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感染科)
甲型肝炎疫苗簡稱甲肝疫苗。我國甲肝疫苗已成為兒童主要接種疫苗之一,一部分人可能接種過甲肝疫苗,但對其仍是一知半解。對此,本文將科普甲型肝炎疫苗的知識,以供參考。
甲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預防甲型肝炎。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肝臟炎癥為主的急性傳染病,與乙肝、丙肝不同,甲型肝炎不會發生慢性感染。甲型肝炎人群流行率為80%,患者感染甲肝以后可能會出現畏寒、乏力、惡心、發熱、肝大以及肝功能異常等癥狀,部分人還會出現黃疸。但是,絕大多數患者無任何癥狀。甲型肝炎的傳染源主要包括急性期患者與隱性感染者,在潛伏末期到發病后10天左右傳染性最大,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包括食物傳播(被污染的蔬菜、水果)、水傳播(糞池污染水源)以及生活接觸傳播(被污染的玩具以及餐具等,間接或直接經口),而且,任何年齡人群均可患此病。由此可見,甲型肝炎的被傳染率較高,所以,接種甲型肝炎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甲肝對人群普遍易感,所以甲肝抗體陰性者均需要接種甲型肝炎疫苗,包括一周歲以上兒童至成人。其中軍人、中小學生以及大學生是重點接種人群,食品行業從業者和醫務工作者也需要重視。
常見甲型肝炎疫苗包括甲肝減毒活疫苗與甲肝滅活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含有減毒甲肝活病毒,能夠誘使保護性抗體產生,增強細胞免疫能力,只需接種1 劑,保護效力可持續3—5 年。2008 年以后出生且未接種過甲肝疫苗的兒童可免費接種1 劑。但該疫苗不適用于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的兒童。甲肝滅活疫苗是人工培養、滅活以及純化免疫性好的病毒所制成的疫苗,含有的甲肝病毒無生物活性、傳染性以及繁殖能力,相較于減毒甲肝活疫苗而言,適用范圍更廣,全程2 劑,2 劑至少間隔6 個月,保護效力時間更長。接種甲肝疫苗后8 周左右便可產生很高的抗體,獲得良好的免疫力。因此,甲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護作用。
接種部位推薦上臂外側三角肌或大腿前外側中部,甲肝減毒活疫苗為皮下注射,甲肝滅活疫苗為肌內注射。
一般而言,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群不可接種甲型肝炎疫苗:已知對甲肝疫苗成分過敏的人群;妊娠期的女性;患有嚴重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發熱以及慢性疾病急性發作階段的人群;患有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未控制癲癇的人群。此外,若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以及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人群。
首先,在注射完免疫球蛋白后,需間隔3 個月及以上才可接種減毒活疫苗。
其次,若為惡性腫瘤、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以及免疫功能缺陷等人群,接種滅活疫苗或聯合疫苗后,可能難以獲取免疫保護效果。
再次,減毒活疫苗與其他注射類減毒活疫苗接種時間需至少間隔1 個月。滅活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注射,但位置有所差別,若間隔注射,對時間未有過多限制。
最后,疫苗接種后可能會出現發熱、接種部位輕微疼痛或紅腫、厭食、嘔吐以及乏力等反應,24 小時會自行緩解,若不能緩解則需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