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麗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確保他們能更好地掌握和應用英語知識。根據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結合深度學習,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熱情。這樣,學生不僅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還能提高英語核心素養。
以外研版“Family matters”一單元為例,我們將探討在深度學習理念下如何實施高中英語教學。通過優化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在培養其英語核心素養的同時,提升他們整體英語知識的構建能力。
一、教材分析
“Family matters”是外研版英語教科書中的一部分,專為鞏固學生的基本語法和句型知識而設計。該單元內容聚焦人與自我的主題語境,通過多個語篇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文章內涵。這些語篇描述了家人迎接祖父、化解父子矛盾、為祖母籌備生日派對等場景,展現了十年間家庭成員外貌的變化、母女間的真誠關心、兄弟間的互助以及令人難忘的家庭故事等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深化對家庭生活的認識,提升其情感認知水平。此單元教學內容簡潔明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他們能夠以理智、辯證的態度去對待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適應能力各異,在此階段,他們在英語學習上普遍難以深入,學習效果不佳,導致英語水平普遍偏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并運用深度學習理念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語篇的主旨,并深入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具體內容,從而掌握不同語篇的風格、基本要素和閱讀技巧。
三、教學目標
通過英語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知識探索,并運用深度學習理念優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幫助他們構建英語知識體系。
1.讓學生理解與家庭生活相關話題的本質,學會討論與家庭關系相關的話題,運用語言描述家庭成員的變化,向家庭成員道歉以及表達家庭往事等。
2.繼承和發揚中國家庭的優良傳統,正確認識中外家庭觀念和生活的差異,深入理解良好家庭關系的重要性,豐富現代家庭觀念的內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判斷話語中人物的觀點和態度,評價不同人物的觀點;總結良好家庭關系的基本特征;聯系實際,選擇合理的途徑解決家庭沖突,探索構建現代和諧家庭的新方法。
4.通過了解與家庭生活相關的內容,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多種渠道獲取英語學習資源,并選擇合適的策略和方法來監控、評價、反思和調整教師的教學內容和過程。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通過深入了解劇本的具體信息、特征和要素,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相關知識。
2.在課程結束時,引導學生體會Alice與母親交談時的情感,并要求他們寫下Alice的日志。為鞏固學習效果,建議學生與家庭成員進行一次交流。
3.要求學生列舉布朗利哥哥的經歷,并歸納特定新聞的特征及原因,以培養其分析能力。
4.指導學生提煉雜志論文的主旨與特定資訊,并找出家族記憶的元素與架構。在此基礎上,鼓勵他們運用所搜集的資料,創作一篇關于家族回憶的短篇故事。
(二)教學難點
1.交流個人處理家庭矛盾的經驗,鍛煉學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語言表達能力。
2.重新講述布朗利哥哥的故事,以加強學生對和諧家庭關系的理解。
3.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家庭表示歉意,并反思自己的工作與他人的貢獻,培養其責任感與感恩之心。
五、教學過程
(一)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確立文章教學目標
經過對“Family matters”的綜合分析,我們發現各篇章的主旨語義在高中英語課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水平,教師在教學中應優化設計。因此,為了更有效地教學“Family matters”單元,我們需要從教學實例的設計入手,結合當前的人才發展需求、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特征進行改進。通過改革英語學習方式,我們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還促進了教育的發展。本教學案例旨在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的語法和句子結構,并將其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以促進深度學習與課程改革理念的融合。在設置目標時,教師需要將長期的教育目標具化到學生自身發展中,并關注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以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并確保目標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
(二)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對課堂教學中的課題進行研究
1.課堂教學目標和課堂活動的設置
Step 1:情境導入
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不同的電影海報,并讓學生表述自己喜歡的電影,以此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激發其學習興趣。
教師:Have you seen some movies or comics about family?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se movies?
學生:The pursuit of the happiness./Life is beautiful./Chang Jiang Qi Hao./Nezha:Birth of the Demon Child.
教師:Can you tell the class why these films are so popular?
學生:Because these films contain the emotions in the family,they can have an emotional resonance with the audience.
Step 2:教師向學生展示視頻,并要求他們在看完視頻后討論回答下面的兩個問題。
教師:What is the video mainly about?
學生:This is about a family party. Grandpa came to visit his sons home. They send photos and genealogies to each other as gifts to show their deep love for their family members.
教師: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family?
學生:It is a happy family, and the family members cherish and love each other.
Step 3:教師要求學生快速閱讀劇本,理解大意;5分鐘后教師讓學生仔細閱讀劇本,找出劇本中的元素;8分鐘后教師要求學生將標簽添加到導演的標簽中,以獲得特定的筆記。
教師:Why did the father and the son have the conflict?
學生:Because the employment planning views are inconsistent.
教師:How do you know that?
此時教師鼓勵學生兩人一組,為戲劇選擇另一個合適的標題并給出理由。
(設計意圖:由于這些電影均聚焦于“家庭與親情”這一共同主題,因此它們能夠深深觸動觀眾的情感。家庭中的愛是普遍存在的,通過電影情節來啟發教學,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其情感共鳴。)
“Family matters”一課以交流與溝通、理解他人為核心目標,著重于英語語境下情感的表達。基于這一教學目標,學生在探索主題意義的過程中整理了文章內容,通過情感導入教學環節,進一步提升了學習的積極性,構建了結構化的知識體系。
此外,課程內容與“Like Father, Like Son”相呼應,結合祖父到來前的情況以及祖父勸說后父子矛盾化解的描寫與解釋。這種教學方式將所學的語言與內容進行了有機融合,從而提供了對人與人溝通的深入思考與評價,形成了關于職業前景的認知,最終達到了該課程設定的教學目標。
深度學習的核心特質在于強調“活動與經驗”,這要求教師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中心地位,確保他們全面參與學習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其主動提問,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在提問過程中,要避免采用“非黑即白”的提問方式,而是應留出思考空間,啟發學生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
2.深化教學設置,加深學生理解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精準把握學生的發展規律,精心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鏈,以此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深入研究的熱情。
Step 1:教師讓學生閱讀和分析教材單詞和短語,并選擇適用于他們與家人關系的單詞和短語,之后要求學生閱讀文章并檢查其閱讀效果。
Step 2: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并要求學生閱讀文章回答下列問題。
教師:Who are they?
學生:Brownlee brothers.
教師:What did Alistair do?
學生:It mainly describes the story of the Brown lee brothers choice between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of the medal in the triathlon competition.Finally,he chose to give up the medal and help his brother.
教師:Why did he do it?
學生:Because although they are rivals,but they are even more brothers.
教師:If you have a twin brother,how will you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with him?
學生:I will get along well with him and compete head-on.
教師:After the study of this class,we should be able to rely on our personal ability to solve similar things in the family.
教師:What did you gain today?
學生1:Understand the family life and family cul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學生2:Read the script,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article,and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family through watching videos and pictures.
教師:I hope you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your parents in the future life.
此時教師可以運用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觀念的分析和引導,以小組的力量,優化學生思想,使其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選擇。
(三)優化教學評價,落實深度教學
在深度學習中,評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是對學習者學習能力的一次全面評估,也是對其學習進程和效果的重要評價工具,通過持續的評價,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行反思和修正,從而更好地調整學習策略。
(設計意圖: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需著重關注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認知情況,以及他們能否將新知識融入既有理解。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梳理與總結,并采用分組展示等評價方法,觀察學生在這些活動中的表現,以此評估其學業水平。)
六、教學反思
本單元教學中,教師運用深入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使其能運用新掌握的知識進行交流,并能提升自身的情感意識,進一步探索家庭生活的主題意義,提升綜合語言能力。同時,教師的教學引導能深化學生對家庭觀念的認知,促使學生加深對良好家庭關系重要性的理解,形成正確的家庭觀。
(作者單位:寧夏銀川市第九中學)
編輯: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