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嬌 余思思通訊作者(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傳統醫學科/ 老年病科)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腸道功能逐漸減弱,便秘的發生率也會逐漸增加。據統計,老年便秘的患病率為30%~40%。中醫注重整體觀念和個體化治療,通過調理體質、促進氣血運行,可以有效緩解老年便秘的癥狀。飲食調理是中醫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飲食結構和食物選擇可以改善腸道功能,促進排便。
老年便秘的常見癥狀包括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排便時間延長等,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腸道蠕動速度變慢,腸道蠕動力減弱,導致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主要原因有飲食不規律,攝入纖維不足,缺乏足夠的水分和運動等。
中醫護理在老年便秘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醫護理注重整體觀念,通過調理患者的體質,改善其腸道功能。中醫理論認為,老年便秘多與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有關,因此中醫護理可以通過中藥調理、針灸、按摩等方法調理體質,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腸道功能。
每個老年便秘患者的體質和病因不盡相同,因此中醫護理也會根據患者的癥狀、體質和病因進行針對性的調理,提高治療效果。中醫認為,飲食對于腸道功能的調節至關重要。通過合理的飲食結構和食物選擇,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功能。
中醫辨證施護通過辨別患者的病因、病機和病理變化,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和護理措施。中醫辨證施護的方法包括望聞問切等,通過綜合分析患者的癥狀、舌苔、脈象等信息,確定其辨證類型,然后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辨證施護的目的是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以達到調理體質、改善癥狀、促進康復的效果。
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調節氣血運行,促進身體的自愈能力。針灸對老年便秘的療效和作用機制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針灸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增加腸道的收縮力和排便的頻率,還可以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改善腸道功能。
中藥可以通過調理體質、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腸道功能,常用的中藥方劑和草藥包括大黃、芒硝等。大黃具有通便的作用,可以軟化糞便,促進排便;芒硝具有瀉火通便的作用,可以緩解便秘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癥狀。
膳食纖維可以增加糞便的體積,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順利排便。建議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高纖維食物的攝入,如豆類、綠葉蔬菜、蘋果、梨、全麥面包等。
建立規律的排便習慣對于預防和管理老年便秘非常重要,老年便秘患者應定時上廁所,避免憋便。每天選擇固定的時間段,如早晨起床后、飯后等,盡量在這個時間段內排便。
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老年便秘患者可以改善腸道功能,促進排便。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及建立規律的排便習慣,都是有效的飲食調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