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及學情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電路知識的開始,只學習簡單的電路。要求學生能辨認出實際的電路是串聯還是并聯,會畫合乎要求的電路圖以及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這看起來簡單,但對剛學電路知識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習題,并通過教師的示范及學生動手等,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技能。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實驗的有效度。演示實驗最好利用示教板進行,將平鋪在講臺上的器材懸掛在示教板上,邊講解,邊操作。教師的演示將對學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規范性。
【教學目標】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概念;掌握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和區別。
2.能夠說出生活、生產中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實例。
3.會設計兩個用電器的串聯和并聯電路,并能畫出電路圖、連接電路;能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簡單的電路問題。
【教學準備】
1.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教材。
2.教具和實驗器材:
①投影儀、投影片。②兩個干電池組成的電池組、若干小燈泡、導線若干、開關等。
3.本課教學課件。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探究發現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難點:規范畫出串并聯電路、動手連接串并聯電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學習的電路圖中,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實際上在一個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止一個,有時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這一節我們一起來學習十三章第二節“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
二、新課教學
學生相互合作,嘗試設計、連接由一個開關控制兩只小燈泡的電路,并將電路圖畫在課堂筆記本上,具體細節要求在電腦大屏幕上展示。
活動一:
取下任意一只燈泡,另一只燈泡也立刻熄滅,電路應如何連接?
具體的操作步驟:
1.先按照要求連接實物,閉合開關S后,兩只小燈泡都亮起來。
2.取下燈泡L1,觀察另一只燈泡L2是否也立刻熄滅?
3.取下燈泡L2,觀察另一只燈泡L1是否也立刻熄滅?
4.嘗試畫出這個設計的電路圖。
學生根據安裝要求討論電路的設計,先用實物進行連接,而后按照步驟2、3的要求進行操作,都符合安裝要求后再畫出電路圖。
教學提示: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生熟練使用導線,提醒學生連接電池、開關等元件時要有一定的順序,避免漏接等現象,盡量避免出現斷路、短路等電路故障。
圖1
5.師生互動環節。
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完成,并概括總結出這種連接方式的特點。
師:把電路元件依次連接起來,這種連接方式叫作串聯。
師:請同學們進一步思考,若電路中再順次接入一只小燈泡L3,當取下燈泡L1時,會發生什么現象?
生:另外兩只燈泡都熄滅。
教師演示上面的現象。
師:請再思考,若電路中再順次接入若干只小燈泡,當任意取下其中一只燈泡時,會發生什么現象?
生:其他所有燈泡都熄滅。
師:請同學們總結串聯電路的這個特點。
生:串聯電路的各個元件之間相互影響,只要其中一處斷路,其他電路元件都不能正常工作。
師:請同學們在自己連接好的電路上將開關和小燈泡L1互換一下位置,然后閉合開關,觀察兩只小燈泡是否都能亮。
學生連接電路并操作,發現兩只燈泡都亮。
師:請同學們總結串聯電路的這個特點。
生:一個開關可控制電路中所有用電器工作,且這個作用與開關的位置無關。
師:將上面的結論小結并用大屏幕展示。
表1
(設計意圖:此環節所介紹的串聯電路的連接和電路圖的畫法學生較易接受,目的在于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熟悉電路元件之間的連接方法、畫法,并通過邊思考、邊操作、邊交流的互動方式總結串聯電路的工作特點。引導學生自覺地進入深層次的思考,此環節也為后面并聯電路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活動二:
取下任意一只燈泡,不影響另一只燈泡發光,電路應如何連接?
具體的操作步驟:
1.先按照要求進行實物連接,閉合開關S后,兩只小燈泡都亮起來。
2.取下燈泡L1,觀察到另一只燈泡L2仍發光。
3.取下燈泡L2,觀察到另一只燈泡L1仍發光。
4.根據實物連接畫出這個設計的電路圖。
學生根據安裝要求討論電路的設計,并用實物進行連接,然后按步驟2、3的要求進行操作,都符合題意要求后再畫出電路圖。
教學提示:和串聯電路教學時一樣,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生熟練使用導線,提醒學生連接電池、開關等元件時有一定的順序,避免漏接等現象,盡量避免出現斷路、短路等電路故障。
圖2
5.師生互動環節。
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完成。
師:請同學們進一步思考,若在電路中再并列接入一只小燈泡L3,當取下燈泡L3時,會發生什么現象?
生:另外兩只燈泡仍然發光,不受影響。
教師演示上面的實驗過程。
師:若電路中再并列接入若干只小燈泡,當任意取下一只燈泡時,會發生什么現象?
生:其他所有燈泡都能正常發光,不受影響。
師:請同學們總結并聯電路的這個特點。
生:并聯電路的各個元件之間相互不影響,支路的其中一個元件斷路,其他元件也都能正常工作,不受影響。
活動三:分析并聯電路中開關的控制作用
師:請同學們在自己連接好的電路上將開關S和小燈泡L1互換一下位置,然后閉合開關,觀察兩只小燈泡是否都能亮?若將開關S和小燈泡L2互換一下位置,又會發生什么現象?若把開關與電池互換一下位置,又會發生什么現象?
學生按照上述情況連接電路并操作,將發現的現象列表比較。
表2 電路中開關的作用比較
師:請同學們總結電路中的這些特點。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中,教師邊演示邊講解電流經過的路徑,并滲透使小燈泡短路的道理,再次解決前一節課的難點問題,逐步幫助學生理解短路的各種情況,認識電路的本質。)
生:開關所在的支路位置不同,起到的控制作用不同。
師:若再給同學們增添兩個開關,如圖所示的這種情況組裝電路,請大家觀察、總結開關的控制作用。
圖3
生:干路上的開關S可以控制所有燈泡,而支路上的開關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燈泡。
師:將上面的結論小結并展示。
表3
(設計意圖: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和開關的作用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設計兩個活動,師生共同演示實踐,交流討論,分析概括后得出結論,并采用列表比較的方式呈現彼此間的關系,一目了然,學生更易接受。)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和課堂實踐操作,同學們對串并聯線路的概念、特征都有了初步掌握,根據電路圖能夠判斷哪些線路是串聯、哪些線路是并聯,那同學們能不能舉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串聯和并聯電路都有哪些呢?
生:節日里的小彩燈是串聯電路,一個壞了,其他全都不能工作。
生:家里的插座全是并聯的,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熱水器,這些電器既可以同時使用,又可以單獨開關其中一個或者幾個。
生:路燈都是并聯的,即使其中一個壞了,也不影響其他的正常使用。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說明大家生活中都善于觀察,對今天所學習的串并聯線路也能夠舉一反三運用到生活中去,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這種學習精神。
【教學反思】
1.創新模式和實踐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電學知識的具體過程和實驗結果。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電學知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果。
2.在初中電學單元知識中,有很多為實驗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做電學實驗了解電學知識。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好動,通過電學實驗的操作和實踐,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學習電學的積極性。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串聯與并聯的概念、特點和區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實驗演示環節提供了直觀的實驗現象,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串聯和并聯電路的原理。
初中物理電學教學的創新模式與實踐對學生學習成效具有重要影響。創新模式和實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他們對電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因此,教師在電學教學中應該積極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和實踐方法,以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九華鎮九華初級中學)
編輯: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