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融結合,即產業鏈與金融鏈融合, 是市場經濟發展下的必然產物。廣義上的產融結合,是指實體產業與金融業在經濟運行中為了共同的發展目標和整體效益而進行的外在結合或內在融合。在現代經濟體系中,金融是資源配置的重要方式,產融結合可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能源+金融”攀升產融新高度
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信集團)是在江蘇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和江蘇省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基礎上組建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集團。集團內能源等板塊對于金融服務有著不可或缺的需求,而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企業的天職和使命,集團產融結合促進了實體產業和金融產業良性互動,互利共贏,提升了集團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國信集團引導控股金融機構江蘇信托、國信財務、國信擔保、錦泰期貨、恒泰保險經紀堅持以服務金融強省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己任,在促進居民財富增值的同時,為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融資支持和風險管理服務。
江蘇信托為國信集團控股的信托公司,通過信托貸款、認購地方債券等多種方式助力省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資產證券化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徐工集團等“大國重器”企業;通過慈善信托助力省內慈善事業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江蘇信托積極創設特色產品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發行了多個“首單”:全國首單高成長主題資產支持票據——“徐工保理2022年度1號第一期定向資產支持商業票據(ABCP)”;江蘇省首單知識產權資產支持票據——“江蘇再保租賃2022年度第1—5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票據”;全國城商行首單信用卡不良資產證券化項目——“蘇譽2022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等項目。
今年,由江蘇信托作為發行載體管理機構的“南京生物醫藥谷建設發展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定向資產支持票據(科創票據)”在全國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本項目是全國首單銀行間市場產業園區類REITs、市場首單科創票據類REITs產品,也是江蘇省首單銀行間市場類REITs。
國信財務則是集團產融結合工作的踐行者,堅持以多元化的優質金融服務支持集團實體發展,積極拓展產業鏈金融業務,開展“承兌+票據貼現”“代開信用證+福費廷”兩種產業鏈金融業務,為成員單位在外部市場獲得低利率資金提供更多的渠道,增強了成員單位抵抗市場利率波動的能力,強化了集團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效應,有效助力集團“能源產業一張網”建設。
目前國信財務為成員單位提供的信貸支持達110億元,每年為集團節約財務成本1.3億元以上。國信擔保、錦泰期貨、恒泰保險經紀發揮各自的金融專業優勢,為集團能源等企業提供了信托資金、保險經紀、動力煤期貨、融資擔保等各類金融服務支持。
“能源為金融投資提供了主要的自有資金,金融為能源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資金支持,產融結合、互促共濟是國信集團承擔省委省政府重要任務、履行重要投資使命的基礎。”國信集團金融部經理錢翰庭介紹,金融板塊順應監管導向加快改革步伐,積極回歸信托本源業務,大力發展資產證券化、家族信托、慈善信托,著力打造新型資產管理信托業務和服務信托業務,從企業經濟價值的長期增長角度,反哺社會經濟與國計民生。
金融賦能 同“芯”發展
8月9日,作為2023集成電路(無錫)創新發展大會系列活動之一的金融與集成電路產業融合發展論壇同步舉行,以“金融賦能 同‘芯’發展”為主題,探討金融與集成電路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會上,54個集成電路產業項目簽約落地。
數據顯示,2022年無錫市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排名全國第二。其中,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核心三業”規模超1400億元。目前,無錫聚集了超過400家產業鏈企業,其中包括14家上市企業和1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集成電路是一個長發展周期的產業,良好產業發展生態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支撐。目前,資本市場“無錫板塊”共擁有119家A股上市公司,超四成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6月,無錫發布了《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成電路地標產業的若干政策》,其中包括不少真金白銀的支持條款,引導銀行、保險、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中介機構護航產業發展。
比如,剛剛設立的總規模50億元的無錫市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構建覆蓋產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保障體系。該基金將結合各板塊優勢,充分挖掘和支持板塊轄區內優質和潛力公司,其中投資于集成電路專用裝備與材料領域的金額將不少于投資總規模的40%,并布局高端通用芯片研發設計、硅光芯片、量子芯片、第三代半導體、高端功率半導體、EDA等細分領域。
無錫市副市長盧敏說,目前無錫迫切需要更深度的金融賦能、更多元的資本加持、更協同的產融結合,需要金融和產業開辟出更廣闊的合作空間,催生更突破的前沿技術,建強筑牢無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地。
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邱志強認為,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基礎雄厚、鏈條相對完整。金融賦能要以產業發展布局為出發點,圍繞鞏固產業鏈優勢環節,強化金融要素保障,整合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專項基金,更好發揮導向作用。
產融中心促發展
在今年2月7日舉行的南京金融業高質量發展(香港)合作交流會上,江北新區就金融助力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建設新金融中心進行了推介。
“產融結合”是江北新區新金融特色發展之路的指路明燈。早在2019年4月,江北新區通過整合銀行、券商、知名基金、律所、擔保機構及先進科技企業等資源,發起成立“南京江北新區產融中心”,統籌為全區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助力新區“兩城一中心”建設,促進新區加快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現代服務業共同發展的現代產業格局。
以服務施江醫藥為例,通過深入調研,產融中心發現該企業在發展初期階段,正面臨著融資難等問題,為此,中心為其制定了“股權+債權+投行”全方位的服務方案,重點幫助企業對接資本、協調政府、調配資源……現已助其完成注冊落戶,銀行信貸、股權投資等工作加快推進。
南京藥捷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創新藥研發公司。產融中心為助其更好開發藥品,一方面,協調南京銀行江北新區分行,為藥捷安康提供2000萬元信用貸款;另一方面,協調中心基金會員單位,為藥捷安康提供股權投資……通過多方位為藥捷安康藥打造資金支撐體系,企業可以更加專注于產品研發和申報,提速從研發到產品市場化的發展步伐。
此外,江北新區還積極發展自貿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條件。以數字金融為例,江北新區依托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設立南京數字金融產業研究院,首批開展中國證監會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試點。與此同時,江北新區和上海交大合作成立金融創新中心,和深圳合作成立資本市場研究院和培訓基地,為培養金融專門人才創造可持續條件,賦能“基因之城”“芯片之城”兩大產業發展。
江北新區財政局局長蘇俊說,江北新區產融中心的設立旨在通過整合金融機構、產業平臺等各類資源,搭建資金需求端和資金供給端的橋梁,為新區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促進各類金融資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深化區域內金融、科技和產業的集聚發展。
《南京江北新區“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新區將形成強大的資本吸納能力、產融結合能力和創新轉化能力,基本建成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基本實現金融治理現代化,基本建成全市領先、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揚子江新金融中心。為此,江北新區不斷創新產業與金融的融合發展路徑,以資本賦能產業發展,促進新金融茁壯成長。