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潤宏


微風和暖,細雨霏霏,陌上花開,梁間燕喃……親愛的同學們,這是不是你們心目中最美的春日圖景?作為春天的精靈,燕子們不辭辛勞,萬里歸來,裁剪春色,增添春意。這樣有心有愛的小動物,詩人們當然不會辜負。不信你看,宋代的大文豪歐陽修就把它們寫得很美——
│動物名片│
家燕(俗稱燕子)
科屬:燕科,燕屬。
特征:家燕是常見的小型候鳥,氣溫高時分布于全國各地,氣溫低時飛往熱帶地區越冬。每年初春時節,家燕從南方返回內陸地區,在低空飛翔,以蒼蠅、蚊子、飛蛾等小蟲子為食,是一種益鳥。燕子經常會在人類建筑物上筑巢、產卵,哺育后代,故稱家燕。
用途:供科學觀察。
│詩詞賞析│
采桑子
[宋]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今安徽阜陽)時,非常喜愛潁州西湖的景色,寫下了十首“采桑子”,此為第四首。
這首詞描寫的是穎州西湖附近的晚春之景。當時眾多花卉的花期已過,柳絮(即柳樹的種子)開始飄飛,詞人經歷了一場宴會,日暮時分返回家中,忽覺春景已趨向于蕭索。他望著空中的雨絲靜靜思考,等到雙燕歸巢,才放下簾子。本詞描述了詞人對于晚春自然景物微妙變化的捕捉,從尋常之景中品味出幽隱之思,體現了歐陽修詞格調清麗、深情婉約的藝術特點。
│典故鏈接│
家燕的生活習性是雌雄鳥一起筑巢撫養雛鳥,人們常能看到燕子結伴雙飛的場景。因此,古人常用雙飛燕來比喻夫妻關系。宋代晏殊的《蝶戀花》詞“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用女性的口吻抒情,正是以燕子的雙飛來反襯自身的孤獨和對征夫的思念。不過,如果我們細致考察一下古代文學史就會發現,雙飛燕早期的比喻含義并非偏指愛情,而是形容家人之間的融洽關系?!对娊洝ぺL·燕燕》是較早使用雙燕意象的古詩,詩中說:“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边@首詩的背景是幼年喪母的齊莊公感念姑姑對自己的照顧。姑姑要嫁給周宣王為后,齊莊公送她遠行之際,難以抑制哀思,所以詠嘆道:“燕子每年都能雙雙飛翔,我和姑母從此一別卻再難團圓,不由得淚如雨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