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慶匯

央企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非常突出。央企總市值合計26.5萬億元,占比28.0%。央企凈利潤合計2.69萬億元,占比51.3%。
央企算得上今年一季度的市場主線之一。尤其是受到“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的驅動,一些大型央企在市場帶動下掀起一陣又一陣波瀾。
接著,市場可能將很快迎來一系列央企ETF。3月中旬,9家基金公司,包括易方達、匯添富、廣發、招商、南方、博時、嘉實、工銀瑞信、銀華在內,上報了關于央企主題指數ETF產品,主要涉及三大指數,分別是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指數。這些指數由中證指數公司和中國國新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開發。
2022年11月,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隨后市場對央企、國企投資價值的關注度提升。
央企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非常突出。根據券商統計數據,目前A股5100家上市公司中,央企443家,數量占比8.69%;央企總市值合計26.5萬億元,占比28.0%;央企凈利潤合計2.69萬億元,占比51.3%。也就是說,目前央企以28%的市值占比貢獻了51.3%的利潤占比。
早在去年5月,國務院國資委已經制定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確了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質量的“路線圖”。路線圖包括5個方面。一是提高央企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二是厘清資產結構、剝離不良資產,三是鼓勵兼并收購,四是鼓勵現金分紅、股份回購,五是加強與公眾溝通。
在預期推動下,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央企表現亮眼。比如中國移動、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中車、中國船舶等都有不小漲幅。中字頭央企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幅也已經近15%。于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央國企估值重估等話題,熱度也有所提高。
市場上原來也有若干央企ETF,跟蹤的指數也各不相同。比如有跟蹤中證國企“一帶一路”指數的,有跟蹤富時中國國企開放共贏指數的,還有跟蹤國企改革指數的。
而這次9家基金公司上報的則是中證指數公司和中國國新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一個國企系列指數,里面的3個指數分別是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指數。
具體來看,廣發、匯添富、招商上報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易方達、南方、銀華上報的是跟蹤“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的ETF,工銀瑞信、博時、嘉實則是上報了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
這些指數各具特色。
比如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重點關注的是滬深市場中有現金分紅或回購行為的央企群體,選取現金分紅或回購金額占總市值比率高、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只央企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具有高分紅特征央企的整體表現。
目前該指數的重倉股股票是中國神華、中國石化、魯西化工、包鋼股份、馬鋼股份、華電國際、太鋼不銹等。
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則主要聚焦于國防安全與電子信息安全,涉及航空航天與國防、計算機、電子、半導體、通信等領域,選取研發投入高、成長性好的50只央企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戰略科技領域中代表性央企的整體表現。
以目前的重倉股來看,占比較高的主要是海康威視、航發動力、振華科技、中航光電、中航沈飛、中航軟件、科大訊飛、華潤微等。
國資委旗下實體行業央企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基建交通、電子信息通信等重要領域支柱力量。根據國資委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17.5%,研發投入實現快速穩步增長,央企科技發展動力充足。
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指數,選取現代能源體系框架下的綠色能源產業、化石能源產業和能源輸配產業等三大產業板塊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結合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綠色收入占比等指標,反映兼顧能源保供與綠色低碳要求的優質能源產業央企的整體表現。
該指數最新一期樣本數量合計50只,總市值超過5萬億元,樣本分布整體貼合央企能源產業和現代能源體系的結構特征。目前行業上主要集中于工業、公用事業、材料、能源等,指數重倉股主要有長江電力、國電南瑞、中國核電、中國電建、三峽能源、中國鋁業、國電電力、華能國際等。
從成分股的分布來看,該指數重點聚焦綠色能源產業超千億龍頭股,且同步配置化石能源和能源輸配產業響應央企能源安全戰略。其中,綠色能源產業占比47.93%,化石能源占27.62%,能源輸配產業占24.44%,綠色能源屬性突出。
盡管一季度有一定漲幅,但央企總體的估值仍然比較低。現階段央企總體的動態PE估值為9.8倍,明顯低于全市場18.0倍的平均估值水平,且在所有類型企業中估值最低。
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隨著分紅率和回購的進一步提升,央企吸引力也將進一步升高。目前,從央企整體分紅情況看,央企與地方國企2022年分紅總額合計為1.09萬億元,占市場分紅總額近三分之二。央企分紅也具備連續性與增長性,超過一半上市公司連續5年分紅,五分之一上市公司連續3年紅利增長。
從2015年以來,國資委央企的分紅、回購數量呈現逐年遞增。央企分紅和回購的提升,對于穩定和提升央企的價值,管理市場預期的作用非常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