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壽成 田錦川
黨建工作的難點在基層,亮點也在基層。近年來,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地研院)黨委聚焦解決“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夠”“黨員的歸屬感獲得感不強”等問題,以“一支部一品牌”建設為抓手,圍繞“發展”“引領”“和諧”三大關鍵詞,著力打造貼近實際、內涵豐富的基層黨建品牌。
打好發展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建工作成效,這為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明確了方向。發展強,黨建才有說服力;黨建強,發展才有持續力。黨建品牌創建,首先要找準基層黨組織服務轉型發展、服務主責主業的著力點,始終把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地研院機關黨支部堅持“四個服務于”加快業務轉型布局,形成了握指成拳、聯動發展的新協同模式,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地勘經濟發展之路。一是服務于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和綠色礦業發展。在內蒙古赤峰和新疆東天山組織實施綜合地質調查,其成果在全國進行應用推廣。二是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在河北省承德市和湖北省宜昌市組織實施了精準對接地方政府需求的綜合地質調查項目,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布局提供綜合地質解決方案。三是服務于地質大數據云計算。開發的有色地質云數據庫率先在地調局云平臺上線。正在實施的重要礦床類型成礦規律研究項目,為紫金礦業集團礦山綜合找礦預測提供有力支撐。四是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與紫金礦業集團合作新設了中色紫金公司,主要服務于集團境外重要權屬礦山資源勘查,探礦增儲與風勘投資取得重要進展。國際礦業資本市場綜合研究項目取得豐碩成果,積累了豐富的全球礦產資源和投融資信息,為中資企業礦業投資提供了決策參考。
打好引領牌。地研院黨委著眼激勵“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引領更多黨員在創建優秀黨建品牌中走在前,做表率。一是將黨建品牌建設列為書記“一把手”工程,形成黨委、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上下聯動機制,把責任明確到身上、壓力傳導到心上、任務落實到肩上。二是深化黨建聯系點制度,地研院黨委班子成員經常深入基層黨支部,開展黨課宣講、調查研究,幫助其理清黨建與業務工作思路,協調解決基層實際困難和問題,使聯系點成為黨建工作的示范點。三是積極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隊”等活動,將重點任務細化量化,組織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攻堅克難當先鋒,促進項目順利實施。四是用好“指尖上的黨建”,以黨小組為單元,開展“支部工作”App學習競賽,6名黨員全滿分,9名同志入圍國資委系統前50名,有效解決了集中學習難、學習效果不好等問題。五是發揮黨建結對的強大合力,與共建黨支部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加強業務合作與交流,共解實踐難題,共享合作成果,努力構建資源共享、黨建互促、發展共贏的“黨建共同體”。
打好和諧牌。地研院黨委以黨建引領隊伍,人才建設,大力營造團結向上的和諧氛圍,著力創建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黨建品牌,使黨建品牌創建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一是持續開展學習型團隊建設,將黨員培養為基層“頂梁柱”,輸送到重要的管理和技術崗位,展現風采,實現價值,為“綠水金山”“金山銀山”等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貢獻智慧和力量。二是鼓勵薪酬分配向關鍵和一線崗位、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傾斜,為優秀黨員提供更多學習培訓機會和平臺,通過富腦袋、富口袋,保障員工收入持續增長和價值實現,努力把黨員群眾急難愁盼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增強獲得感、幸福感。三是架起黨組織與黨員之間的“連心橋”,牢記每名黨員的政治生日,發放生日賀卡和圖書卡,激勵黨員永葆先進。開展導師帶徒活動,在黨建和業務各方面互相幫帶、共同成長,形成了“有問題找組織、有困難找黨員”的良好局面,使基層黨支部成為黨員群眾心中的“地礦尖兵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