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ATP上海大師賽等國際賽事將相繼舉辦,我國的體育消費市場再次聚焦大眾目光。光大證券研究員表示,當前運動服飾方向十分景氣,預計將繼續領先總體行業發展。
品牌之路:從籍籍無名到爭霸市場
說起中國運動品牌的發跡之路,其實始于代工、外銷、模仿。福建晉江的一眾創業者,大都經歷過這一階段。上世紀80年代,晉江成立了數以千計的國際運動品牌代工廠,它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優勢,就是低價。但它們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話語權,要么忍受搖擺在虧損邊緣、薄如白刃的利潤,要么鋌而走險仿冒造假,而解決囚徒困境的唯一路徑,是“品牌”。
2000年,意識到這一問題后,晉江玩家們紛紛開啟了自家運動品牌的造勢之路,但在品牌影響、價格定位、市場份額上,長期被耐克、阿迪達斯遠遠甩于身后。
近年來,隨著文化自信的年輕一代逐漸占據消費主場,國產運動品牌熱心公益口碑上升,國潮風的興起,如李寧服飾的“漢字”文化、森馬的盤扣、谷愛凌安踏滑雪比賽服上的龍符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的主流消費群在購物中傾向于選擇本土品牌,市場格局進一步傾斜,國產運動品牌呈現出顯著的替代趨勢。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5年中國本土品牌搜索熱度占總熱度比例從45%提升至75%,是國際運動品牌的3倍,其中國產服飾品類搜索熱度提升56%,增速居全品類第2。
行業前景:登臨絕頂,天高云闊任君飛
當前,我國運動服飾市場高度集中,頭部品牌效應明顯。但國產運動品牌在研發上的投入和國際運動品牌相比還是偏少,在產品研發、新材料應用、運動功能提升、人體功能匹配度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化,未來,行業人才需求或將向這幾個方向延伸。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隨著國產運動用品行業進入新的發展周期,與之相關的消費市場也日益朝多元化、高品質方向發展。為適應新常態下的市場需求,供給市場的細分化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根據美國等發達國家運動用品市場規模占整體體育產業30%的比例估計,2025年,中國運動用品行業的市場規模也將超過1.5萬億元。
另外,去年異軍突起的飛盤、露營、騎行、陸沖等網紅小眾運動,也值得從業者關注。這說明體育消費并沒有因疫情而消失,只是發生了場景轉移。這既是新的商機,也說明國內體育消費新需求還有待深入挖掘。
就業指引:乘風起勢,入局正當時
獵聘數據顯示,在當前體育產業鏈中,運動器具有關的新發職位最多,其次為運動鞋服。主要需求崗位有電商運營、運動服裝設計師、面料輔料開發員等。
電商運營
崗位描述:電商運營是隨著電商行業的興起逐漸發展起來的一個職業,該職業的入職門檻不高,但上升空間廣闊,尤其是在我國服飾零售銷量很大一部分依靠電商渠道的情況下,這一職業對國產運動品牌的發展可謂舉足輕重。這一崗位的工作范圍有大有小,如果只負責單個店鋪運營,那么需要重點關注主打產品的宣傳推廣;如果負責公司的電商平臺運營,則需要進行活動策劃、在線宣傳推廣、品牌定位包裝和日常品牌維護,以及營銷數據分析、制定營銷策略和運營措施等工作。
薪資參考:電商運營的主要收入與自身業績掛鉤,因此該崗位的起薪不算太高,剛開始可能只有4k—6k,但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一個成熟的電商運營的月薪普遍能達到10k以上。
專業填報參考:想進入大型運動品牌公司從事品牌運營和開發等工作的同學,可以考慮選擇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公共關系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經管類專業,或廣告學、傳播學、漢語言文學等文學類專業。
運動服裝設計師
崗位描述:運動服飾與一般的時尚服飾不同,更強調時尚性和功能性的結合,因此這對服裝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能夠把握時尚脈搏,熟知人體工學,對與各項運動適配的新科技服裝面料輔料了如指掌的服裝設計師,在求職市場上無疑會十分吃香。
薪資參考:運動服裝設計師相比于其他服裝設計師來說,平均薪資較高,發展和晉升空間較大。當然,不同級別、不同規模、不同品牌的運動服裝設計師的薪資待遇會有很大差別。但總體來看,這一職業的平均薪資也能達到10k以上。
專業填報參考:有志于研發設計充滿科技感的運動服飾產品的同學,可以考慮選擇服裝與服飾設計、紡織工程等設計類、紡織類專業。
面料輔料開發員
崗位描述:一件好的服裝,除了設計本身之外,面料的選擇也至關重要,運動服飾的面料輔料比一般服飾更輕質、更吸濕、更快干、有彈性等,使得這一職業對任職者的專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近年來各大運動品牌對于科技布料的研發十分火熱,這一職業也漸漸受到業內關注,人才缺口和崗位需求迅速擴張。
薪資參考:根據看準網數據,面料輔料開發員在全國的平均月薪為11684元,中位數為11183元,其中月薪7k—11k的占比最多,約43%。
專業填報參考:想從事運動服飾原材料供應和研發生產的同學,可以考慮選擇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材料類專業,或運動人體科學、智能體育工程等體育學類專業。
編后語
當前,我國運動用品行業正處于黃金賽道,國產運動品牌實現新增長、跨越新賽道、擴充新品類的機會還有很多,而如何抓緊這個行業大洗牌的當口,實現品牌跨越式突破,搶占體育用品消費市場發展紅利最大的一塊蛋糕,也許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掌握在你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