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銀萍 劉姿君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隨著數字貿易與國際貿易的不斷融合、滲透、深化,數字貿易已經為各界關注。2020 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開幕式上提出“我們要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共同致力于消除‘數字鴻溝’,助推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國家大力推動數字貿易的發展,以此助推各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作為數字貿易一部分的跨境電商,近年來發展迅猛。跨境電商的誕生離不開互聯網。近年來,受疫情的影響,消費者大規模地由線下消費轉向線上消費,極大程度刺激了全球電商零售行業的發展。根據海關統計,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了31.1%。在全球服務貿易受到嚴重沖擊的背景下,數字服務貿易受影響較小,占服務貿易比重進一步提高到62.8%。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以及通信技術、5G 技術、數字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進一步發展,數字貿易和跨境電商都獲得快速發展。2020 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 萬億元,占GDP 比重為38.6%[5]。當前我國正著力提升數字化水平,加快推動數字貿易的發展,數字貿易排名全球前十[5](見圖1)。

圖1 2005-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
2021 年1 月26 日江蘇省省長吳政隆提出江蘇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4 萬億元,根據財新智庫2021 中國數字經濟指數報告,江蘇省超過浙江省排在第二位,為1380。由此可見,常州數字貿易發展迅猛,潛力巨大。截至2020 年12 月份,常州服務外包執行額達到13.23 億美元,同比增長68.7%,其中,離岸執行額9.9 億美元,同比增長213.4%。
常州市相關領導對數字貿易較為重視。2020 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以“軟件賦能時代 數字創引未來”為主題,深入探討數字生產、數字金融、數字政務、數字創意等。
2020 年常州市獲批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城市,經過幾年的發展,常州市跨境電商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1)逆勢增長。近幾年受疫情影響,常州出口總額下降,但跨境電商逆勢增長[8]。(2)一區多園。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作為常州市外貿新的增長點,不斷引進跨境電商經營企業,形成跨境電商企業集群。(3)跨境電商企業數量多但龍頭企業偏少。目前常州市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遠超2000 家,形成產業集聚。
常州市跨境電商的發展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數字基礎設施、政策支持等,但是,目前在數字貿易背景下,常州跨境電商企業想抓住機遇進行轉型升級,還面臨一些挑戰。
數字貿易與跨境電商密不可分,數字貿易帶動跨境電商的發展。跨境電商企業要把握機遇,擁抱數字化。跨境電商企業管理者要轉變觀念,重視企業流程數字化、企業管理數字化,善于將數字技術應用于企業業務、管理中,提升企業運行效率;通過數字化連接相關產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跨境電商發展依托的技術包括數據開發、市場分析、信息反饋和技術創新。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常州市絕大部分(約71%)電商企業都開展了跨境電商業務,29%的企業未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不具備跨境電商條件主要是缺乏技術支撐。技術是基礎,數字技術能夠幫助跨境電商企業簡化流程,提升效率,提高利潤,促成變革,進行轉型升級[3]。
在數字貿易背景下,各省份已經開始著手數字貿易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浙江率先探索數字貿易綜合服務平臺,推出“義烏小商品城Chinagoods”平臺,該平臺整合了上下游200 萬家中小微企業,實現浙江進出口總額增長17.6%。常州雖也在奮力摸索,但尚未運行有效的數字貿易綜合服務平臺。
目前常州市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如阿里巴巴國際站、華貿通、蟲洞等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及電商企業、物流企業等逐漸形成產業集聚。但是根據相關的調查報告,被調查的企業基本上屬于小微企業,企業規模在50 人以下的比例高達71%,足以說明常州市跨境電商企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跨境電商企業應努力做大做強,積極發揮龍頭效應,推動跨境電商的轉型升級,實現企業的成功轉型。
數字貿易及跨境電商綜合性人才能夠助推跨境電商的轉型升級。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具有相對滯后性,所以難以滿足市場需求。2019 年教育部增補高職新專業跨境電商專業,跨境電商專業作為交叉學科,更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據不完全統計,2017 年中國跨境電商相關領域的人才缺口已逾400 多萬,《“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 年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相關從業人數將達到7000 萬,電商人才缺口將達985 萬,跨境電商缺口將達8100 億元[4]。
數字貿易與跨境電商密不可分,數字貿易帶動跨境電商的發展。跨境電商企業要把握機遇,擁抱數字化。企業管理者的觀念影響決策,因此跨境電商企業管理者要轉變觀念,重視企業流程數字化、企業管理數字化,善于將數字技術應用于企業業務、管理中,提升企業運行效率;通過數字化連接相關產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一方面跨境電商企業管理者應關注數字貿易、數字技術、跨境電商方面的最新動態,對國內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進行調研,學習、借鑒他們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要將數字貿易落在實處,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推動企業的數字化。
在跨境電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中,數字技術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因此,我們要緊追技術前沿,時刻關注數字技術發展動向,充分運用最新的數字技術助推產業發展。常州跨境電商企業一方面要關注最新數字技術發展動向,積極將科技創新成果運用到企業的實際業務中,提升效率,提高利潤,促進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要提高研發投入,根據業務需要研發新技術,搶占技術高地。具體來說,跨境電商企業要更加重視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不能重利輕技;其次,加大投資力度,引進開展業務所需要的先進的軟件和硬件設備;最后將科技創新成果充分融入實際業務中,例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幫助企業精準選品,精準營銷,破解企業運營難題。
為了使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更好地服務企業,提升企業運行效率,減輕企業負擔,應做好充分的需求調研,收集各企業對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的功能需求信息;同時調研目前運行效率高、企業滿意度高的幾家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包括這些平臺的功能、界面設計、使用效率、服務效率等,為搭建常州市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做好基礎;協同各方,合力搭建。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的搭建不是某一個部門憑空想象搭建的,需要政府牽頭,聯合跨境電商企業、物流企業、跨境支付企業、保稅物流中心以及政府監管部門,實現信息互通互聯。最后要做好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的宣傳、推廣、培訓。
跨境電商綜合性人才的培養需要政府、高校、企業的聯合培養,為企業輸送合適的高質量的人才。①高校需要加強師資團隊建設,授課教師要參加跨境電商實戰培訓,并深入跨境電商企業輪崗,同時聘請跨境電商企業相關崗位的主管、經理等優秀人才給學生授課,優秀的師資團隊是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保障;高校需要為跨境電商專業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實訓條件,比如實訓基地、實訓室、實訓軟件等;帶領學生深入跨境電商企業相關崗位,了解每個崗位的職責,通過輪崗,勝任不同內容的跨境電商相關崗位。②企業應加強與高校的聯系,深化產學研融合,真正實現產教融合。與高校教師聯系,為高校教師提供輪崗條件,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③除了培養高質量跨境電商綜合人才,還需要相關政策留住、吸引人才。因此政府還需要制定、實施積極的人才政策,一方面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吸引其他城市優秀的數字貿易及跨境電商綜合人才,這樣才能帶動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