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利
由于經濟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劇,推動各行各業不斷發展壯大。制造企業想要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注重加強成本管理,并將其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企業管理者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盡可能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多的利潤。然而,部分制造企業管理層思想較為傳統,過度注重提高銷售額,忽視了管控成本費用,成本管理力度不足,仍需進一步改善。基于此,本文以制造企業為研究主體,闡述成本管理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分析其中問題并提出對策,以期提高經濟效益,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并為其他制造企業提供一定的參考。
制造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的主要支柱之一,現階段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隨著時代發展,經濟體制改革,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推動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導致制造企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制造企業想要穩住市場地位,增強競爭實力,提高盈利,必須貫徹落實成本管理。制造企業內部管控的關鍵環節之一便是成本管理,然而,隨著時代更迭,我國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制造企業管理層必須摒棄傳統的、落后的成本管理理念,了解并掌握國內外專家學者提出的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以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為依據,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管理制度,降低企業研發、生產等環節的資金浪費,確保收益最大化。
制造企業成本管理概述
制造企業開展內部管控工作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便是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指的是企業結合發展戰略規劃,管控研發設計、采購、生產制造以及銷售服務等各環節的成本費用,其內容包含成本預算與規劃、成本決策、成本監督與管控、考核各部門成本管理情況等。
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利于提高企業管理質量 制造企業管理者重視并落實成本管理工作,運用信息化系統嚴格管控業務活動的所有流程,例如研發、生產等,便于企業管理人員實時監督并管理各部門成本管控工作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并指導相關部門整改,提高內部管理質量,利于企業識別和防范風險,推動企業穩定運營。
利于企業獲得經濟效益 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包含諸多環節,例如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原材料采購等。制造企業管理層重視成本管理,嚴格規劃并管理原材料采購數量,實時監督生產制造環節是否存在浪費問題,能夠提高資源利用率,及時發現企業生產經營期間出現的各種成本浪費問題,并制定整改方案,確保企業資金收入遠高于支出。
制造企業提高成本管理質量的策略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體系 首先,制造企業應當以自身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為依據,不斷優化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包括委托第三方生產加工制度、原材料購買制度、存貨管理制度等。同時,制造企業應當設立反饋箱,員工可以針對成本管理制度或成本管理流程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由秘書匯總后交由管理人員,管理層召開會議商討,并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此外,制造企業應當設立稽查小組,小組成員由研發部門、財務部門、采購部門的優秀員工擔任,不定期檢查各部門執行成本管理工作的情況,若發現支出不符合預算或資金大量浪費的問題,及時告知管理層,予以相關部門懲處,并監督其整改。
其次,制造企業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環節便是預算編制和監管。由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不斷成熟,絕大部分企業為了加強內部管控,提高成本核算能力,購置并引進了ERP系統。然而,企業想要增加收益,不能只重視核算工作,還應當對企業的成本費用、資金、利潤等進行預算。制造企業在編制預算時應當以歷史數據為依據,并結合市場需求變化、生產材料價格漲幅、人工成本、硬件設施維修費用等數據信息。企業應當適度保持預算靈活,監督并管理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當出現偏差時及時糾正,確保成本費用符合預算編制。
最后,制造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以生產部門成本考核為例,將產品報廢率、產品合格率、消耗的人工成本、市場和客戶退貨情況等作為考核內容和標準。針對考核成績優異、成本管理能力強、消耗資金少的部門給予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獎勵,針對考核成績不達標、資金消耗超出預算的部門給予適當懲處,通過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加強各部門對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視。同時,研發部門負責人應及時發放產品設計要求、標準等信息,并組織研發人員積極參與,若某個研發人員的產品設計方案既符合客戶需求,又簡化工藝流程,降低生產成本,則給予薪資獎勵。通過該方式鼓勵研發人員積極參與成本管理工作。
加強企業各部門溝通 制造企業想要加強供應鏈管理,充分運用供應鏈的全部資源,應當設立跨職能小組,并實現內部信息資料共享。絕大多數企業由研發部門制定原材料驗收的標準,由質檢部門執行驗收工作,采購部門負責與供應商洽談,當遇到需要依據重量報價的原材料時,各部門由于溝通不順暢,導致報價重量、實際送貨重量以及企業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給企業帶來嚴重損失。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強內部交流,運用統一的信息平臺,充分利用內部資源,實現成本管理目標。
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意識 首先,企業要從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著手,組織管理人員搜集并匯總其他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的措施,借鑒其成功經驗。提高企業員工對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學習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并樹立成本管理意識,在保障企業經濟效益和發展的同時開展長期成本管理工作。其次,企業在研發、生產新產品前應當派遣專業調查人員詳細調研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競爭企業的產品定價等信息,并由管理層商討新產品生產制造的成本費用、獲得的最大收益、潛在的風險等,規劃新產品生產制造和銷售目標。最后,制造企業應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定期邀請成本管理方面的專家到企業內部開展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成本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復合型人才。與此同時,制造企業要注重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并將成本管理理念與企業文化相結合,全面增強員工成本管理意識。
綜上所述,制造企業管理層和基層員工要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意識,并在生產經營期間積極開展成本管理工作,嚴格控制各環節和各業務活動的成本費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推動制造企業可持續發展。
加大重點成本管理力度 制造企業管理層要定期分析各部門管控成本的實際狀況,深入剖析影響成本費用的因素,財務部門要加強對重點成本控制項目的監督和管理,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案并下發至相關部門。業務部門要將重點成本項目進行分解并細化,采取有效的措施貫徹落實到基礎層面的各項業務單元,準確劃分各部門職責,并完善考核制度,從而持續管控重點成本。例如技術部門應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嚴格管控原材料消耗和生產制造工藝的創新,采購部門要根據生產需求購置原材料等物資,質檢部門要檢驗原材料的質量是否合乎標準,財務部門收集并整理其他部門資金支出和成本管理情況,判斷成本管理目標的完成情況,并定期展開考核。
完善標準成本管理方案 制造企業要引進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統,建立完善的標準完工成本表格,明確生產環節消耗的成本費用、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種類、數量等,從而制定相應的標準成本。同時,成本管理部門要將標準成本分攤計算,包括燃料費用、生產費用、人工費用等,并將數據上傳至成本管理信息系統,便于管理層實時監管生產環節資金支出情況,若生產成本遠高于標準成本,則通過優化產品設計、簡化工藝流程等方式,實施有效的成本管理。
例如,A制造企業制定了完善的成本管理規劃,詳細分析影響成本的因素,簡化不必要的生產環節,降低無效支出,注重成本核算的同時明確成本控制相關責任人。A企業結合自身發展戰略規劃,以及市場需求、競爭企業產品定價的變化,調整并更新成本管理方案。
建設完善的標準化流程 首先,推動企業研發流程標準化。第一,產品命名規則實施標準化,要求產品名稱必須體現產品的性能和特征。第二,明確產品所需原材料的種類、標準用量,并與供應商簽訂相關合同,確定原材料的材質、型號、重量以及尺寸等信息。
其次,推動企業生產流程標準化,即生產環節、工藝方法、原材料、機器設備以及人工標準化。技術部門應出具產品生產制造流程圖、工序排布圖等,詳細闡述重點加工和檢驗工序、標準作業時間等,并派遣專業技術人員給予指導。
最后,推動企業管理流程標準化,即制造企業要將各業務流程標準化,針對不同的業務活動制定相應的操作流程圖,結合業務部門執行的實際情況調整并完善,從而實現固化流程要求,使制造企業內部管理質量有效提高。
構建自動化的成本管理 由于制造企業研發、生產、采購等環節都需要消耗大量資金,利潤較低,因此,企業是否能夠生存發展取決于成本管理質量。以生產制造成本為例,由于制造企業產品種類繁多、數量龐大,需要招聘大量工人生產,加大了人工成本。所以,制造企業應當購置先進的自動化設備,用智能化的機器代替人工,不但使生產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還避免員工操作不當,而出現工傷的風險。同時,制造企業可以實施多機聯動,即一名員工可以同時操作多臺自動化設備,在確保生產任務按時完成的前提下降低了人工成本。制造企業處于信息化時代,應當積極購置自動化生產設備,提高生產靈活度以及單個產品的價值,降低生產成本,使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加強實施過程成本管理 第一,設計成本管理。制造企業通過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體系,明確管理目標等方式,有效降低研發環節的資金消耗。首先,研發人員要創新設計理念,充分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術,簡化工藝流程,采用價格低、質量好的原材料,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其次,結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制定相應的成本管理目標,將目標分解并落實到具體部門,研發部門在研發新技術、設計新產品時貫徹落實成本管理方案。最后,運用零售減法公式,開展精益化成本管理工作。
第二,采購成本管理。制造企業要構建完善的采購制度以及審批制度,采購部門在購置原材料前必須提交申請,審批通過后方可采購。采購前,應派遣員工調查分析供應商的信譽度、對比產品售價和質量,選擇信用情況良好、產品性價比高的供應商。采購結束后,相關監管部門和倉儲部門要檢查采購數量、質量是否合乎標準。針對需要頻繁采購的原材料,應積極和供應商溝通交流,簽訂長期合作合同,有效控制采購成本。
第三,制造成本管理。目前,諸多企業管理層加強了對成本數據的重視,并設立了專門的崗位收集匯總并分析成本數據。制造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通過分析產品制造的標準和成本數據,建立清晰、完善的成本標準體系。制造企業應當以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為基礎,科學合理地劃分生產線,明確具體的生產工位,成本核算應當以工位為依據,從而實現成本管控目標。與此同時,制造企業要深入剖析生產制造環節的成本因素,例如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種類、數量、管理并控制生產流程、防止過度繁瑣的工藝流程導致成本增加。
第四,服務成本管理。由于我國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因此,制造企業要緊跟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提高消費者滿意度,才能提高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從而提高銷售額,使企業獲得更多利潤。綜上所述,制造企業要制定完善的服務成本管理方案,簡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防止過度服務,導致企業整體成本不斷增加。
總而言之,市場體制改革日益深化,制造企業轉型升級逐漸完成,這給制造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也帶來了一定挑戰。制造企業想要正確應對挑戰,增強市場競爭實力,必須加強采購環節、研發環節、生產環節以及銷售環節成本管理。同時,企業管理者要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創新成本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體系,實時監管預算編制和執行,采用智能化生產設備,降低人工成本。通過采用上述方式,有效加強制造企業各環節成本管理,保障制造企業順利完成降本增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