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延安市富縣人民醫院)
膝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多為老年人,由手術產生的心理應激反應在他們身上表現得更加突出,導致患者出現心理壓力,對手術產生消極影響。研究顯示,如果相關護理人員能夠及時有效地干預和處理手術應激反應,增強患者對手術的心理應對能力,對治療成功具有積極意義。那么,膝髖關節置換患者的心理護理要點有哪些?
術前,護理人員需重視與患者的溝通,了解其實際狀況,方便對護理措施進行更新及完善。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溝通時可能存在耳聾、視力欠佳以及語言障礙等狀況,護理人員需要耐心地給予疏導,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方便提升其依從性。溝通前,護理人員需要保持衣帽整潔、儀表端莊,為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溝通時,需要積極為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以及相關醫護人員信息,并介紹手術流程,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
進入手術室前,患者可能出現恐懼情緒,面對陌生環境,容易出現應激反應狀況,對手術產生消極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及時介紹手術環境,并保持手術室溫度及濕度適宜,增加患者舒適度。入室后到麻醉結束前,護理人員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并始終守護在患者身邊,控制患者情緒波動,緩解其心理壓力。
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需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做好患者術中非手術區域的保護。告知患者麻醉準備充分,以減少或消除其對麻醉的恐懼心理。
手術開始前,患者對手術容易產生恐懼情緒,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告知其情緒疏導的方法,并給予積極支持,告知患者手術均在麻醉效果滿意后才開始,幫助其保持穩定的情緒,提升手術依從性。
護理人員的情緒狀況也是影響患者的關鍵因素,護理人員需要在保持動作輕柔、利落的同時控制自身情緒狀況,避免對患者情緒產生消極影響。監護儀器的噪聲應及時向患者說明,以消除其疑慮。
術后疼痛對患者心理健康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術后疼痛情況進行分析,實施針對性護理。對于患者術后出現的輕度及中度疼痛狀況,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幫助其降低疼痛感知,也可以提供閱讀、音樂療法等,并通過按摩等方式幫助患者改善疼痛狀況。對于疼痛較為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在醫囑指導下對患者進行鎮痛藥物治療。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對患者家屬的講解工作,了解他們的情緒狀況,同時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及時告知家屬陪伴患者,做好心理咨詢,同時進行患者床上功能培訓,幫助患者加快疾病的康復進程。
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完全康復需要一段時間,防止患者急于求成,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幫助其了解相關注意事項,告知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及解決措施。并指導患者家屬做好患者的監督指導工作,定期來院復查,同時按照醫囑進行功能訓練,降低摔傷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于膝髖關節置換患者,心理護理至關重要,應重視從術前、術中、術后以及住院前的心理護理方面入手,分析患者情緒狀況,了解其內心實際需求,實現護理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