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誠信文明的行為習慣。三是融入社會實踐活動。規范的行為習慣需要在實踐中培養。學校可以以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等為契機,讓廣大學生深入企業、社區、學校、農村等地方,在深入了解國情、社情的基礎上,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傳承弘揚雷鋒精神,為廣大人民群眾解決各類疑難問題,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三)將雷鋒精神融入校園文化
一是突出系統性。對學校布局架構、樓宇分布、設施安放、園林設計等情況進行全面調研、系統排查,針對學校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特色,通過統籌考慮、系統部署,讓雷鋒精神文化元素在校園中得到合理分布。二是突出育人性。校園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任何一項設施都應盡可能發揮出育人功能。學校可以將雷鋒精神的豐富內涵和價值觀念滲透到教室、走廊、園區中,讓廣大學生隨時隨地接受雷鋒精神的熏陶,不斷激發他們心中的善意與信念。同時,要充分用好校史館、紀念館等教學實踐基地,將雷鋒精神元素融入其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實踐基地的育人作用。三是突出藝術性。在把雷鋒精神融入校園文化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做到軟植入。根據校園的實際情況,在發揮物質載體本身實用功能的基礎上,用具有藝術性、感染力的方式將雷鋒精神融入其中。比如,在文字表達上可以采用正面的網絡流行語言進行表述,增強可讀性;在畫面呈現上可以采用雷鋒的動漫形象,增強吸引力。同時,還可以依托互聯網技術,采用電子屏幕進行展示并隨時更新,增強時效性。
(四)將雷鋒精神融入制度建設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將雷鋒精神融入制度文化,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由學校黨委作為實踐者、主導者。學校黨委要不斷提高對學雷鋒活動的重視程度,結合時代發展主題,每年研究制訂并下發學雷鋒活動工作方案,對學校學雷鋒工作進行統籌部署和具體安排。二是健全運行機制。根據學雷鋒活動工作方案組織成立學雷鋒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對學雷鋒活動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和解決。同時,明確責任分工,確定完成期限,不斷加強統籌規劃,健全運行機制,制訂行動方法,明確工作流程,確保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高效開展。三是出臺管理條例。學校根據學雷鋒活動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研究制訂相應的管理條例,對師生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時長、內容等進行明確要求,并與學生的學分評定、教師的績效管理掛鉤,實行星級評定制,確保學雷鋒工作活動落實落地。
四、結語
雷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結合,內涵豐富,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本文緊密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宗旨,闡釋了將雷鋒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指出大學生要以雷鋒為榜樣,傳承弘揚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精神,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并從教學內容、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制度建設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將雷鋒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和相關對策。
[ 參 考 文 獻 ]
[1] 田鵬穎.雷鋒精神在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中的作用[J].黨政干部學刊,2023(3):3-9.
[2] 雷鋒.雷鋒日記[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8.
[3] 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節選)[J].中華環境,2015(6):18-19.
[4] 王均偉.重溫毛澤東關于艱苦奮斗的論述[J].中國軍轉民,2021(6):21-24.
[責任編輯:林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