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麒(浙江中醫藥大學)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創傷性疾病,無論是由于運動傷害、日常受傷還是骨質疏松等疾病引發的骨折,都會對生活帶來一定影響。而中醫作為中國的傳統醫學,其獨特的外治方法在骨折治療中有著重要的應用。
骨折是指骨骼在某種外力作用下超過其耐力極限而發生的連續性破裂。骨折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包括閉合性骨折、開放性骨折、疲勞骨折等。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疼痛、腫脹、皮膚色素沉著,嚴重時會導致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1.理療 理療即物理療法,是中醫治療骨折常用的一種方法。理療主要通過手法(如推拿)、器械(如按摩器具)、熱療(如溫灸)、冷療(如冷敷)等方式,幫助骨折部位緩解疼痛,減輕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加速骨折愈合。同時,理療也可以幫助患者維持關節的活動度,防止長期臥床導致的關節僵硬。使用理療治療骨折時,必須遵照醫囑,避免盲目操作,防止二次傷害。
2.草藥敷貼 此法利用中草藥的藥力,通過敷貼在皮膚表面,將藥力直達骨折部位,達到促進骨折愈合的目的。這種方法可以提高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消除炎癥,減少腫脹,并能夠刺激新骨的形成,從而加速骨折的愈合。在使用草藥敷貼時,要遵照醫囑,正確使用,避免自行配制草藥敷貼,以免出現不良反應。敷貼時,要確保皮膚的清潔,避免皮膚感染。
3.中藥熏洗 中藥熏洗是中醫治療骨折的一種方法,主要通過熏洗傷口,提高局部血液循環,消炎止痛,促進骨折愈合。它采用中藥蒸汽熏洗或直接將中藥液體洗滌傷口,使藥力直接達到病患部位。在使用中藥熏洗時,選擇的藥物需要根據骨折的具體情況和患者的身體狀況來定制。例如,如果患者有明顯的疼痛和腫脹,那么可以應用具有消炎止痛效果的中藥;如果骨折愈合慢,可以應用具有活血化瘀,促進骨折愈合效果的中藥。選擇中藥熏洗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要注意保持環境的清潔,防止傷口感染。而且,不同的中藥,熏洗的時間和頻率也會有所不同,需要根據醫囑來執行。
4.拔罐和刮痧 拔罐和刮痧是中醫常用的外治療法,也常用于骨折的輔助治療。拔罐是利用罐具形成負壓,將皮膚和淺表組織吸起,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刮痧則是利用刮痧板在皮膚表面進行刮拭,以達到同樣的目的。拔罐和刮痧在治療骨折時,常常應用在骨折部位的周圍,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另外,這兩種方法也可以應用在全身的經絡上,調整全身的氣血運行,提高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更好地幫助骨折愈合。需要注意的是,拔罐和刮痧都需要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操作,以防止傷害皮膚和軟組織,引發不必要的并發癥。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衛生,防止感染。而且,拔罐和刮痧的頻率和強度也需要根據骨折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
以上就是中醫治療骨折的一些常見外治方法。這些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效果顯著,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治療手段使用,共同促進骨折的恢復。但要記住,所有的治療手段都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