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奎
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應不斷強化人力資源機制,以適應新形勢。加強人力資源創新機制可以提高工作整體水平,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不斷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傳統的管理方法往往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要求,應注重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創新,加強事業單位職工隊伍建設,與時俱進,否則無法適應國家發展戰略,久而久之就會被淘汰。本文主要分析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并提出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策略。
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復雜性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許多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21世紀的今天,吸引人才是單位獲得獨特優勢的重要戰略之一,人力資源管理也呈現出復雜性的特點。要想滿足單位運行的基本前提,就應該關注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涵蓋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招聘、培訓和薪資等環節,既要滿足事業單位未來的發展需要,又要節約成本,為事業單位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與其他單位相比,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人才需求也不同。在現實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中,復雜多樣的色彩得到了充分體現。尤其是行政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具體、復雜,如果人力資源管理出現問題,會顯著降低事業單位工作效率。
服務性 對事業單位來說,需要注重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真正的人力資源管理中也需要注意這一點,做到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就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只有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才能進一步提高整體工作效率,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事業單位要突出服務大眾的特色,不斷提高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水平,實現高質量服務的目標。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重要性 事業單位作為公共事業組織,必須注重提高工作效率,為國家和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人力資源管理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傳統工作模式,配合實施國家人才戰略。只有抓住機遇,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事業單位必須注重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必須營造積極向上的內部文化氛圍,使員工有更高的素質,對自己的工作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充分體現員工之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事業單位還要注重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了解員工的工作難點和不同的需求,充分發掘員工的潛力,這是人力資源管理必須完成的任務。
當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分析
沿襲傳統管理模式 隨著當今時代的進步,很多行政事業單位能夠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但現實中,很多事業單位仍然采用相對傳統、落后的管理理念,使員工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整個工作氛圍比較呆板和消極。因此,事業單位來要注重增強單位活力,防止出現消極現象。許多單位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無法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也就無法充分發揮事業單位的服務能力。特別是在基層事業單位中,存在“無過即為功”的消極工作觀念,很多基層單位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管理制度權責不明確 沒有完善的管理體制,事業單位的發展就得不到有效保障。在事業單位人才管理領域,要明確權限和職責,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將工作失誤的發生概率減小到最低。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首先要完善制度,但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仍然固守傳統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很少注重制度建設。如此一來,每個員工都處于消極應對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崗位的工作績效會進一步下降,沒有良好的管理體系,就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
管理體系不完善 事業單位必須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質量,否則無法適應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潮流。盡管許多事業單位已經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仍存在管理體制不完善、內部單位處于各自為政等諸多問題。事業單位的各個工作流程之間的聯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才能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不同部門之間也可以共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構建人力資源體系的過程中,要全方位考慮績效、薪酬、晉升、培訓等環節,有完整的體系才能持續開展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相對落后 由于事業單位工作的穩定性,單位人力資源的模式也相對穩定。在日常工作過程中,管理層沒有按部門進行針對性的人力資源分層管理,對不同工作部門進行統一規劃,在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上僅照搬上級部門的辦法,導致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缺乏準確性和科學性。因此,各級各類事業單位要注重更新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模式,豐富管理手段,革除陳舊落后的管理方法,調動員工的主動性,使事業單位的發展充滿活力。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策略
新時代,知識逐漸成為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力量,而人是知識的主要來源和最大價值源泉。因此,事業單位要堅持“以人為本”,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人才隊伍的建設中。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必須運用到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同時,借鑒國內外優秀單位的先進管理方法,根據單位具體情況,優化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新形勢下,必須注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必須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管理,不斷貫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科學的就業觀。各單位必須注重自身管理模式的創新,打破原有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觀念。在調整管理模式之前,要不斷地進行市場調研相關活動,充分消化市場上呈現的各種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靈活選擇合適的發展理念并實施。同時,開展市場調研活動也可以充分了解市場對人才需求的不同條件,進而更有針對性的人才管理。新形勢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不僅要注重提高自身能力,還要注重內部工作的聯動,特別是對員工而言,每個員工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不斷增強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正確了解員工的日常需求,為事業單位員工創造寬松、和諧、積極的工作環境,從而全面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注重優化人力資源內部結構 人力資源管理必須重視培訓,但培訓不僅是針對個體的培訓,還要針對整體進一步培訓計劃的實施和制定。事業單位要注重優化內部組織結構,減少人員浪費。在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可以從大局出發,了解本崗位所需的人才數量以及人才的特點。經過充分的分析,能夠進一步落實各項人力資源管理任務,如根據實際情況劃分一些職能相似的部門,使各個部門既能保持相互聯系,又能保持獨立性,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也是如此,要注重根據崗位實際需要制定培養方案。在優化內部結構時,要科學、合理,只有優化內部結構,才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減少資源浪費的現象。
注重對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創新 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創新時,必須根據單位工作環境進行分析和安排。不僅要分析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發展需求,還要對事業單位的總體工作環境、人文環境進行分析整理,重點開展市場調研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了解市場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創建,不斷提高制度檢核的標準化和統一性。對目前的發展狀況,人力資源部門必須有清醒的認識,順應單位發展趨勢,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功能。首先,員工工作的報酬和考核必須明確、科學,實現薪酬分配的可靠性和公正性。其次,要有一套完整的人員調整制度,讓員工充分了解調整的原因,只有這樣,人員才能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盡快地進入下一階段,實現員工的優化配置,進一步發揮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優勢。
注重完善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 對事業單位的獎懲現狀,某些事業單位仍表現出負面評價,必須改變這種工作氛圍,使事業單位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需要不斷完善事業單位考核獎懲制度。首先,考核制度應分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兩種。定期考核可以使員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定期的工作安排,了解日常工作所需的職責。不定期評估應與定期評估相結合,以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象。開展不定期考核時,應注重考核內容的細化,根據事業單位發展現狀制定考核內容,考核內容的落實性和實用性進一步提高。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考核體系的制定,還要配合獎懲制度的實施,必須充分重視評估的結果,否則評估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獎懲制度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獎勵,公開獎勵是對考核成績較好的員工進行獎勵,可以分為實質性獎勵和精神獎勵,這樣可以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使事業單位整體工作環境呈現積極發展態勢。二是懲罰制度。通過懲罰制度對考核結果不合格的員工實施精神或經濟處罰,使員工內部形成良性競爭氛圍。
重點加強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信息化已經開始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對行政事業單位來說,還需要重點提高自身人力資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信息化帶來的好處。為了及時抓住發展機遇,IT管理人員不僅要分析事業單位的發展狀況,還要根據自身情況不斷向員工灌輸創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使信息化在整個業務部門得到充分運用。人力資源部門要進一步分析員工的特點和優勢,不斷調整工作崗位,讓每個員工在合適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單位和個人的雙重發展。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必須不斷引進新設備,將各種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然后進一步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質量。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工作態度,不斷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才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人力資源管理方法還存在很多問題,事業單位相關人員要做好市場調研,定期進行工作總結,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工作優勢,為單位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