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燕


摘 要:疾控中心日常業務具有多、雜、突發性強等特點,其日常運轉需要有充足的資金保障,這就需要各級疾控中心具有一套相對完善的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制度和體系,以便對其財務資金的使用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確保各項資金真正用到實處。然而現階段我國部分疾控中心在財務管理上還存在一定不足,內控力度欠缺,造成了許多財務風險,這就需要各級疾控中心加強在財務風險內控管理上的研究與探索。本文通過對疾控中心財務風險內控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思路,希望可以對解決疾控中心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問題提供借鑒和參考,進一步促進各級疾控中心的高效運轉和健康發展。
關鍵詞:疾控中心;財務風險;內控管理
各級疾控中心承擔著我國疾病預防與控制的重要職責,在全國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更是戰斗在第一線,扛起疾病研究、信息流調等眾多工作的大旗。因此,疾控中心日常運行和特殊情況下的運轉調度都需要有充足的財力、物力、人力予以支持。作為公益性服務單位,其正常運轉大多依靠財政支持,為保證其正常運轉,就必須確保其財務資金的安全性,做好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工作。可以說,疾控中心的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對疾控中心的正常運行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基于此,疾控中心在開展實際工作時,應加強財務風險防范與內控管理,完善會計核算方法與體系,加強對各項資源調配使用的管控,不斷提高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保證疾控中心的正常運行。
一、疾控中心財務管理概述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實施政府衛生防病職能的公共衛生技術核心機構,各級疾控中心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衛生檢驗和監測、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慢性病防控、結核病防治、免疫規劃、指導下級疾控中心工作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全國各級事業單位不斷深化改革,公共衛生事業同樣面臨著改革。特別是2020年,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各級疾控中心全部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堅定信心、精準施策,慎終如始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打好了全國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保衛戰和殲滅戰,守住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底線,疾控中心工作已上升到保障國家和公共安全的高度。2021年5月13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正式掛牌,新機構的成立意味著疾控機構職能從單純預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維護和促進全人群健康轉變,不僅能更好地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組織并調動力量進行防控,還能順應健康發展新趨勢,積極應對人民健康發展新需求。由此拉開了省級、市級、縣級疾控中心改革的序幕。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作為財政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目前,其收入主要來源于本級財政補助的基本支出、中央、省級的專項補助資金等。支出主要是為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衛生檢驗、衛生監測及其他業務活動發生的各項開支和損耗。疾控中心應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經費管理應在疾控中心主任的領導下,按照內部控制流程實行“預算管理,指標控制,專款專用,分級審批”的辦法,并由財務部門統一核算,統一管理。疾控中心的財務收支管理嚴格受到上級財政部門、衛健主管部門的預算約束,員工待遇遠遠低于同級醫療機構人員水平,造成一定程度的疾控人才流失。即便現階段山東省和安徽省兩家省級疾控機構高調官宣,重啟面向社會的收費性技術服務,疾控系統一類保障、二類管理的模式,終于不再是紙面的呼吁,開始了首輪落地實施,但是受相關政策以及價格管制等因素的影響,疾控中心的收入仍無法滿足其開展工作所需。那么,在改革的形勢下,在財政撥款收入有限的歷史條件下,節流開源、成本控制就成了當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
二、疾控中心的財務風險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各級財政部門對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投入不足
我國各級財政部門對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財政投入長期以來嚴重不足,特別是基本支出經費的嚴重不足。即使2014年中編辦會同財政部、國家衛計委出臺了《關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編制標準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原則上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常住人口萬分之1.75的比例配備疾控專業人才。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基層疾控機構在編制核定上遠遠低于《意見》規定的比例,面對疾控工作的日益繁重,疾控中心在日常管理中常常忽視了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與培養,無論是在財務管理培訓上,還是在財務管理考核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培訓與考核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存在無序性、執行力弱等特點,這樣無法幫助到疾控中心財務管理人員,導致疾控中心財務管理隊伍的成長與發展步伐較慢。
(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財務管理不夠重視
疾控中心屬于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整個單位的運營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的財政撥款,因而并不需要承擔生存競爭壓力,這也導致了對財務管理工作的不重視。第一,財務管理層人員片面地將財務管理與現金管理視為等同,以為只要按年初的預算、項目資金方案要求做好資金支付就是做好了財務管理工作。實際上卻忽視了內部控制、財務分析、成本控制等重要工作內容。第二,疾控中心只需要對上級的全額撥款進行合理地分配,其職責與工作也較為固定,一般環境下不會出現很嚴重的經濟壓力與財務風險。長期在這樣的情況下,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通常缺乏一定的財務管理與內控管理意識,沒有及時建立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不能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逐漸積累,最后引發疾控中心重大財務風險與一系列內控管理問題。
(三)缺乏統一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
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和統一有效的財務管理系統是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前提與基礎。大多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財務管理工作并不具備科學、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往往是參照上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門以及審計部門的一些制度來指導工作,缺乏適合本單位實際工作的制度。所以,在制度設立或執行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在實際工作中容易對疾控中心的發展造成阻礙。自從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構建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模式,在同一會計核算系統中,實現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重功能。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是會有一些缺失。比如,應收賬目、資產管理等環節不重視,造成財務管理工作重心出現偏差。另外,疾控中心沒有建立完備的財務管理監督機制,甚至在一些基層疾控中心內沒有設立單獨的監督部門,監督工作大多由財務部門自身來完成,財務監督獨立性、客觀性、嚴謹性等得不到體現與保證。
(四)部分項目資金預算管控效果不佳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大部分的資金來源是項目資金,那么,預算管控項目資金是財務管理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各級疾控中心絕大部分項目資金管控效果較好,項目支出按上級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績效評價,大部分都能達到考評優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首先,部分項目資金預算編制不科學、部分項目資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執行不到位,進度緩慢。其次,成本核算方面的不嚴謹,一個單位往往子項目很多,項目之間有交替的現象,從而會導致各子項目的核算任務繁雜,難免會導致實際工作中,因某一項目資金投入不足出現支出赤字,而有些項目又有較多資金的結余。以上種種原因都會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影響疾控中心整體工作進度。最后,由于編制預算財政要求的時效性在編制時往往高于實際情況編制。預算執行過程中與業務工作脫節,資金的使用率與業務工作開展進度不相匹配。造成了在年終預算資金的節約或超支。
三、優化疾控中心的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的相關思路
(一)加大對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財政投入
一是各級財政部門加大對各級疾控體系的財政投入,特別是人員基本工資和基本工作經費的投入。
二是在人員配備上按照《關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編制標準指導意見》,按比例核定編制配足人才,人員基本支出經費財政予以保障。
三是重啟技術服務,增加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預算外收入,是當前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山東疾控中心和安徽疾控中心兩家省級疾控機構高調官宣,重啟面向社會的收費性技術服務,使得疾控系統一類保障、二類管理的呼聲終于有了落地結果。
(二)增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財務管理意識
想要加強和完善疾控中心的財務管理工作,防范財務風險,首先需要加強各級疾控中心財務工作人員的財務風險管理意識,從而保證財務管理工作與內控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在目前的時代環境下,只有財務管理意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提升各級疾控中心財務管理人員的自身實力與專業水平。財務工作人員是完成疾控中心財務管理的主體力量,如果自身都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那么其完成的疾控中心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也不會很高。因此,疾控中心應該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入職標準,加強對在職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培訓,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可以學習到更多的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相關知識,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與防范財務風險的能力,讓工作人員的自身能力符合時代與市場的發展需求。各級疾控中心的財務管理人員也應該相互交流分享工作經驗,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同時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處理問題,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的活動中來,在工作中及時發現與解決問題,有效防范財務風險。
(三)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管理體系建設
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對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實現財務管理發揮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強內控管理,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最有效的財務管理方式,包括預算業務控制、收支業務控制、政府采購業務控制、資產控制、合同控制等全方面,對單位的財務管理進行控制,確保財務管理工作依法依規,健康有序發展。其次,還要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財務管理系統,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形成一體化的財務管理系統,保證財務管理系統的全過程能得到有效管控和監督,實現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程序化、常態化,有效提升財務管理的準確性、及時性。最后,也需要加強財會崗位和相關人員的監管制度。財務部門不僅要實現對資產財務的監管,也應明確執行主體和執行過程的監管。要對財務活動相關制度的實施情況和實施效益進行考核和監管。要細化資金配置、核算等工作實施流程,做到筆筆收支可落實,責任可追究,從而不斷改財務工作的科學和規范化制度,促進疾控中心整體效益的提升。
(四)加強項目資金預算管控,確保項目績效評價效果從優
針對項目資金預算管控效果較弱的項目,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領導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須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落實到人,對項目開展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協調解決項目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比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上級臨時撥付的項目專項經費,年初并未做預算,在實際資金使用過程中需協調多方,調增預算,確保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做好相關應急物資的采購工作,能夠及時合理使用項目資金。
在進行預算編制制度的建設時,工作人員尤其是內部的管理人員,需要了解我國目前的防疫體系。工作人員可以與醫院方面進行有效的結合,了解醫院的具體流行病學特征,通過有效的方式進行合理的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預算編制制度呈現動態化的發展,使疾控中心的內部管理活動能夠與我國的醫療防疫工作相結合。
結束語
在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當中,我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財務內控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還需要進一步跟隨改革的步伐,逐步完善內部財務管理相關制度。在以后的發展進程中,不僅要對原有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更新改進,還要結合改革后實際發展的需求,提高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設,提高收入水平,減少疾控人才的流失,為全面高質量發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吳小琴.疾控中心財務風險內控管理思路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20):61-62.
[2]王曉紅.淺析內部控制在疾控中心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2016(23):259-259,366.
[3]王燁.淺談疾控中心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J].首席財務官,2020(24):180-182.
[4]申永智.有關內控制度在疾控中心財務管理的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9):6153-6153.
[5]任運年.勘探單位如何加強財務風險內控管理[J].財會學習,2019(1):170-172.
[6]張鋒.淺談疾控中心基建財務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10):64-65.
(作者單位: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